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童年世界的守護者

自古以來, 帶孩子這件事只有親生父母和爺爺奶奶來幹, 原因倒也簡單:“不是親生父母, 親爺爺奶奶, 沒人願意幹這事。 帶過孩子的都知道, 這實在是一件勞累麻煩, 且及其耗費精力的事情。 ”不說別的, 光是半夜孩子哭鬧, 大人起來洗尿布這一件事, 就能把人折磨的筋疲力盡, 至於孩子走路上床的磕磕碰碰, 更是嚇得大人們心動魄。

古代對於兒童教師的最早記錄大約在春秋戰國, 由齊國的管仲制定, 當時的國家法律規定叫做“慈幼”, 如果一個家庭生的孩子太多, 超過了5個, 由國家出錢雇傭乳母, 幫助多孩家庭帶孩子。

但是這種制度大多數流於形式而無法執行, 導致古代的幼兒死亡率居高不下, 直到清朝, 中國的人口不過為4億人。

直到近代, 誕生了幼稚園以後, 家長們終於可以把照顧孩子這個辛苦的工作分出一大部分交給幼稚園, 兒童們就有了另一個親人:幼師!

孩子在8歲以前, 是幾乎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 當然你要是非得抬杠說某某新聞報導那個孩子8歲就可以上街買菜做飯照顧生病的家長, 我也是承認, 個體現象畢竟是也是有的。 但是, 那也只是幾個孤例, 大部分的兒童, 都是需要靠大人照顧才能長大成人。

照顧兒童, 精心呵護他們長大的幼師, 是我極尊敬的人群。 我常常說, 幼師們是唯一不是親生父母, 但卻做了親生父母工作的這麼一群人。 雖然幼師們為所做的工作拿了報酬, 但是比起照顧兒童們吃喝拉撒睡, 教他們讀書唱歌跳舞的繁重工作, 幾千塊甚至一千多塊的薪水, 實在不多。

當父母們把孩子稚嫩的小手交到幼師們手裡, 孩子們的童年, 從此多了一份精心的呵護, 孩子們的喜怒哀樂, 從此和老師們息息相關。

有時候工作累了, 會去幼稚園外面轉轉, 看到老師帶著一群流鼻涕的小屁孩們做遊戲, 教孩子們唱歌跳舞, 心裡的煩悶會隨著孩子們的笑聲一起飛到九霄雲外。

每個孩子的成長, 都伴隨著幼師的勞碌和汗水, 孩子們受委屈了, 屎尿在衣服上了, 不愛吃飯了, 玩遊戲摔倒了, 不肯睡覺了, 一日三餐大事小情, 都是幼師的事。 幾十個孩子一個班, 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裡的寶貝疙瘩, 沒有一個省油燈, 想想都替老師們頭疼。 沒個好耐心,

真是搞不來這工作。

這幾年時常有新聞報導, 刊發一些幼稚園教師虐待兒童的事件, 引發社會上對於這個群體的詬病。 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解, 個體的事件並不能代表這個行業。 就像個別收紅包的醫生不能代表整個醫療行業, 個別製造冤假錯案的員警, 也不能代表整個員警隊伍。

隨著社會的進步, 文明的進步, 媒體的監督, 幼師行業越來越規範, 相對應的是幼師的整體水準也在不斷提高, 幼稚園的管理水準也在趨於完善。 現在家長們隨時可以通過視頻監控, 觀察自己孩子在幼稚園的生活學習情況, 透明管理家長們放心, 幼師們也能清楚的工作, 這就體現了制度的進步。

快到五一了,祝幼師們勞動節快樂,也祝每一個小朋友健康成長!

童年世界的守護者們,加油

快到五一了,祝幼師們勞動節快樂,也祝每一個小朋友健康成長!

童年世界的守護者們,加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