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農民無意中 “點燃”二戰最後一役的“導火索”

多年來, 史學家們習慣於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間定在日本天皇無條件投降的那一天, 即1945年8月15日。 而後人研究發現, 1945年8月30日才是戰爭真正結束的時間, 並且在此之前的數天內, 發生了一場規模宏大、場面壯烈的要塞爭奪戰。 這場爭奪戰的“導火索”卻是一個當地農民無意中“點燃”的。

1945年8月9日, 從淩晨1時開始, 強大的蘇聯紅軍在大炮和飛機掩護下, 全線向中國境內的日軍發動進攻。 蘇聯麥列茨科夫元帥統帥的遠東第一方面軍以3個多兵種合成集團軍、一個機械化軍組成的東路軍主力, 從蘇聯符拉迪沃斯托克、雙城子方向向牡丹江、吉林方向實施突擊。 多路攻擊, 快速前進的軍事行動對佔據中國東北地區的日軍進行了分割行動, 迫使日軍防禦體系支離破碎, 各自為戰。

由於蘇軍戰前偵察情報工作不細, 投入戰鬥倉促, 加之對我國境內的地形不熟, 日軍防禦地域隱蔽性強等原因, 黑龍江東寧境內日軍第132旅團第783大隊近兩千人得以隱蔽下來。

1945年8月11日, 被當地人稱為“張大膽”又略有點文化的張福忠到高麗廟子大營去撿戰場上的破爛。 他拿著一把破舊日軍戰刀到處挑來戳去, 企圖尋找值錢的東西。 在一片廢棄的建築中, 他一不小心挑開了一處日軍偽裝的槍眼兼通氣孔, 發現了一群手端刺刀槍的日本兵, 嚇得撒腿就跑, 並向駐紮在石門子的蘇軍報告了這一情況。

8月12日, 蘇軍第一方面軍後續集團軍部隊以及從老黑山追擊日軍的蘇軍某部, 奉命圍殲張福忠發現並報告的漏網日軍要塞。 蘇軍首先以強大的火箭炮群對日軍陣地進行炮火打擊, 空軍一百七十多架次飛機的交替轟炸, 使敵軍陣地變成一片火海。 由於日軍要塞工事堅固, 蘇聯紅軍的火力打擊幾乎沒發揮什麼作用,

又由於蘇軍過於輕敵, 組織了數次攻擊均未打進去。 垂死掙扎的日軍, 依託堅固陣地進行拼死抵抗。 一個堡壘被突破了, 他們馬上組織火力加人牆的方式又封住了口子。 用己方戰士屍體壘起的塹壕, 黑血遍地, 臭味滿天。 蘇軍攻擊部隊一撥撥沖上去, 又一撥撥退下來。 活著的人只有利用夜暗, 搶回死去的戰友的屍體。 臨時野戰醫院已超限度接收傷患, 只得通過徵集的數百名老百姓前送後運, 沒日沒夜地忙活。 仗打到第17天, 蘇軍已陣亡一千五百多人, 日軍貓在洞子裡還是死不投降。 看來強攻解決不了大問題。

蘇軍上級決定從延邊叫來投降的日軍第三軍後勤參謀河野貞夫中佐勸降。通過三天的勸降,要塞內的日軍才答應向蘇軍投降。投降的日軍有八百多人。那些日本兵抬著傷兵、排著隊從洞裡走出來時,有的喊著,唱著,一點也沒有戰敗的樣子。一個日本官兒用中國話向看著他們的中國老百姓囂張著:“大日本帝國,還要回來的。”

這場戰鬥發生在日本宣佈投降前後,本是可以避免的,如蘇軍可以用圍而不攻戰術來消磨敵軍鬥志,損耗其給養,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可蘇軍偏偏選擇了強攻的作戰方式,使本不知日本已投降真相的日軍只好拼命抵抗,造成蘇軍一千多名年輕戰士犧牲。

蘇軍上級決定從延邊叫來投降的日軍第三軍後勤參謀河野貞夫中佐勸降。通過三天的勸降,要塞內的日軍才答應向蘇軍投降。投降的日軍有八百多人。那些日本兵抬著傷兵、排著隊從洞裡走出來時,有的喊著,唱著,一點也沒有戰敗的樣子。一個日本官兒用中國話向看著他們的中國老百姓囂張著:“大日本帝國,還要回來的。”

這場戰鬥發生在日本宣佈投降前後,本是可以避免的,如蘇軍可以用圍而不攻戰術來消磨敵軍鬥志,損耗其給養,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可蘇軍偏偏選擇了強攻的作戰方式,使本不知日本已投降真相的日軍只好拼命抵抗,造成蘇軍一千多名年輕戰士犧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