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瞭解糖尿病,預防糖尿病,遠離糖尿病,看到存一份~

一、哪些人易患糖尿病?

1、有家族史

父母或同胞兄弟有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時, 其患病風險是一般人群的3倍;當父母均為2型糖尿病患者時,

其患病風險是一般人群的6倍。

2、40歲以上

人過中年, 胰島素的受體老化, 易發生胰島素抵抗。 年齡每增加10歲, 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68%。

3、過於肥胖

體重指數BMI≥24, 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 肥胖者一方面胰島素受體不敏感, 另一方面胰腺的負擔加重。

4、“二高”人群

患有高血壓或高脂血症的人群更易於患有糖尿病,

即使正在接受降壓或降脂治療, 仍無法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5、分娩出巨大兒的婦女

女性懷孕時有妊娠糖尿病史, 或者有巨大兒(≥4kg)生產史者, 患糖尿病的幾率要遠高於普通女性。

6、吃得多、動得少

運動能夠增強肌肉對血糖的應用, 同時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 對控制血糖有很好的作用。 不運動的人, 則無法享受此項“優惠”。

7、青少年糖尿病

青少年的血糖控制標準, 和年齡關係密切。 一般來說, 0-6歲的患兒, 餐前血糖要在5.6-10之間, 睡前(夜間)則要控制在6.1-11.1;6-12歲的餐前血糖要控制在5.0-10, 睡前(夜間)則在5.6-10;到了13-19歲則是餐前5.0-7.2, 睡前(夜間)5.0-8.3。 可以明顯看出, 比起成人, 這個標準要顯得略微寬鬆些,

這和青少年正處於生長發育期有密切關係。

8、孕婦糖尿病

這包括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併妊娠兩類人群。 對於孕婦類患者來說, 餐前與睡前血糖應該控制在5.5, 餐後1小時在7.8, 餐後2小時血糖在6.6, 如果高於這一標準就要引起注意。

9、老年糖尿病

老年患者的標準也比成人相對寬鬆,

要求空腹8.0, 餐後12.0, 應用胰島素者<15.0。

溫馨提示:這些都並非官方公佈的資料, 所以臨床治療的時候仍然要根據個人情況來調整。 比如既有糖尿病又有高血脂、冠心病的人群, 往往比單純糖尿病患者控制更嚴格, 所以還必須根據個人情況再進行調整。

二、引發糖尿病的個人原因有哪些?一起來看看~

1.缺少維生素

人體缺少維生素e容易患糖尿病。 芬蘭的研究小組對健康中年男子進行了為期4年的跟蹤觀察。 在觀察期間內, 其中體內維生素e含量低的男子患糖尿病的危險是正常人的4倍。 因此, 除減肥和加強體育鍛煉可減少患糖尿病的危險外, 增加維生素e的攝入量也是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

2.愛看電視

愛看電視的人是較易得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與每週看電視時間不到一小時的男性相比, 每週看2至10小時電視的男性罹患糖尿病的危險高出66%;看電視時間在21至40小時的男性, 危險增加一倍;看電視時間在40小時以上者, 危險提高幾乎兩倍。 這項研究顯示, 長時間看電視這種缺乏運動的生活形態和患糖尿病的危險有直接關聯。 並不是電視本身帶來糖尿病危險, 而是通常看電視越久, 代表一種典型的生活態度與習慣, 即攝取過多卡路里和運動量較少。

3.壓力大

經濟困難或其他改變生活的變化,都是使中年人患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生活中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因而產生巨大心理壓力,是發生ⅱ型糖尿病的普遍現象。研究人員發現,遭到過重大打擊的人,比受打擊小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大60%。

4.吃得過飽

吃得過飽易患糖尿病,如果人吃得過飽,肝臟內“固醇調節元件結合蛋白1c”(簡稱srebp-1c)會增加,導致胰島素作用下降,進而引發糖尿病。

長期進食過飽,會使人體內分泌胰島素的胰島b細胞長期處於“負擔”過重、相對疲勞狀態,造成胰島素分泌功能障礙,特別是有糖尿病遺傳易感性的人群,極易誘發糖尿病。另外長期吃過多飲食對於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存在胰島素抵抗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引起體內的胰島素過量積存,從而造成高胰島素血症,而高胰島素血症是導致全身性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

5.水果當飯

天熱的時候,即使可口的飯菜擺在面前,也不容易引起食欲,有些人就以水果和飲料為主食,常常以西瓜、桃子等一大堆水果來應付一頓飯。醫生說,各類瓜果飲料中,很大一部分水果和飲料所含糖分偏高,對一些本來血糖就偏高的中年人來說,不加節制地進食往往容易使血糖直線上升,從而引發糖尿病症。

6.睡眠不好

睡眠不好或太少的人都容易患糖尿病。瑞典的研究人員在對8000名沒有糖尿病病史的中年瑞典人跟蹤長達10年後發現,這些人當中竟有500多人已不知不覺地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輕微糖尿病,而且這些人患病的一個共同的主要原因是睡眠不好或睡眠太少。

7.每天一罐甜蘇打水

婦女每天喝超過一罐的甜蘇打汽水,不但容易變肥胖,也增加了患糖尿病的機會。那些每天至少喝一罐甜飲料的婦女比喝得少的人患上ⅱ型糖尿病的風險要高85%。除了軟飲料中含有過多熱量外,飲用者快速吸收很多糖分也使她們容易肥胖和患糖尿病。這可能不是糖的問題,而是跟糖在液體食品裡有關。所以蘇打汽水和其他提供能量的飲料可能導致攝入能量過多,最後引起超重和肥胖。

8.女性鐵過多

體內蓄積的鐵過多會導致女性罹患成年型糖尿病,因此及早驗血有可能幫助識別有患病危險的人。

鐵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種鐵與蛋白質的配合物,是鐵蓄積量的標誌。研究人員發現,即使把諸如肥胖和其他危險因素,包括糖尿病家族史、身體活動、飲酒和飲食之類的因素考慮進去之後,在研究之初鐵蛋白含量較高的女性發生糖尿病的危險性也差不多是常人的兩倍。

三、糖尿病自測

想知道你是不是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嗎?不妨試試以下的測驗

評分結果:

10年內發生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

低於7分:估計100人中有1人會發生糖尿病

7-11分:估計25人中有1人會發生糖尿病

12-14分:估計6人中有1人會發生糖尿病

15-20分:估計3人中有1人會發生糖尿病

超過20分:估計2人中有1人會發生糖尿病

四、預防糖尿病的9點建議

1、多自己做飯,少下館子;

2、每天吃夠12樣食物;

3、多吃水果,而不是喝果汁;

4、多吃蒸制穀物,少吃油炸食品;

5、每天吃一點番茄、香蕉和土豆;

6、用優酪乳代替含糖飲料;

7、把主食留到最後再吃;

8、三餐後運動20-30分鐘;

9、肥胖者減重5%-10%。

3.壓力大

經濟困難或其他改變生活的變化,都是使中年人患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生活中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因而產生巨大心理壓力,是發生ⅱ型糖尿病的普遍現象。研究人員發現,遭到過重大打擊的人,比受打擊小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大60%。

4.吃得過飽

吃得過飽易患糖尿病,如果人吃得過飽,肝臟內“固醇調節元件結合蛋白1c”(簡稱srebp-1c)會增加,導致胰島素作用下降,進而引發糖尿病。

長期進食過飽,會使人體內分泌胰島素的胰島b細胞長期處於“負擔”過重、相對疲勞狀態,造成胰島素分泌功能障礙,特別是有糖尿病遺傳易感性的人群,極易誘發糖尿病。另外長期吃過多飲食對於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存在胰島素抵抗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引起體內的胰島素過量積存,從而造成高胰島素血症,而高胰島素血症是導致全身性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

5.水果當飯

天熱的時候,即使可口的飯菜擺在面前,也不容易引起食欲,有些人就以水果和飲料為主食,常常以西瓜、桃子等一大堆水果來應付一頓飯。醫生說,各類瓜果飲料中,很大一部分水果和飲料所含糖分偏高,對一些本來血糖就偏高的中年人來說,不加節制地進食往往容易使血糖直線上升,從而引發糖尿病症。

6.睡眠不好

睡眠不好或太少的人都容易患糖尿病。瑞典的研究人員在對8000名沒有糖尿病病史的中年瑞典人跟蹤長達10年後發現,這些人當中竟有500多人已不知不覺地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輕微糖尿病,而且這些人患病的一個共同的主要原因是睡眠不好或睡眠太少。

7.每天一罐甜蘇打水

婦女每天喝超過一罐的甜蘇打汽水,不但容易變肥胖,也增加了患糖尿病的機會。那些每天至少喝一罐甜飲料的婦女比喝得少的人患上ⅱ型糖尿病的風險要高85%。除了軟飲料中含有過多熱量外,飲用者快速吸收很多糖分也使她們容易肥胖和患糖尿病。這可能不是糖的問題,而是跟糖在液體食品裡有關。所以蘇打汽水和其他提供能量的飲料可能導致攝入能量過多,最後引起超重和肥胖。

8.女性鐵過多

體內蓄積的鐵過多會導致女性罹患成年型糖尿病,因此及早驗血有可能幫助識別有患病危險的人。

鐵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種鐵與蛋白質的配合物,是鐵蓄積量的標誌。研究人員發現,即使把諸如肥胖和其他危險因素,包括糖尿病家族史、身體活動、飲酒和飲食之類的因素考慮進去之後,在研究之初鐵蛋白含量較高的女性發生糖尿病的危險性也差不多是常人的兩倍。

三、糖尿病自測

想知道你是不是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嗎?不妨試試以下的測驗

評分結果:

10年內發生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

低於7分:估計100人中有1人會發生糖尿病

7-11分:估計25人中有1人會發生糖尿病

12-14分:估計6人中有1人會發生糖尿病

15-20分:估計3人中有1人會發生糖尿病

超過20分:估計2人中有1人會發生糖尿病

四、預防糖尿病的9點建議

1、多自己做飯,少下館子;

2、每天吃夠12樣食物;

3、多吃水果,而不是喝果汁;

4、多吃蒸制穀物,少吃油炸食品;

5、每天吃一點番茄、香蕉和土豆;

6、用優酪乳代替含糖飲料;

7、把主食留到最後再吃;

8、三餐後運動20-30分鐘;

9、肥胖者減重5%-1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