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跟著季節吃海鮮:春天帶魚肉質佳

很多人對果蔬何時應季比較瞭解, 卻很少有人清楚各類海鮮的最佳供應時間。 《生命時報》特邀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系主任陳舜勝, 教您一年四季如何吃到新鮮、營養、美味的海鮮。

春:3~5月

帶魚春天產量大。 帶魚在我國沿海可分為南北兩類, 均在春季出現魚汛, 是捕釣的絕佳機會, 促成全年產量較大的季節。 秋季, 北方帶魚會出現第二次魚汛, 南方則要等到冬季。

【營養】帶魚營養價值較高, 每百克含17.7克蛋白質、4.9克脂肪、29微克維生素A。 帶魚價格“親民”, 是性價比很高的海魚。

【烹飪】帶魚一般用來清蒸、紅燒、幹煎。

清蒸清淡少油, 比較健康, 做法是:將帶魚洗淨切段, 放在盤中, 稍加點鹽, 放在鍋裡清蒸, 待熟後放入薑絲、蔥絲。

鯧魚春夏之交最應季。 在東海, 一年四季都可捕撈鯧魚, 春、夏之交魚群產卵洄游時, 是最佳捕撈時節。

【營養】鯧魚骨少肉多, 每百克含蛋白質18.5克、脂肪7.3克, 其中多為不飽和脂肪;其鉀含量也較為豐富, 每百克含鉀328毫克, 有助於降血壓。

【烹飪】鯧魚常見做法是清蒸、香煎、紅燒, 但用它做粥可益胃健脾。 做法是:把鯧魚放入砂鍋煮熟, 撈出後去骨、切碎;再與粳米、生薑、蔥、鹽等同煮, 先用大火煮沸, 再用文火熬成粥。

夏:6~8月

六七月吃海膽黃。 六七月份是海膽生殖旺季, 這時將海膽殼掰開, 就可看到一個黃色小團, 這就是海膽黃。

它是 海膽的生殖腺, 也是精華所在。

【營養】海膽黃富含蛋白質、卵磷脂、核黃素等, 其中卵磷脂是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好”膽固醇)的重要成分, 有調節血脂的作用, 有助於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烹飪】在沿海地區, 海膽蒸蛋廣受喜愛, 做法是:雞蛋打散加入適量溫水, 放入蒸鍋蒸到六七成熟, 表面鋪上海膽黃, 大火再蒸5分鐘左右, 直至海膽黃變色、變硬。

鮑魚七八月肉足肥美。 鮑魚是一種生長非常緩慢的單殼貝類。 每年七八月份, 水溫升高, 鮑魚為繁殖向淺海移動, 此時肉足肥美, 是最佳採捕季節。

【營養】鮑魚礦物質含量豐富, 每百克含鈣266毫克、含鐵22.6毫克, 是飲食補鈣和補鐵的好食物。 另外, 鮑魚鈉含量十分突出, 每百克含2011.7毫克,

不適合高血壓等患者食用。

【烹飪】將鮑魚洗淨、切片, 放入鍋中, 加入適量雞湯和清水煮沸, 再放入蔥、薑、料酒、筍片, 文火燉至爛熟, 最後加一點鹽食用, 可健脾養胃。

秋:9~11月

中國對蝦九十月口感好。 中國對蝦每年有兩次較大的捕撈汛期, 一次是四五月間在黃海、東海的春汛, 另外一次是九十月間在黃海、渤海的秋汛。 不過, 從產量和口感上比較, 秋天對蝦產量高一些, 口感也更好。

【營養】中國對蝦不僅味道鮮美, 還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佳品, 每百克富含18.3克蛋白質, 而脂肪僅為0.5克。 另外, 中國對蝦在胡蘿蔔素、維生素E、鎂含量上也不遜色。

【烹飪】為更好地保護對蝦的優質蛋白和其他營養, 最好採用蒸、煮、涮等簡單的低溫烹調方式。

白灼對蝦最為簡單, 先把對蝦洗淨, 鍋中水開後將蝦倒入, 並加點料酒, 煮一會即可, 煮熟後可以蘸著蒜薑調味汁吃。

中秋吃蟹肉肥膏滿。 每年農曆中秋時節, 梭子蟹體內開始積聚脂肪(生膏)準備過冬, 這時捕獲肉肥膏滿。

【營養】梭子蟹富含蛋白質, 每百克高達15.9克, 另外, 每百克還含鈣280毫克、硒90.96微克、維生素A121微克。 其中, 硒是人體必需礦物質, 可抵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力、防治腫瘤;維生素A與視覺關係密切, 可治療夜盲症、乾眼病。

【烹飪】蒸蟹可最大限度保存鮮美之味。 吃蟹時最好與薑汁、黃酒、醋配伍, 可溫中散寒、促進消化;還要趁熱食用, 冷後不但味腥, 且食之涼胃, 可能引起消化不良。 因此, 蟹不宜吃得過多, 一般人食蟹每次不應超過1斤, 一周不應超過3次。

冬:12月~次年2月

冬至到次年清明牡蠣最肥美。 牡蠣俗稱海蠣子, 從冬至到次年清明是最肥美的時候, 而5~8月忙於繁殖後代, 肉味不佳。

【營養】牡蠣被譽為“海中牛奶”, 每百克含鎂65毫克、硒86.64毫克、含鋅9.39毫克, 其中鋅對維護味覺、保護免疫力意義重大, 而牡蠣正是含鋅量較高的食物之一。 另外, 牡蠣還富含核酸, 能延緩皮膚老化, 減少皺紋形成, 抵抗衰老。

【烹飪】牡蠣煮成泡飯緩解體虛。 做法是, 先將麥冬20克、海帶半條, 水煎後去藥渣;加入牡蠣肉200克煮沸後, 放入適量米飯拌勻, 煮成泡飯;用香油、食鹽、香菇、芹菜、香蔥調味食用, 可滋補身體、緩解體質虛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