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笑裡藏刀?外媒析馬克龍與特朗普的“塑膠兄弟情”

英媒稱, 法國總統馬克龍訪問美國, 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親密互動, 過去幾天引起了國際各大媒體關注。 兩人似乎絲毫不介意在媒體鏡頭前掩飾情深意切, 頻頻的親密舉動被法新社拍攝了眾多照片。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4月27日報導, 如果說牽手、貼臉禮、擁抱等動作在國際外交場合頗為司空見慣, 那麼特朗普為馬克龍拂去頭皮屑的那一刻, 應該讓好多觀眾都目瞪口呆。 法國政治週刊《觀點》寫道, 這對馬克龍是“手段極為高明的沉重一擊, 是笑裡藏刀”。

報導稱, 的確, 法國總統馬克龍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關係頗不尋常。

正如英國廣播公司BBC駐巴黎記者露西·威廉姆森所說, 馬克龍用“非常親近”形容他與特朗普的關係, “這種融洽使得法國超越德國、英國, 成為美國在歐洲的首要聯絡方。 ”

然而, 法國與美國的關係真的那麼融洽嗎?正如法新社的評論所說, 40歲的馬克龍面對71歲的特朗普所表現的如兄如父般的熱情, 常常顯得“跟不上趟”, 就像跳舞邁錯了腳, 有時甚至到尷尬的程度。

報導稱, 但真正關係國際間動向的, 應該是馬克龍4月25日在美國國會的演講。 在演講中, 馬克龍至少在四個重大層面提出了與特朗普完全不同的立場。 在分析人士看來, 馬克龍在這些重大問題上不點名針對特朗普的國際國內政策, 也扭轉了在他此次訪美期間特朗普通過身體語言對外刻意營造的老大哥形象,

終於露出了自己的鋒芒。

1. 氣候問題

馬克龍對特朗普當政後的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議》提出了不同看法。

馬克龍說,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 美國和法國存在分歧, “就像一個大家庭成員一樣, 這樣的分歧是可能發生的, 但是分歧也應該是短期的。 ”

他說:“我相信, 未來某一天, 美國會重新回來加入《巴黎氣候協議》。 ”

2. 伊朗核協定

針對特朗普政府有意退出2015年國際社會與伊朗達成的核協議, 馬克龍表示, 如果沒有其他協議作為替代, 美國不應該退出。

馬克龍在美國國會表態說:“伊朗永遠不能有核武器, 現在不可以, 五年、十年以後都不可以, 永遠不可以有。 ”

3. 貿易保護

馬克龍在講話中對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提出異議,

他說, 現代經濟和安全所面對的問題, 應該是全球應該共同承擔責任, 而這一責任建立在新的多邊主義之上。

“美國是創造這一多邊主義的國家, 你們現在應該幫助維護多邊主義並讓它更有活力。 ”

4. 美國優先

針對特朗普當政後針對外來移民採取的限制政策, 馬克龍說:我們難免會把民族主義當成暫時治癒恐懼的藥方。

“向世界關上大門不會阻止世界的發展。 這麼做只會讓我們的人民恐懼, 而不是相反。 ”

全球視野

報導稱, 馬克龍利用與特朗普的個人關係, 大打外交牌的做法, 為他在國際舞臺贏得不少掌聲。

BBC北美事務編輯喬恩·索培爾認為, 馬克龍在如何與特朗普打交道的問題上,

為其他世界領導人提供了堪稱大師級的經驗。 他還調侃說, 馬克龍還提到法國與美國的“特殊關係”, 這有可能讓英國高層極為震驚和不滿。

在索培爾看來, 馬克龍此番在美國國會的講話, 使他崛起成為一個世界級的領袖:他給出了一個與美國總統截然不同而且對立的世界觀, 卻又同時與美國總統保持了友好的關係, “這是了不起的政績。 ”

美國有線電視CNN白宮事務記者斯蒂芬·科林森評論認為, 馬克龍在美國國會宣講的政策以及他的全球視野, 讓他看起來像一個“發表國情咨文演講的美國民主黨總統”。

馬克龍與特朗普親密互動。 (法新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