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的夷陵之戰,你瞭解多少?

在三國時代, 有三場改變局勢的大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 官渡之戰, 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赤壁之戰, 孫權、劉備聯手挫敗了曹操一統天下的企圖;而夷陵之戰, 標誌著三國鼎足之勢的正式形成。 我們之前已經說了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 現在要說下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 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猇亭, 古地名, 在今湖北宜都北), 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 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 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

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 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 揮兵東征東吳孫權, 氣勢強勁。 孫權求和不成後, 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 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 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 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 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 夷陵之戰的慘敗, 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219年(建安二十四年), 劉備從曹操手中奪得戰略重地——漢中, 同年, 關羽率軍北伐曹魏, 圍曹操大將曹仁于樊城, 水淹七軍, 擒於禁、斬龐德, 威震華夏、曹操幾欲遷都避其鋒。 後來曹操採納謀士司馬懿、蔣濟建議, 利用孫、劉之間的矛盾, 勸孫權向荊州進攻關羽後方, 以緩和關羽北上的壓力。

剛剛建立新"漢"朝的劉備, 劉備派遣將軍吳班、馮習、張南率領約三萬人(後期有沙摩柯等五奚蠻夷加入, 總兵力應達到五萬)為先頭部隊, 奪取峽口, 攻入吳境, 在巫地(今湖北巴東)擊破吳軍李異、劉阿部, 佔領秭歸。 希望趁著曹丕篡權、急需穩定內政的空檔期出兵, 一方面可以擴展領土,

一方面挽回國家和自己的威信。 面對來勢洶洶的劉備, 孫權派遣使者前來請和, 氣勢正盛的劉備自然不肯答應。 無奈之下, 孫權一面與曹魏達成短暫的和平局面, 一面派陸遜迎戰。

西元222年正月, 蜀漢吳班、陳式的水軍進入夷陵地區, 屯兵長江兩岸。 二月, 劉備又派遣吳班率數千人在平地立營, 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八千人馬, 企圖引誘吳軍出戰, 伺機加以聚殲。 但是此計依然未能得逞。 陸遜堅守不戰, 破壞了劉備倚恃優勢兵力企求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 蜀軍將士逐漸鬥志渙散鬆懈, 失去了主動優勢地位。

這時, 蜀軍已深入吳境二三百公里, 由於開始遭到吳軍的扼阻抵禦, 其東進的勢頭停頓了下來。 在吳軍扼守要地、堅不出戰的情況下, 蜀軍不得已乃在巫峽、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夷陵一線數百里地上設立了幾十個營寨。 為了調動陸遜出戰, 劉備遣前部督張南率部分兵力圍攻駐守夷道的孫桓。 孫桓是孫權的侄兒, 所以吳軍諸將紛紛要求出兵救援, 但陸遜深知孫桓素得士眾之心,

夷道城堅糧足, 堅決拒絕了分兵援助夷道的建議, 避免了分散和過早地消耗兵力的行為。 在正史《三國志》裡, 並沒有對劉備此次出兵數量的記載, 但是在《資治通鑒》中有這樣一段話:"漢主遣將軍吳班、馮習攻破權將李異、劉阿等於巫, 進軍秭歸, 兵四萬餘人, 武陵蠻夷皆遣使往請兵。 "這說明當時蜀軍只有四萬多人, 加上所謂的蠻夷兵, 最多也就五萬人。 對於東吳方面此戰的兵力,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稱, "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 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 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 由此兩段記載不難看出, 夷陵之戰參展雙方兵力相當, 在軍士數量方面, 蜀軍還略遜吳軍。 與吳軍相比, 劉備的兵力不僅不足, 而且在兵種上也非常的吃虧。關羽失荊州一役,將劉備多年來積攢的荊州精銳水軍消耗殆盡,而他割據的益州又不擅產水軍,不能很好地補充水軍兵力。因此在夷陵之戰中,久經沙場的劉備儘管選擇沿著三峽一線進軍,但他只能派黃權等將士領水軍屯兵,而自己帶領著擅長山地作戰的步兵,放棄從上游水陸並進的進攻策略。

夷陵之戰初期,劉備軍隊靠著氣勢和益州兵擅長的山地作戰的優勢一路高歌猛進。但隨著戰事的深入,戰線逐漸拉長,由於缺乏有力的水軍,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時節,暑氣逼人,蜀軍將士不勝其苦。劉備無可奈何,只好將水軍舍舟轉移到陸地上,把軍營設于深山密林裡,依傍溪澗,屯兵休整,準備等待到秋後再發動進攻。由於蜀軍是處於吳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嶇山道上,遠離後方,故後勤保障多有困難,且加上劉備百里連營,兵力分散,從而為陸遜實施戰略反擊提供了可乘之機。面對急於求成的劉備,東吳軍隊則在年輕主帥陸遜的率領下與蜀軍僵持在猇亭,僅發生小規模的摩擦來試探蜀軍當前的戰鬥力。交戰的雙方在猇亭耗了半年多,不能再進一步的蜀軍開始變得銳氣盡失,意志消沉,此時吳軍的總攻便開始了。這場戰役吳軍的進攻方式基本上和三國演義當中的描述相近,陸遜利用了氣候炎熱和蜀軍紮營周邊環境易燃的特點選擇火攻。

頓時間火勢猛烈,蜀軍大亂。陸遜乘勢發起反攻,迫使蜀軍西退。吳將朱然率軍五千首先突破蜀軍前鋒,猛插到蜀軍的後部,與韓當所部進圍蜀軍於涿鄉(今湖北宜昌西),切斷了蜀軍的退路。潘璋所部猛攻蜀軍馮習部,大破之。諸葛瑾、駱統、周胤諸部配合陸遜的主力在猇亭向蜀軍發起攻擊。守禦夷道的孫桓部也主動出擊、投入戰鬥。吳軍進展順利,很快就攻破蜀軍營寨四十餘座,並且用水軍截斷了蜀軍長江兩岸的聯繫。蜀軍將領張南、馮習及土著部族首領沙摩柯等陣亡,杜路、劉寧等卸甲投降。

進軍的時候,劉備利用了自上而下的地形優勢;而撤退的時候,這種優勢就成為了劣勢。但是,遭此大敗的劉備還是展示了一名"老司機"的本色。他先是引兵在馬鞍山堅守,而後趁著夜色撤退,並且燒毀鎧甲阻擋追兵,最終逃進白帝城。而取勝一方的吳軍統帥也並沒有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冷靜地判斷了自己的實力與魏國的虎視眈眈,主動放棄進攻白帝城,保證三分天下的局面,並不是像《三國演義》小說中一樣,被諸葛亮擺下的"每日每時,變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的八陣圖所阻擋。

這場戰役之後,蜀漢元氣大傷。而孫權再次向劉備求和時,此時的劉備沒有了拒絕的理由。心力交瘁的劉備於次年去世,蜀漢軍政大權全部歸屬諸葛亮,而諸葛亮也重新與東吳建立同盟,魏蜀吳三國出現穩定的對峙局面。

而且在兵種上也非常的吃虧。關羽失荊州一役,將劉備多年來積攢的荊州精銳水軍消耗殆盡,而他割據的益州又不擅產水軍,不能很好地補充水軍兵力。因此在夷陵之戰中,久經沙場的劉備儘管選擇沿著三峽一線進軍,但他只能派黃權等將士領水軍屯兵,而自己帶領著擅長山地作戰的步兵,放棄從上游水陸並進的進攻策略。

夷陵之戰初期,劉備軍隊靠著氣勢和益州兵擅長的山地作戰的優勢一路高歌猛進。但隨著戰事的深入,戰線逐漸拉長,由於缺乏有力的水軍,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時節,暑氣逼人,蜀軍將士不勝其苦。劉備無可奈何,只好將水軍舍舟轉移到陸地上,把軍營設于深山密林裡,依傍溪澗,屯兵休整,準備等待到秋後再發動進攻。由於蜀軍是處於吳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嶇山道上,遠離後方,故後勤保障多有困難,且加上劉備百里連營,兵力分散,從而為陸遜實施戰略反擊提供了可乘之機。面對急於求成的劉備,東吳軍隊則在年輕主帥陸遜的率領下與蜀軍僵持在猇亭,僅發生小規模的摩擦來試探蜀軍當前的戰鬥力。交戰的雙方在猇亭耗了半年多,不能再進一步的蜀軍開始變得銳氣盡失,意志消沉,此時吳軍的總攻便開始了。這場戰役吳軍的進攻方式基本上和三國演義當中的描述相近,陸遜利用了氣候炎熱和蜀軍紮營周邊環境易燃的特點選擇火攻。

頓時間火勢猛烈,蜀軍大亂。陸遜乘勢發起反攻,迫使蜀軍西退。吳將朱然率軍五千首先突破蜀軍前鋒,猛插到蜀軍的後部,與韓當所部進圍蜀軍於涿鄉(今湖北宜昌西),切斷了蜀軍的退路。潘璋所部猛攻蜀軍馮習部,大破之。諸葛瑾、駱統、周胤諸部配合陸遜的主力在猇亭向蜀軍發起攻擊。守禦夷道的孫桓部也主動出擊、投入戰鬥。吳軍進展順利,很快就攻破蜀軍營寨四十餘座,並且用水軍截斷了蜀軍長江兩岸的聯繫。蜀軍將領張南、馮習及土著部族首領沙摩柯等陣亡,杜路、劉寧等卸甲投降。

進軍的時候,劉備利用了自上而下的地形優勢;而撤退的時候,這種優勢就成為了劣勢。但是,遭此大敗的劉備還是展示了一名"老司機"的本色。他先是引兵在馬鞍山堅守,而後趁著夜色撤退,並且燒毀鎧甲阻擋追兵,最終逃進白帝城。而取勝一方的吳軍統帥也並沒有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冷靜地判斷了自己的實力與魏國的虎視眈眈,主動放棄進攻白帝城,保證三分天下的局面,並不是像《三國演義》小說中一樣,被諸葛亮擺下的"每日每時,變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的八陣圖所阻擋。

這場戰役之後,蜀漢元氣大傷。而孫權再次向劉備求和時,此時的劉備沒有了拒絕的理由。心力交瘁的劉備於次年去世,蜀漢軍政大權全部歸屬諸葛亮,而諸葛亮也重新與東吳建立同盟,魏蜀吳三國出現穩定的對峙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