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導演李大為因患膽管細胞癌逝世,這種病的早期信號有哪些?

4月10日電視劇《金粉世家》導演李大為因患膽管細胞癌於北京逝世, 年僅47歲。

什麼是膽管細胞癌

膽管細胞癌是指原發于左右肝管匯合部至膽總管下端的肝外膽管惡性腫瘤, 是原發性肝癌的一種(約占10%-15%)。 近年來, 世界範圍內膽管細胞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此病惡性程度極高, 預後差, 5年總體生存率低於5%, 手術切除後的中位生存時間為36個月。

目前臨床上尚缺乏理想的早期篩查、早期診斷的分子標誌物, 多數膽管細胞癌患者在發現時已到中晚期, 失去根治性切除的治療機會。 其實, 即使接受手術治療,

術後5年的復發率也高達60%-90%, 1年內病死率高達75%。

膽管細胞癌臨床表現多種多樣, 病因至今未明, 但潰瘍性結腸炎、膽結石、中華分枝睾吸蟲感染、膽總管囊腫等, 這些因素都能增加膽管細胞癌發病風險。

研究資料顯示, 約1/3的膽管細胞癌患者合併膽管結石, 且5%-10%膽管結石患者會發生膽管細胞癌, 一般認為是肝膽管結石對膽管壁的長期機械刺激, 造成慢性膽道感染和膽汁淤積, 導致膽管壁的慢性增生性炎症, 繼而引起膽管黏膜上皮的不典型增生。 病理學觀察發現, 膽管黏膜上皮的不典型增生可逐漸移行成腺癌。

生活方式決定了發病率

現代社會人們飲食結構逐漸由原來的粗糧、蔬菜向高脂肪、高熱量飲食轉變, 大量吸煙飲酒,

過多飲用濃咖啡和含防腐劑的飲料, 再加上體力活動明顯減少, 這些都會使膽汁排泄不暢並大量淤積在膽囊、膽道, 若身體同時伴有肥胖, 會提高血液中膽固醇含量, 加重對膽道功能的影響。 這樣, 久而久之就可能導致膽結石、慢性膽系炎症, 甚至癌症。

膽囊癌有哪些早期信號

1、黃疸:大部分患者因黃疸就醫, 故黃疸是膽管細胞癌最早、最重要的症狀。 其特點為進行性加重加深, 且多屬無痛性, 少數患者黃疸是波動性。 肝外膽管細胞癌患者呈進行性梗阻性黃疸。

2、腹痛:右上腹痛脹痛或發熱, 體重減輕, 食欲不振等症狀。

3、皮膚瘙癢:可伴隨其他症狀如心動過速、出血傾向、精神萎頓、乏力和脂肪瀉、腹脹等出現, 它是因血液中膽紅素含量增高,

刺激皮膚末稍神經而致。

4、其他:如噁心、嘔吐、消瘦、尿色深黃, 如醬油或濃茶樣, 大便色淺黃甚至陶土色等, 晚期腫瘤潰破時, 出現膽道出血可伴有黑便、大便隱血試驗陽性, 甚者可出現貧血;有肝轉移時可出現肝臟腫大, 肝硬化、脾腫大和腹水等表現。

文/朱眉(鄭州六院中西醫結合腫瘤科主任醫師)唐志敏(鄭州六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