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18年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重點技術推廣行動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畫單列市農機(農業、農牧)局(廳、委、辦),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 廣東省農墾總局,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總站、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技術開發推廣總站, 全國農機化科技創新專家組、農業農村部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專家指導組, 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的部署, 我部決定組織實施2018年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重點技術推廣行動, 並研究制定了行動方案, 現予印發。

請各項行動重點工作負責單位精心組織, 相關地方農機化主管部門和單位支援配合, 認真抓好落實, 務求取得實效。 各地要結合實際, 貫徹落實方案精神和要求, 積極行動起來, 狠抓重點技術的示範推廣, 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 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2018年4月16日

2018年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重點技術推廣行動方案

一、目的意義

當前, 我國農業生產已經從依靠人力畜力為主轉到以機械作業為主的新階段, 農業各領域對農業機械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廣大農民對農機裝備的依賴越來越明顯。 但農業機械化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 經濟作物和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初加工、設施農業的機械化水準還較低,

南方丘陵山區的機械化水準有待提高, 技術集成配套應用剛剛起步, 迫切需要加大農機化技術推廣力度, 促進農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和集成配套, 引領推動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對農業機械化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 《農業部關於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的意見》(農發〔2018〕1號)對“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推進‘機器換人’”作出了具體安排。 組織實施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重點技術推廣行動, 聚焦重點領域、凝聚各方力量、突破重點技術, 加快新技術、新機具推廣應用,

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 做好2018年農機化工作的重要舉措, 對加快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 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二、重點工作

(一)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 以攻薄弱、促集成為目標, 在糧棉油糖主產區實施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等九大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試驗示範專案, 強化技術遴選、專家把關、績效管理, 打造150個以上核心示範基地。 以補短板、提品質為主題, 舉辦全國性或跨省域的系列全程機械化現場推進活動, 統籌銜接專家組及地方有關活動, 重點組織晚稻機械化移栽、玉米籽粒機收、黃淮海地區花生機播機收、大豆機種、西北地方馬鈴薯全程機械化、華南甘蔗全程機械化及智慧農機作業等專題現場觀摩研討。

開展甘蔗生產機械化農機農藝技術融合研究, 舉辦甘蔗機械化的現場演示、展示及交流研討活動。 組織專家組和各主產區農機部門技術力量, 針對新型經營主體, 推出一系列接地氣、可複製的全程機械化整體解決方案, 向社會發佈全程機械化發展倡議書, 引導品種選育、農藝改進、農機研製、農機應用等方面相向而行。 開展縣域全程機械化發展水準評價, 以評促建, 推出100個左右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的示範縣, 加強典型經驗宣傳, 引領向高質高效機械化升級。

(二)種子農機融合共促行動。 組織開展主要農作物品種宜機化研究,

提出適合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的良種選育要求。 篩選推介一批適宜機械化的主推品種, 推進品種、栽培與機械裝備集成配套, 提升機械化生產的效率和效益。 開展育種機械化、種子處理加工技術裝備試驗示範, 組織育制種機械化技術交流與合作, 提升種子生產加工機械化水準。

(三)果菜茶生產機械化技術示範行動。 組織開展水果、大宗蔬菜、茶葉等經濟作物機械化生產技術調研, 提出產業需求和推廣重點。 召開全國果菜茶機械化現場推進會, 總結成效經驗, 明確推進思路和重點。 舉辦果菜生產機械化發展論壇。 圍繞蘋果、柑橘、茶葉機械化生產和運輸等薄弱環節, 開展新技術、新裝備試驗示範。 建設大宗蔬菜機械化示範縣,建立蔬菜移栽示範基地,加快技術裝備的引進選型和試驗示範。開展果菜茶機械化技術、設施農業技術培訓。開展大宗蔬菜機械化現場演示、智慧LED植物工廠關鍵技術示範等推廣活動。

(四)特色產業節本增效機械化推廣行動。針對特色糧油作物、麻類、中藥材、熱帶亞熱帶作物等生產機械化難點多、實現難度大問題,開展調研活動,提出特色優勢作物機械化發展研究報告。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作物,佈局建立試驗示範基地,突破小品種作物機械化“瓶頸”,提升特色優勢產業競爭力。推進農機農藝融合,制定和完善特色作物機械化生產的種植模式和作業規範。推動組建熱帶作物(麻類)作物機械化創新聯盟,推進熱帶亞熱帶作物、麻類作物機械化技術裝備研發與推廣。

(五)畜禽養殖機械化提升行動。實施牧草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專案。舉辦飼草料機械化技術培訓,加快飼草料生產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發揮飼草料生產機械化科技創新聯盟作用,開展玉米秸稈飼料化利用新技術新裝備示範推廣活動。制修訂一批畜禽養殖機械鑒定大綱,完善畜禽規模養殖裝備指標評價體系,增強畜禽養殖機械試驗鑒定能力。開展畜禽養殖裝備技術展示和推廣演示活動,舉辦“畜牧業現代化與養殖裝備技術支撐”學術交流研討會,以及蛋雞標準化規模養殖支撐技術集成與裝備推廣演示活動等,促進畜禽養殖裝備系統優化升級。

(六)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推進行動。開展農產品乾燥與貯藏技術調研,提出扶持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政策建議。推廣北方高寒地區與南方高溫高濕地區糧油低成本乾燥、貯藏技術與裝備,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產品損耗。開展水果、蔬菜、中藥材產地商品化處理乾燥技術與裝備示範推廣活動,舉辦剝麻與清洗機械化技術培訓,提高特色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機械化水準。公佈穀物乾燥機品質調查結果,指導生產企業改進機具性能,提高產品品質。

(七)農業綠色發展機械化技術推廣行動。組織在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推廣節水灌溉、保護性耕作、秸稈還田離田、化肥農藥精施、有機肥施用等方面的機械化技術,構建綠色、高效的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建立殘膜撿拾、秸稈還田離田、保護性耕作、化肥農藥精准施用等機械化示範基地,發揮農機化技術在農業綠色發展和麵源污染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廣生物發酵、堆肥、運輸、施用等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技術裝備,推動迴圈農業發展和畜牧業綠色生產。開展保護性耕作技術現場評估,擴大保護性耕作應用。組織植保無人機品質評價培訓、作業示範以及成果展示。舉辦全國春耕生產農機化技術、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機械化技術培訓等活動。

(八)深度貧困地區農機化技術推廣行動。落實《農業部支援深度貧困地區農業產業扶貧精准脫貧方案》和《“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特色扶貧行動》有關部署,組織全國農機化科技創新專家組、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專家指導組專家赴“三區三州”開展技術調研,開展機械化技術培訓、機具現場演示、諮詢服務等活動。組織“三區三州”農機化技術人員參加全國性農機化培訓。針對四川紅原縣、理塘縣、昭覺縣等深度貧困地區特色畜禽、蔬菜產業的發展,組織畜禽養殖、蔬菜生產和農機化等方面的專家,指導制定產業發展的規劃,開展技術培訓、諮詢服務、裝備選型配套等,推進產業扶貧。組織農機化科研單位、農機製造企業在三個縣建立聯繫點,“結對子”幫扶,培植壯大合作社、大戶等主體,開展新技術新裝備試驗示範和技術推廣活動,扶持壯大區域特色產業。

2018年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重點技術推廣行動重點工作分工詳見附件。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推動工作落實。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按照重點工作分工表,制定具體方案和進度安排,明確任務分工,落實工作責任和經費投入,推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如期完成,於11月30日前將工作總結報送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

(二)加強合作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加強農機農藝融合,推進技術集成應用。加強推廣機構、科研教學單位、農業裝備製造企業、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合作協作,發揮協會、學會等社會團體的作用,形成推廣合力。

(三)加強作風建設,務求工作實效。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和廉潔自律的要求,力戒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深入基層,貼近實際,講求效果,求真務實。創新“田間日”活動等體驗式、參與式推廣方式,加快農機化技術快速入戶到田。

(四)加強宣傳交流,營造良好氛圍。及時發佈相關資訊,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大力宣傳重要活動的進展、成效和經驗,提升重點技術推廣應用的顯示度和影響力,引導各方面積極參與行動的實施,營造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的良好氛圍。

附件:《2018年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重點技術推廣行動方案》重點工作分工表

建設大宗蔬菜機械化示範縣,建立蔬菜移栽示範基地,加快技術裝備的引進選型和試驗示範。開展果菜茶機械化技術、設施農業技術培訓。開展大宗蔬菜機械化現場演示、智慧LED植物工廠關鍵技術示範等推廣活動。

(四)特色產業節本增效機械化推廣行動。針對特色糧油作物、麻類、中藥材、熱帶亞熱帶作物等生產機械化難點多、實現難度大問題,開展調研活動,提出特色優勢作物機械化發展研究報告。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作物,佈局建立試驗示範基地,突破小品種作物機械化“瓶頸”,提升特色優勢產業競爭力。推進農機農藝融合,制定和完善特色作物機械化生產的種植模式和作業規範。推動組建熱帶作物(麻類)作物機械化創新聯盟,推進熱帶亞熱帶作物、麻類作物機械化技術裝備研發與推廣。

(五)畜禽養殖機械化提升行動。實施牧草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專案。舉辦飼草料機械化技術培訓,加快飼草料生產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發揮飼草料生產機械化科技創新聯盟作用,開展玉米秸稈飼料化利用新技術新裝備示範推廣活動。制修訂一批畜禽養殖機械鑒定大綱,完善畜禽規模養殖裝備指標評價體系,增強畜禽養殖機械試驗鑒定能力。開展畜禽養殖裝備技術展示和推廣演示活動,舉辦“畜牧業現代化與養殖裝備技術支撐”學術交流研討會,以及蛋雞標準化規模養殖支撐技術集成與裝備推廣演示活動等,促進畜禽養殖裝備系統優化升級。

(六)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推進行動。開展農產品乾燥與貯藏技術調研,提出扶持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政策建議。推廣北方高寒地區與南方高溫高濕地區糧油低成本乾燥、貯藏技術與裝備,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產品損耗。開展水果、蔬菜、中藥材產地商品化處理乾燥技術與裝備示範推廣活動,舉辦剝麻與清洗機械化技術培訓,提高特色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機械化水準。公佈穀物乾燥機品質調查結果,指導生產企業改進機具性能,提高產品品質。

(七)農業綠色發展機械化技術推廣行動。組織在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推廣節水灌溉、保護性耕作、秸稈還田離田、化肥農藥精施、有機肥施用等方面的機械化技術,構建綠色、高效的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建立殘膜撿拾、秸稈還田離田、保護性耕作、化肥農藥精准施用等機械化示範基地,發揮農機化技術在農業綠色發展和麵源污染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廣生物發酵、堆肥、運輸、施用等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技術裝備,推動迴圈農業發展和畜牧業綠色生產。開展保護性耕作技術現場評估,擴大保護性耕作應用。組織植保無人機品質評價培訓、作業示範以及成果展示。舉辦全國春耕生產農機化技術、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機械化技術培訓等活動。

(八)深度貧困地區農機化技術推廣行動。落實《農業部支援深度貧困地區農業產業扶貧精准脫貧方案》和《“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特色扶貧行動》有關部署,組織全國農機化科技創新專家組、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專家指導組專家赴“三區三州”開展技術調研,開展機械化技術培訓、機具現場演示、諮詢服務等活動。組織“三區三州”農機化技術人員參加全國性農機化培訓。針對四川紅原縣、理塘縣、昭覺縣等深度貧困地區特色畜禽、蔬菜產業的發展,組織畜禽養殖、蔬菜生產和農機化等方面的專家,指導制定產業發展的規劃,開展技術培訓、諮詢服務、裝備選型配套等,推進產業扶貧。組織農機化科研單位、農機製造企業在三個縣建立聯繫點,“結對子”幫扶,培植壯大合作社、大戶等主體,開展新技術新裝備試驗示範和技術推廣活動,扶持壯大區域特色產業。

2018年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重點技術推廣行動重點工作分工詳見附件。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推動工作落實。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按照重點工作分工表,制定具體方案和進度安排,明確任務分工,落實工作責任和經費投入,推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如期完成,於11月30日前將工作總結報送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

(二)加強合作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加強農機農藝融合,推進技術集成應用。加強推廣機構、科研教學單位、農業裝備製造企業、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合作協作,發揮協會、學會等社會團體的作用,形成推廣合力。

(三)加強作風建設,務求工作實效。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和廉潔自律的要求,力戒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深入基層,貼近實際,講求效果,求真務實。創新“田間日”活動等體驗式、參與式推廣方式,加快農機化技術快速入戶到田。

(四)加強宣傳交流,營造良好氛圍。及時發佈相關資訊,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大力宣傳重要活動的進展、成效和經驗,提升重點技術推廣應用的顯示度和影響力,引導各方面積極參與行動的實施,營造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的良好氛圍。

附件:《2018年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重點技術推廣行動方案》重點工作分工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