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光緒慈禧死後,美國總統塔夫脫接到舉報:太后毒殺了皇帝

上文“光緒死後英美大使態度不一, 美國大使顯然不如英國更懂中國”, 我們談到:光緒死後, 美國和英國大使做出了對中國未來的不同判斷。 美國大使認為光緒死後, 慈禧即將死去, 未來將是改革派的天下, 清廷未來會更好。 英國大使則非常高興, 因為他的好朋友未來將會擁有更好地發展前景。 外來的中國將是袁世凱的。

(1)朱爾典與袁世凱的深厚友誼

朱爾典和袁世凱相識很早。 他對袁世凱地信任和支持, 一方面是出於他對英國利益的支持;一方面也是他和袁世凱之間的關係決定的。 從二人認識到袁世凱死去,

他們之間有著三十多年的生死之交。

朱爾典生於1852年, 卒於1925年。 1876年, 作為一名見習翻譯來華, 後來被派往了朝鮮。 那時, 英國承認中國的宗主國地位, 所以, 只在朝鮮駐紮了總領事, 因為袁世凱(1882年進入朝鮮, 1885年11月開始主政朝鮮, 1894年7月19日逃回中國)正主政朝鮮半島事務。 英國總領事館與袁世凱關係密切, 朱爾典也就與之成為密友。

後來, 日本人密謀刺殺袁世凱時, 唐紹儀把消息告知了在朝鮮的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柏卓安, 柏卓安請朱爾典用英國軍艦把袁世凱護送回了天津。 自此, 兩人關係成為莫逆。

1916年6月6日, 袁世凱去世後, 朱爾典就飽含深情地說了下麵這段話:我對此人頗懷好感, 他雖不幸逝世, 但音容仍在……他早年在朝鮮就結識了不少英國友人, 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 仍是英國的一位忠誠朋友。 他雖不懂英語, 但卻能說出他所有英國朋友的姓名, 經常向我談及他們之間的往事。 幾乎就在最後一次見面之際, 他仍向我講述:從早年時代開始, 他就一直和英國人保持著良好的朋友關係,

並懂得如何信任他們, 喜歡他們。 任命英國顧問, 聘請英國教師教授其子弟, 遣送5個兒子赴英留學, 向英國捐贈作戰基金, 讚賞大英帝國的觀點, 凡此種種足以證明了。

摘自:陳志讓著, 傅志明、鮮於浩譯: 《亂世奸雄袁世凱》,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

柔克義(1854年-1914年)與清華大學創始人之一周自齊

(2)對於慈禧的死, 美方毫不關心

15日, 午後1—3時, 74歲的慈禧太后病逝。

16日, 外交部又將慈禧去世的照會和相關繼承大統的遺詔告知了柔克義。 對於中方對光緒病逝的問題的交代, 美方帶有許多疑問。 美方對於慈禧的死亡並不關心, 對於中方的照會美方仍然給予了回電, 內容說:

驚聞大行大皇帝龍馭上賓, 複聞大行太皇后隨于次日亦仙馭升遐, 貴國迭遭大變, 嗣皇帝與臣民共罹湣凶, 本總統與本國臣民同深感悼。 茲惟望嗣皇帝深信我兩國休戚相關之意, 俾彼此友睦情形較往昔更加敦篤。

這份兒回電有講究:按道理說, 還應該向溥儀和攝政王說一些客套話, 攝政王不說吧情有可原,

但溥儀怎麼也應該的。 因此, 清廷對美國等其他各國是否會承認溥儀和攝政王非常沒譜。 世界各國當年反對慈禧廢黜光緒的圖謀, 清廷還心有餘悸。

塔夫脫(1909—1913年第31任)

難道, 美國要搞事兒?難道這些列強要鬧事兒?

清廷想得非常對, 美國確實想搞事。 美國總統塔夫脫得到舉報,光緒是被毒殺的,幕後指使就是慈禧。

下文我們就談談舉報人的故事。

光緒死後英美大使態度不一,美國大使顯然不如英國更懂中國

朱元璋對江西人印象不好,專門曉諭百姓:不關自己的事兒不許告狀

1881年後慈禧何以由無大錯變罪人!以左宗棠被奪權說起

美國總統塔夫脫得到舉報,光緒是被毒殺的,幕後指使就是慈禧。

下文我們就談談舉報人的故事。

光緒死後英美大使態度不一,美國大使顯然不如英國更懂中國

朱元璋對江西人印象不好,專門曉諭百姓:不關自己的事兒不許告狀

1881年後慈禧何以由無大錯變罪人!以左宗棠被奪權說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