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朱家的“紅色家風”

戰爭年代, 黃克誠將軍曾在朱家大院指揮部隊打擊日本侵略者。 黃克誠離開後, 朱家四代人精心守護著朱家大院, 把“守護老宅”列為家訓, 代代相傳。

走進江蘇省鹽城市阜甯縣益林鎮西南村, 在一排排嶄新的現代化農家小院當中, 灰色磚瓦的朱家大院十分顯眼。 綠竹倚牆, 條石鋪地, 還有略顯斑駁的紫銅色樑柱……經歷幾十年的風雨, 朱家大院幾乎仍保持著原來的模樣。

今年68歲的朱如松, 是朱家大院第四代守護人。 20世紀40年代, 老宅的主人是朱如松的曾祖父朱立品。 1944年11月的一天, 時任新四軍三師師長的黃克誠來到老朱家,

朱立品特意騰出主臥東房給黃克誠居住。

在這個老宅, 黃克誠指揮新四軍三師將士和鹽阜、淮海地區幾百萬群眾打擊日本侵略者和日偽軍。 1945年9月, 日本投降之後, 黃克誠離開了朱家大院。 從那時起, 朱立品就立下家訓——要世世代代守護這座老宅。

1962年, 朱如松的祖母去世, 當時朱家的生活十分拮据, 連老人下葬的棺材都買不起。 村裡人建議把老房子的木材拆下來給老人做棺材。 但是, 祖父朱進芝說:“朱家老宅是革命歷史的見證, 誰也不能動。 ”最後, 朱家後輩只好把廚房上樑的荊條拆下來拿去換錢, 才給老人做了壽木。 到了20世紀80年代, 朱如松的父親朱九湘和叔叔二人長大成人, 要分家立業。 有人提出要把房子拆成兩半,

朱九湘斷然拒絕。

2008年, 朱九湘去世, 朱如松成了朱家大院的主人。 朱如松秉承家訓, 細心維護這老宅。 來到黃克誠曾住過的臥室, 老式木床、衣櫃、桌椅、箱子仍是原位擺放, 桌子上還放著鋼筆、煤油燈, 好像黃克誠從未離開過這裡。

2008年, 益林鎮政府找到朱如松, 商量修繕老宅對外開放參觀事宜, 朱如松很爽快地就答應了。 朱家大院對外開放後, 朱如松還擔任起了義務講解員。 在講解中, 有幾個故事, 他每次都會講道:“黃師長還經常借錢給村裡百姓, 讓他們去做生意用”“那年臘八, 祖父叫黃師長來吃臘八粥, 黃師長怎麼都不來, 怕添麻煩” ……

如今, 在朱如松的帶動下, 身為小學老師的妻子顧秀萍成了朱家大院義務講解員,

連在阜寧縣生活的大兒子朱海亮、在南京市生活的小兒子朱海明也會時不時回來做講解。

家風正, 則後代正。 每逢假期, 朱如松常會給孫子孫女講過去的故事。 朱如松面帶微笑地告訴記者:“讓‘紅色家風’代代相傳, 是件幸福的事兒。 ”

為他點贊

老人們常說:“三歲看到大。 ”孩子將來的成長進步、安身立命與良好的家風息息相關。 良好家風非一日形成, 需代代傳教。 老朱家四代人接續傳承紅色家風, 堅守的不是與名人結交的炫耀資本, 而是一個家庭應有的民族大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