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健康的父母,能允許孩子討厭自己

客體關係心理學家的話:

對於一個兒童來說, 要成長起來並且發現他本性中最深刻的部分, 必須有人受到蔑視甚至有時候受到憎恨, 而無須擔心關係有徹底破滅的危險。 兒童的攻擊性和個人成長的動機息息相關。

------溫尼科特

翻譯一下:

孩子的成長過程裡一定會出現對於父母(主要養育者)的憤怒、敵意、失望、蔑視甚至憎恨, 如果父母能夠抗住這些, 並且依舊保持大部分時間對孩子的愛和抱持, 那麼孩子就會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反之, 如果父母沒辦法接受孩子對自己的不滿和恨意, 用引起孩子的內疚、威脅孩子、指責孩子等方式來維護自己“好媽媽”“好爸爸”的形象,

孩子就傾向于壓抑而不是發展自己的人格。

舉個栗子:

(略微有一丟丟複雜, 但是機智的你們一定會懂的)

前幾天一個朋友說, 她所在的某個媽媽群裡(不是我的群)有一位媽媽分享了關於自己如何處理孩子偷零花錢的方法,

獲得了群裡媽媽一致好評, 大家紛紛讚揚這位媽媽很有智慧。 但是她看得特別不舒服, 但是又說不出來怎麼不舒服, 於是跟我討論。

事情是這樣的:

孩子六歲, 男孩, 有一天這個媽媽發現自己錢包的錢少了十塊錢, 立刻就想到其實是孩子拿走了, 於是她把孩子叫到面前來, 不帶任何表情的詢問:錢是不是你拿了。 開始孩子不承認, 她就一直保持著冷靜的態度, 反復詢問, 是不孩子拿了錢。 後來孩子承認了, 她就採取冷處理的方式, 一整個下午都沒有和孩子說話。

直到晚上孩子要洗澡的時候, 媽媽才開口說:你知不知道自己錯了。 結果是孩子抱著媽媽痛哭流涕, 反復懺悔, 說自己錯了,

以後再也不敢了。

這個例子, 表面看起來沒什麼毛病, 媽媽沒打沒罵, 孩子真誠認錯保證以後再也不犯。 但其實這其中充滿的扭曲和被壓抑的情感。

首先, 對於小孩子來說, 他們的“偷錢”和成年人世界的犯罪完全是兩回事, 我在聽美國精神分析協會會長布萊克曼老師講兒童心理發展階段的時候,

他說過, 孩子的“偷”的行為, 其實並不是為了那個錢或者為了那件物體, 而是在偷“愛”或者說是在偷媽媽(家長)的一部分。

對於這麼小的孩子來說, 出現偷竊行為, 通常是因為大人給與孩子的關注和愛不足, 孩子用這種從父母那裡那一些東西或者金錢的方式, 象徵性的把一部分父母的愛帶在身上, 就好比異地戀的人交換定情信物一樣。 孩子為的不是去揮霍那些錢, 而是為了得到他很渴望但是卻得不到的那分愛和關注。

而這位媽媽真正有問題的部分是用威脅孩子會失去她的愛的方式來讓孩子認錯。 孩子最後認錯有一大部分原因其實是承受不了媽媽這種對自己的冷暴力狀態了, 只要媽媽能重新跟自己說話, 自己承認什麼錯誤都可以。

再回到我們最開始講的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的那些對父母的憤怒, 在這個例子裡面, 孩子開始偷東西其實就是在變相表達對父母的不滿。 得不到愛、關注的憤怒和絕望, 沒辦法直接表達,孩子才退而求其次用了這樣的方式迂回的達到自己的目的。

當孩子的偷竊行為被發現時其實孩子心裡是有一個期待的:希望媽媽能夠看到我對愛的渴望,看到我對她的憤怒。如果媽媽真的可以感受到孩子對於得到愛和關注的渴望,即使不嚴厲的讓孩子承認錯誤,孩子也不會再去偷錢了,因為已經得到了愛,就不會在需要用這樣迂回又不恰當的方式讓自己去得到滿足了。

而孩子的這個願望不但沒得到滿足,還換來了更多的拒絕和懲罰。媽媽不和孩子說話再一次升級了孩子強烈的對於失去媽媽的愛的恐懼,於是最後孩子妥協了,你只要願意理我,我承認什麼都可以。

這個孩子以後可能真的不會再偷錢了,單從制止偷錢行為這個結果來看,確實是成功的,因為孩子更加恐懼自己會徹底失去媽媽。但如果我們從長遠來看,這個孩子可能會逐漸習慣自己的需求是一直會被忽視的,自己的渴望是不被承認的,甚至自己的情感需求是可恥的。

他可能會逐漸失去對外界發出自己真實聲音的能力。也許他會成為一個老好人,看起來很和善,但是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麼,也很難和別人建立其真實的關係,因為真實的自己,真實的需要,早就在一次次的被拒絕和懲罰中消失殆盡了。

還有一部分家長是無法忍受自己做得不夠好的,他們努力學習育兒知識,學習兒童心理,努力提供高品質的陪伴,只希望把所有的好都給孩子。擁有一個這樣完美的家長會讓孩子很衝突,因為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逐漸推開父母的過程,如果你真的太好了,孩子會很難發展出本該自己發展的那一部分能力。

對父母的恨和蔑視其實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的,但並不是每個家長都受得了的。最容易出現的一種感受就是覺得孩子是白眼狼,自己把孩子寵壞了,反過來用引起孩子內疚的感覺來繼續和孩子連結,避免孩子長大,和父母分離。

父母:你喜歡哪一點?我都會努力做到啊?

孩子:我喜歡你離我遠一點。

錯的不是你的行為,而是你因為分離焦慮而去做那些對孩子好的行為。這種情況下父母和孩子都很委屈,父母付出了很多沒得到回報,孩子想要發展自我但卻沒有出路。

破解的辦法其實很簡單,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育兒這件事上。即使是面對嬰兒,你也不是必須24小時隨時待命,你累了可以找人來替換你,孩子不是你一個人的,只要孩子嬰兒期能夠在大部分時間都得到比較及時的回應就不會有什麼問題,偶爾的忽視和會錯意也能讓孩子更容易建立起現實感。

尤其是當孩子逐漸長大了,兩三歲以後,更是需要爸媽們擁有自己的生活,其實很多孩子入託時,父母的分離焦慮比孩子要重,這其實也是在用過度關注孩子來回避屬於自己的未來和生活。

不要把父親或者母親當成你下半輩子唯一個身份,我們把自己的人生活的精彩才是給孩子做的最好的榜樣。

沒辦法直接表達,孩子才退而求其次用了這樣的方式迂回的達到自己的目的。

當孩子的偷竊行為被發現時其實孩子心裡是有一個期待的:希望媽媽能夠看到我對愛的渴望,看到我對她的憤怒。如果媽媽真的可以感受到孩子對於得到愛和關注的渴望,即使不嚴厲的讓孩子承認錯誤,孩子也不會再去偷錢了,因為已經得到了愛,就不會在需要用這樣迂回又不恰當的方式讓自己去得到滿足了。

而孩子的這個願望不但沒得到滿足,還換來了更多的拒絕和懲罰。媽媽不和孩子說話再一次升級了孩子強烈的對於失去媽媽的愛的恐懼,於是最後孩子妥協了,你只要願意理我,我承認什麼都可以。

這個孩子以後可能真的不會再偷錢了,單從制止偷錢行為這個結果來看,確實是成功的,因為孩子更加恐懼自己會徹底失去媽媽。但如果我們從長遠來看,這個孩子可能會逐漸習慣自己的需求是一直會被忽視的,自己的渴望是不被承認的,甚至自己的情感需求是可恥的。

他可能會逐漸失去對外界發出自己真實聲音的能力。也許他會成為一個老好人,看起來很和善,但是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麼,也很難和別人建立其真實的關係,因為真實的自己,真實的需要,早就在一次次的被拒絕和懲罰中消失殆盡了。

還有一部分家長是無法忍受自己做得不夠好的,他們努力學習育兒知識,學習兒童心理,努力提供高品質的陪伴,只希望把所有的好都給孩子。擁有一個這樣完美的家長會讓孩子很衝突,因為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逐漸推開父母的過程,如果你真的太好了,孩子會很難發展出本該自己發展的那一部分能力。

對父母的恨和蔑視其實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的,但並不是每個家長都受得了的。最容易出現的一種感受就是覺得孩子是白眼狼,自己把孩子寵壞了,反過來用引起孩子內疚的感覺來繼續和孩子連結,避免孩子長大,和父母分離。

父母:你喜歡哪一點?我都會努力做到啊?

孩子:我喜歡你離我遠一點。

錯的不是你的行為,而是你因為分離焦慮而去做那些對孩子好的行為。這種情況下父母和孩子都很委屈,父母付出了很多沒得到回報,孩子想要發展自我但卻沒有出路。

破解的辦法其實很簡單,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育兒這件事上。即使是面對嬰兒,你也不是必須24小時隨時待命,你累了可以找人來替換你,孩子不是你一個人的,只要孩子嬰兒期能夠在大部分時間都得到比較及時的回應就不會有什麼問題,偶爾的忽視和會錯意也能讓孩子更容易建立起現實感。

尤其是當孩子逐漸長大了,兩三歲以後,更是需要爸媽們擁有自己的生活,其實很多孩子入託時,父母的分離焦慮比孩子要重,這其實也是在用過度關注孩子來回避屬於自己的未來和生活。

不要把父親或者母親當成你下半輩子唯一個身份,我們把自己的人生活的精彩才是給孩子做的最好的榜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