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印象黃陂:修水庫

◆◆◆

文 | 程志清(蔡店|宜昌)

白居易詩雲:田家少閑月, 五月人倍忙。 農業學大寨時期, 蔡店的田家則是冬天人更忙。

秋收剛過, 鄉里就向各大隊攤派勞力修水利。

這次興修的水庫, 沒有院基寺水庫、夏家寺水庫和梅店水庫那麼大, 也不是舉全黃陂的財力和人力。 而是蔡店公社蔡店鄉舉一鄉之力, 興修本鄉的餘沖水庫。

蔡店鄉燈塔大隊八個小隊, 要抽一百多號勞力去支援本鄉的陳沖大隊修餘沖水庫。 一天之內, 燈塔大隊鎮子上的三個小隊, 鎮子附近壪下的五個小隊就齊集了一百名勞力。

一百多號勞力, 基本上都是年輕力壯的基幹民兵。

他們有的挑著箢簊, 有的扛著掛有鋪蓋卷的鋤頭, 有的提著撬棍和鐵鍬, 冒著寒風奔往陳沖鄉。 幾袋米、兩壺黑棉籽油、幾捆稻草和鍋盆瓢堆在板車上, 為糧草車。

工地離陳沖壪不到半裡路, 營地就紮在壪裡。 我們七八個人睡在一個社員家的客廳裡,

房東把客廳裡的家俱全部撤掉。

當年修水庫, 應該算是“各盡其能, 按需分配”式的共產主義生活。 所謂“按需分配”, 就是按讓人活命必需的生活條件配備。

睡覺, 生產隊免費提供稻草, 但鋪蓋卷自帶。 睡涼涼的地鋪, 墊薄薄的稻草, 蓋薄薄的被窩。 傻小子睡石條不怕涼, 全憑火氣旺。

出恭, 房東主動在地鋪一角備有馬桶。 一天一桶, 房東負責收拾, 肥水不流外人田。

洗涮, 起床後的用水, 直接在水缸裡舀冷水;晚上抹澡, 做飯的燒一鍋熱水, 幾個人共用一桶, 用毛巾蘸點熱水抹抹汗足矣。

喝水, 在營地喝水缸裡的涼水。 在工地上口渴了, 鞠一捧氷冷的塘水, 澆進火熱的胸膛, 熱血頓覺平緩, 好不愜意。

那年月, 池塘裡的生水既無重金屬, 也沒有富營養。 至於那些大腸桿菌之類的菌群, 在我們這些建設者面前全都蟄伏了, 咱命硬!

吃飯, 隊裡按每人每餐四兩米標配;食油, 按每人每月三兩標配;下飯菜, 每餐按一個炒白菜或一個炒蘿蔔標配。

做飯的談不上什麼廚藝,

比機關的大師傅、部隊的伙夫要差幾個檔次。 飯是大鍋飯, 菜是水煮鹽拌, 充饑而已。 好在那歲月吃什麼都香!

然而, 這些令人不屑一顧的飯菜, 工地的建沒者為了多吃一口, 硬是煞費苦心。 原來, 四兩米做出來的飯, 每人盛一碗, 還可以剩下一小部分。

剩下的這點飯,

誰的碗先吃空, 誰就搶到了再添飯的優先權。 為了搶到這點為數不多的剩飯, 大家死盯著飯桶, 算計如何儘快吃完第一碗飯, 搶到第二碗。

假如有人第一碗飯盛大半碗, 我就盛半碗;有人盛半碗, 我就盛一勺。 “吃在碗裡, 看在鍋裡”, 那時, 建設者用來填飽肚子的競爭辦法, 如今, 竟然成了激烈的市場競爭秘訣。

吃喝拉撒睡的問題解決了, 接下來就是戰天鬥地之偉業了。

余沖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沖, 沖兩邊的山丘較為平緩, 形成一個較大的受降面。 把這麼大受降面的雨水蓄起來, 在當地應該算是一個大水庫了。

水庫壩基寬度相當於現今四車道公路的寬度, 到壩頂逐步縮為兩車道的寬度。 壩體中間為黃土核心牆, 以防漏水。

陳沖大隊負責核心牆背水側的壩體填築。燈塔大隊負責核心牆迎水側的壩體填築:一二三四隊從東面進佔,五六七八隊從西面進佔。

清晨,在夾雜著鞋臭味、尿騷味和伙房炊煙中,早起做飯的小隊會計,就把我們這些熟睡得像死豬似的建設者,挨個從稻草鋪裡推搡或拖拽起來。

迷迷糊糊地洗漱完畢,精精神神地吃完早飯,建設者就披著啟明星,踏著晨霜,來到水庫工地。

工地上,兩個高音喇叭正在播送人們熟知的那首憶苦思甜歌:

天上佈滿星,

月牙兒亮晶晶。

生產隊裡開大會,

訴苦把冤伸。

萬惡的舊社會,

窮人的血淚仇。

……

嘹亮的歌聲響徹大地,睡足了覺的建設者們,卯起了勁,精神抖擻地投入了火熱的勞動。

人工填築水庫土壩,主要有鬆土、運土、平土、夯壓等工序。

鬆土是個力氣活,由民兵排長承擔。他思想境界高,祖孫三代是貧農,屬於“高貧帥”,跟現今的“高富帥”一樣,倍受青睞。

鬆土時,民兵排長總是高高地提起二十來斤的撬棍,狠勁地插進土石堆中,一次又一次地將土撬松。有時撬棍插在石塊上,震得虎口直發麻!

上工前半個小時,民兵排長還衣冠楚楚。半小時後,就汗流滿面了。只見他摘掉軍帽,脫去小毛領棉襖,露出破得象魚網似的黃色衛生衣,土布白襯衣殘破的袖口也高高擼起來了。

褪去“金玉其外”,現出“敗絮其中”,更顯他“高貧帥”的本色。民兵排長寒酸的“內飾”,在那個重思想,輕打扮的年代,其形象非但沒有減分,反倒大受點贊!

整個工地,最壯觀的場面,莫過於運土。空中鳥瞰,挑土的人一排排黑點似的來來回回,急急忙忙,像螞蟻搬家。高地近看,一隊隊擔子忽閃忽閃,像遠飛的大雁,逶迤直上大壩。

人說挑擔不快走,累得像死狗。挑土得有竅門,扁擔不能硬。

上水庫幹活頭一天,我的扁擔硬邦邦的,挑起擔子來,閃不了,顛不了。走路合不上急行軍般挑土隊伍的步伐,擔子還壓死人。一天下來,累得我腰酸肩疼。

當天收工,隊裡負責平彩頭的作佬(有經驗的老農),用菜刀幫我把扁擔削扁了。從此,挑土的擔子能閃能顛了,幹活輕鬆多了。看來,打勝仗還得武器好!

上壩倒土,也是一門技術活。有經驗的人倒土不高不低,跟彩頭齊平。第一次參加修水庫,倒土不是高就是低,弄得揀彩的作佬常常對我指手劃腳,幫我定位倒土。

揀彩是個技術活,築壩彩頭揀不好,壩面就會高低不平,銜接不好甚至導至水庫漏水。所以,各隊都是作佬級的人物負責揀彩。

修水庫,最熱鬧的是打俄(夯)。水庫工地有八人俄,四人俄,還有兩人俄。人工俄主要負責核心牆以外壩體的夯實。八人俄和四人俄打俄由一人領唱,其他人齊唱和俄。

當年的俄歌,現在依稀還能記起幾句:

領唱:來來來喲,打起!來喲!

齊唱:喲哇喲呵嘿!

領唱:革命形勢嘞一片好唷!

齊唱:棱呢嘛棱呵嘿呀!

領唱:農業喲學大寨喲!

齊唱:喲哇喲呵嘿!

領唱:修水庫嘞保豐收唷!

齊唱:梭呢嘛梭呵嘿呀!

八人俄人多節奏慢,俄聲悠長。領唱時,打俄的人像開放的菊花一樣散開,伸腰休息片刻。齊唱時,打俄人彎腰抬俄,開放的菊花就收縮了。唱詞由領唱人即興編唱,根據工作時間,可長可短。

四人俄,人少節奏快,俄聲短促。領俄人也是現編現唱:

領唱:韓大哥唷!

齊唱:嗨喲!

領唱:不簡單唷!

齊唱:嗨喲!

領唱:力氣大唷!

齊唱:嗨喲!

領唱:挑夾擔唷!(一次挑兩擔土)

齊唱:嗨喲!

……

兩人俄則不分領唱合唱,打俄時,兩人“嗨喲”、“嗨喲”的一直往下打,直至累了,才休息一會。

拖拉機核心牆碾壓,是整工地最輕鬆的話路。開“東方紅”的司機,大家都叫他“小日本”。別看他其貌不揚,卻是工地唯一的工人階級。

吃飯,他和指揮長同吃小灶,飯管飽,還有炒雞蛋或炒花生米下酒。指揮部每天還給他派一包二毛五的“新華牌”香煙。

睡覺,他跟指揮長同一間房,睡單人木板床。幹活,他坐在司機樓裡,風不吹,雨不灑,操作杆一推一拉,活路輕鬆到家。

“小日本”閒適的工作環境和優厚的生活待遇,常常招來大家的羡慕嫉妒,都認為這種“工農剪刀差”很不合理。以致成為青年們“跳農門”的一個重要動因。

工地生活清苦,勞作繁重,但是建設者的精神生活十分充足。充足的精神生活,來自工地的兩個高音喇叭輪流播放的八個樣板戲。

樣板戲中楊白勞、小常寶等人的悲慘生活,讓人想到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人還在受苦受難;樣板戲中李玉和、郭建光等英雄人物慷慨激昂的唱腔,激發了勞動大軍飽滿的勞動熱情。

“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在豪言壯語面前,熱血青年豈能苟且!

那年月,青年民兵的表現欲十分強烈。這種表現欲既來自政治上的進取心,又來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的生理體驗。

眾多的男女青年在一個工地勞動,大家更是你不讓我,我不輸你地比著表現。就是這種表現欲,演繹了一天接一天的火熱勞動場面,促使餘沖水庫提前一個月完工。

本文作者程志清授權印象黃陂發佈

關於作者 程志清,蔡店人,就職于葛洲壩集團公司,現退休,居宜昌。

陳沖大隊負責核心牆背水側的壩體填築。燈塔大隊負責核心牆迎水側的壩體填築:一二三四隊從東面進佔,五六七八隊從西面進佔。

清晨,在夾雜著鞋臭味、尿騷味和伙房炊煙中,早起做飯的小隊會計,就把我們這些熟睡得像死豬似的建設者,挨個從稻草鋪裡推搡或拖拽起來。

迷迷糊糊地洗漱完畢,精精神神地吃完早飯,建設者就披著啟明星,踏著晨霜,來到水庫工地。

工地上,兩個高音喇叭正在播送人們熟知的那首憶苦思甜歌:

天上佈滿星,

月牙兒亮晶晶。

生產隊裡開大會,

訴苦把冤伸。

萬惡的舊社會,

窮人的血淚仇。

……

嘹亮的歌聲響徹大地,睡足了覺的建設者們,卯起了勁,精神抖擻地投入了火熱的勞動。

人工填築水庫土壩,主要有鬆土、運土、平土、夯壓等工序。

鬆土是個力氣活,由民兵排長承擔。他思想境界高,祖孫三代是貧農,屬於“高貧帥”,跟現今的“高富帥”一樣,倍受青睞。

鬆土時,民兵排長總是高高地提起二十來斤的撬棍,狠勁地插進土石堆中,一次又一次地將土撬松。有時撬棍插在石塊上,震得虎口直發麻!

上工前半個小時,民兵排長還衣冠楚楚。半小時後,就汗流滿面了。只見他摘掉軍帽,脫去小毛領棉襖,露出破得象魚網似的黃色衛生衣,土布白襯衣殘破的袖口也高高擼起來了。

褪去“金玉其外”,現出“敗絮其中”,更顯他“高貧帥”的本色。民兵排長寒酸的“內飾”,在那個重思想,輕打扮的年代,其形象非但沒有減分,反倒大受點贊!

整個工地,最壯觀的場面,莫過於運土。空中鳥瞰,挑土的人一排排黑點似的來來回回,急急忙忙,像螞蟻搬家。高地近看,一隊隊擔子忽閃忽閃,像遠飛的大雁,逶迤直上大壩。

人說挑擔不快走,累得像死狗。挑土得有竅門,扁擔不能硬。

上水庫幹活頭一天,我的扁擔硬邦邦的,挑起擔子來,閃不了,顛不了。走路合不上急行軍般挑土隊伍的步伐,擔子還壓死人。一天下來,累得我腰酸肩疼。

當天收工,隊裡負責平彩頭的作佬(有經驗的老農),用菜刀幫我把扁擔削扁了。從此,挑土的擔子能閃能顛了,幹活輕鬆多了。看來,打勝仗還得武器好!

上壩倒土,也是一門技術活。有經驗的人倒土不高不低,跟彩頭齊平。第一次參加修水庫,倒土不是高就是低,弄得揀彩的作佬常常對我指手劃腳,幫我定位倒土。

揀彩是個技術活,築壩彩頭揀不好,壩面就會高低不平,銜接不好甚至導至水庫漏水。所以,各隊都是作佬級的人物負責揀彩。

修水庫,最熱鬧的是打俄(夯)。水庫工地有八人俄,四人俄,還有兩人俄。人工俄主要負責核心牆以外壩體的夯實。八人俄和四人俄打俄由一人領唱,其他人齊唱和俄。

當年的俄歌,現在依稀還能記起幾句:

領唱:來來來喲,打起!來喲!

齊唱:喲哇喲呵嘿!

領唱:革命形勢嘞一片好唷!

齊唱:棱呢嘛棱呵嘿呀!

領唱:農業喲學大寨喲!

齊唱:喲哇喲呵嘿!

領唱:修水庫嘞保豐收唷!

齊唱:梭呢嘛梭呵嘿呀!

八人俄人多節奏慢,俄聲悠長。領唱時,打俄的人像開放的菊花一樣散開,伸腰休息片刻。齊唱時,打俄人彎腰抬俄,開放的菊花就收縮了。唱詞由領唱人即興編唱,根據工作時間,可長可短。

四人俄,人少節奏快,俄聲短促。領俄人也是現編現唱:

領唱:韓大哥唷!

齊唱:嗨喲!

領唱:不簡單唷!

齊唱:嗨喲!

領唱:力氣大唷!

齊唱:嗨喲!

領唱:挑夾擔唷!(一次挑兩擔土)

齊唱:嗨喲!

……

兩人俄則不分領唱合唱,打俄時,兩人“嗨喲”、“嗨喲”的一直往下打,直至累了,才休息一會。

拖拉機核心牆碾壓,是整工地最輕鬆的話路。開“東方紅”的司機,大家都叫他“小日本”。別看他其貌不揚,卻是工地唯一的工人階級。

吃飯,他和指揮長同吃小灶,飯管飽,還有炒雞蛋或炒花生米下酒。指揮部每天還給他派一包二毛五的“新華牌”香煙。

睡覺,他跟指揮長同一間房,睡單人木板床。幹活,他坐在司機樓裡,風不吹,雨不灑,操作杆一推一拉,活路輕鬆到家。

“小日本”閒適的工作環境和優厚的生活待遇,常常招來大家的羡慕嫉妒,都認為這種“工農剪刀差”很不合理。以致成為青年們“跳農門”的一個重要動因。

工地生活清苦,勞作繁重,但是建設者的精神生活十分充足。充足的精神生活,來自工地的兩個高音喇叭輪流播放的八個樣板戲。

樣板戲中楊白勞、小常寶等人的悲慘生活,讓人想到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人還在受苦受難;樣板戲中李玉和、郭建光等英雄人物慷慨激昂的唱腔,激發了勞動大軍飽滿的勞動熱情。

“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在豪言壯語面前,熱血青年豈能苟且!

那年月,青年民兵的表現欲十分強烈。這種表現欲既來自政治上的進取心,又來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的生理體驗。

眾多的男女青年在一個工地勞動,大家更是你不讓我,我不輸你地比著表現。就是這種表現欲,演繹了一天接一天的火熱勞動場面,促使餘沖水庫提前一個月完工。

本文作者程志清授權印象黃陂發佈

關於作者 程志清,蔡店人,就職于葛洲壩集團公司,現退休,居宜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