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 助推創新中國腳步

4月26日是第十八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 隨著科技創新的飛速發展和智慧財產權規模的高速增長, 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全球矚目。 新時代, 堅定踏上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事業在深化改革中完善, 在擴大開放中提升。 (4月26日新華網)

中國一貫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 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至今, 中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如立法上, 相繼修改了專利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 並正在加緊著作權法的修改, 智慧財產權法律體系日漸完善;行政執法上, 建立打擊侵權假冒機制,

努力構建智慧財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工作格局;司法保護上, 組建了智慧財產權法院和專門的智慧財產權法庭, 實行跨區域審判。

可以說, 截至目前我國已逐步建立起符合國際通行規則和中國國情的智慧財產權法律體系, 而且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實踐中, 始終堅持對內對外一視同仁, 全面履行中國的承諾和國際義務, 彰顯了一個發展中大國的胸懷和擔當。

一系列重要措施大大提高了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水準和能力。 有資料顯示, 中國受理的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 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達到5.1萬件, 躍升至全球第二位;2017年前三季度,

全國行政執法機關查處侵權假冒案件11萬餘件, 公安機關破獲案件9800多件, 檢察機關起訴案件9024件, 審判機關審結8300餘件。

成績是巨大的, 問題也不容忽視。 客觀地講, 因為我國法治建設還在不斷完善當中, 智慧財產權保護依然任重道遠。 據最高人民法院公佈的資料顯示, 2017年, 在我國智慧財產權民事一審案件中, 著作權案件達137267件, 同比上升57.80%, 而商標和專利案件分別為37946件、16010件, 同比上升39.58%、29.56%。 除了網路文學, 網路視頻和音樂也是侵權的高發領域。

律己要從嚴上要求, 改革當從短處著力。 4月10日, 在博鼇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 習近平主席向世界再次重申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並且提出要通過機構改革使這一舉措落地生根。

那就是要重構國家智慧財產權局, 整合組建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 並將兩者置於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統一管理之下。 這一舉措不僅明確了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責任主體, 解決了商標、專利分頭管理和重複執法問題, 而且提升了智慧財產權保護執法的專業化水準和效率。 這就為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提供有效的組織和機構保障, 實現完善加大執法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和發揮法律威懾作用等目的。

應該說, 這是中國適應自身比較優勢變化和國際競爭格局演變的必然選擇, 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的最大激勵。 可以預料的是, 通過這一改革的持續推進, 必將促進中國企業通過自主創新來實現技術進步,

並以此提高生產率和競爭力, 進而提高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速。 同時, 互聯網時代, 人們不僅是資訊的接受者, 還成為資訊的傳播者, 也期待我們每個人都能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意識, 自覺抵制侵權行為, 在全社會奏響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最強音!(南方網張培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