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聊城機動車年均增十萬,“立體停車”為何呼聲不斷但發展緩慢?

停車難題, 早已成社會熱點。 近幾年來, 聊城每年增長近十萬輛機動車的現實, 讓這個話題熱度始終不減。

多年來的聊城兩會上,

代表委員的相關建議和提案, 每年都有不少。

2018年的聊城兩會上, 政協委員金山、王勇等人提交的提案中, 都提到希望興建更多的立體停車設備, 部分解決日益嚴重的停車難題。

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聊城市停車場建設和管理辦法》也提出, 鼓勵建設立體式停車場。

呼聲日高, 但現實是, 近年來立體停車設備的發展速度極為緩慢。

這其中, 除了立體車庫本身運營成本高, 智慧化程度需要加強等原因外, 還有什麼?

呼聲不斷:立體停車設備可緩解停車難

年均增十萬, 聊城機動車保有量如今已經超過95萬輛。 而根據科學論證, 每增加一輛註冊汽車, 將增加1.2-1.5個停車泊位需求。

車多位少, 車不好停, 就是嚴酷的現實。

在今年的兩會上, 政協委員馬山在提案中表示, 隨著城鄉經濟的迅速發展, 人民群眾生活的不斷提高, 車輛日益猛增, 私家車越來越多, 住宅樓特別是高層樓建設發展迅速, 各住宅社區, 辦公地點、公共場所, 停車擁擠, 出行困難, 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 停車難、出行難、安全隱患多,

停車問題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了。

政協委員王勇也在提案中表示, 與每天都在不斷增長的機動車數量相對應的是, 市城區停車場地總量不足, 停車難的問題日益突出, 給廣大市民出行辦事帶來極大不便, 也嚴重制約了聊城的可持續發展。 他們都提到, 希望在抓好政策措施的落實, 統籌做好停車設施規劃和建設, 破解城區停車難的長遠規劃之外, 短期內能由政府及相關部門出面協調, 推行立體停車設備。

的確, 在很多市民看來, 借鑒濟南、青島等地已經成功運行了好多年的經驗, 利用具有占地面積小、空間利用率高、存取方便快捷、提升城市形象等優點的立體停車設備, 可以有效解決相關單位、企業、大型商場、醫療機構、居住社區等人流密集、車輛集中依靠區域的停車難題。

不過, 現實卻是, 如今儘管聊城也出現了不少立體停車設備製造廠家, 但本地真正投入使用的立體停車設備僅有1000多部。 與巨大的停車需求相比, 無異於杯水車薪。

發展緩慢:多重因素決定進展步履蹣跚

去年, 冠縣一家醫院投入使用了一種立體循環停車設備, 原本兩個車位的地方, 停車泊位一下子增加到12個。

與之前使用更多的升降橫移設備相比, 這種設備更為先進, 占地面積也更小。

“我們之前也在聊城的火車站廣場、香江大市場做過項目方案, 但現在還沒落地。 ”該停車設備廠家一位元專案推廣總監李先生告訴聊城晚報記者, 遲遲未能落地的原因是資金問題。

立體車庫的建設, 資金投入是個繞不開的大問題, 以這種設備為例, 兩個車位的地方, 完全可以建設5到20個停車泊位, 但從建設成本來看, 每個泊位總建設費用都在6萬元左右。

這部分錢誰來出?李先生說, 在北京等其他城市, 以社區為例, 這樣的停車設備建設資金,有好幾種來源,要麼是專門做停車場投資運營的公司出錢,要麼是社區物業公司出錢,然後把車位出售或租賃給業主。

而在停車收費依然不被太多人理解的聊城,這樣的操作方式還有太大的發展空間。接受採訪時,幾位地產業內人士均表示,現在的社區建設是嚴格按照規劃來的,規劃是什麼樣,就怎麼建設。所以,受制於規劃審批等原因,很難在社區交工之後,再單獨建設立體停車設備。其他的如商場、企業等也是如此。

李先生也提到,除了資金投入、思想認識、接受程度的問題,立體停車設備發展緩慢,還因為涉及到多個部門,審批手續太慢太繁瑣。“最順、最快的項目半年能完成審批,有的幾年都審批不下來。”李先生說,另外,相關政策不明朗、政府推動力度還不夠,也是不可回避的問題。

這一點,也在採訪中得到證實。記者從有關部門瞭解到,目前在我市,尚無明確的立體停車專案推進規劃。

記者 趙宗鋒

這樣的停車設備建設資金,有好幾種來源,要麼是專門做停車場投資運營的公司出錢,要麼是社區物業公司出錢,然後把車位出售或租賃給業主。

而在停車收費依然不被太多人理解的聊城,這樣的操作方式還有太大的發展空間。接受採訪時,幾位地產業內人士均表示,現在的社區建設是嚴格按照規劃來的,規劃是什麼樣,就怎麼建設。所以,受制於規劃審批等原因,很難在社區交工之後,再單獨建設立體停車設備。其他的如商場、企業等也是如此。

李先生也提到,除了資金投入、思想認識、接受程度的問題,立體停車設備發展緩慢,還因為涉及到多個部門,審批手續太慢太繁瑣。“最順、最快的項目半年能完成審批,有的幾年都審批不下來。”李先生說,另外,相關政策不明朗、政府推動力度還不夠,也是不可回避的問題。

這一點,也在採訪中得到證實。記者從有關部門瞭解到,目前在我市,尚無明確的立體停車專案推進規劃。

記者 趙宗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