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不信馬鐙前的騎射?其實,馬鐙沒那麼大作用

對無馬鐙時代騎兵作戰能力的懷疑, 還波及到了古老的騎射技藝上。 德國史學家艾克·施密茨這樣評論馬鐙對於匈人騎射的作用:“除了馬鞍, 匈奴人還從亞洲帶來了一項在當時具有革命性的創新:為了防止腿在長距離的騎馬後會疲勞, 人們在馬鞍上系上了繃帶、皮帶或者用一種亞麻織成的腿帶。

這樣, 腳就有了可踏的地方......儘管當時這種馬鐙還不完善, 但它給騎手們一種安全感, 同時也能讓他們在馬上站起來向各個方向轉身。 由於有了木馬鞍和馬鐙, 匈奴騎手們能在騎馬的過程中朝每個方向射箭。 ”

因此, 有人便認為在沒有馬鐙之前, 騎手在馬背上難以有效使用弓箭, 或者根本不能使用弓箭作戰。

文物中出現馬鐙前的騎射並不罕見, 事實上, 不談那些自幼在馬背上生活的遊牧民族, 即便是現代人, 也能做到在無馬鐙的馬上射箭。

至於無馬鐙時騎射的表現如何呢, 這裡可以看拜占庭查士丁尼時代[7]波斯戰爭的親歷者普洛柯比烏斯這樣形容當時的戰士:“顯然, 過去的射術就是這樣。 但是今天的弓手參加戰鬥時穿著胸甲和長到膝蓋的脛甲。 右邊帶著箭, 另一邊挎著劍。 有些人還帶著一支長槍, 肩部還有一種無柄的小盾用來保護面部和頸部。

他們還精於騎術, 能在全速賓士時毫無困難地左右開弓射擊,

無論在追擊敵人或逃跑時都能向敵射擊。 他們拉開弓時, 弓弦掠過前額直到大約同右耳相對的地方, 這樣射出的箭衝力極大, 足以殺死中箭的任何人, 盾牌和胸甲都擋不住他的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