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買車不搖號 車輪上的老年代步即將叫停

[愛卡汽車 用車 原創]

近日各地執法部門開始相繼發聲:老年代步車屬於違法車輛, 對上路車輛和駕駛人的處理方法將嚴格按照機動車規定執行。

違反規定的駕駛者, 輕則受到罰款、扣車處置, 重者可能面臨刑事拘留的處罰。 執法部門表態, 老年代步車可在一年內全部取締, 整頓行動已成定局。

究竟發生了什麼讓老年代步車開始走向日暮窮途?字面理解的話, 老年代步車不是應該這個樣子嗎?然而此車非彼車,

這麼“人畜無害”的樣子叫做輪椅更貼切, 和機動車更是相去甚遠。

老年代步車的發展也經歷了幾代革新, 如果稱其代步車, 那只有初代車型最符合定義。

小馬拉大車用來形容動力資料再合適不過, 粗糙的漆面活脫就是行走的原子灰,

加上一箭之地的續航里程, 只能讓它安分停留在為老年人服務這個簡單層面上。

如今的老年代步車已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不論颳風下雨, 不論快速路還是人行道, 你都可以看到它們矯健的身影, 躲閃之快、加速之猛, 激烈的駕駛風格令我們這些在汽車裡的年輕人自愧不如。

明面上, 老年代步車標注最高限速只有40km/h, 但暗地裡卻可調到60km/h, 容納5人乘坐的車廂, 簡直就是不用搖號的小汽車。

山寨應該是老年代步車中點擊率最高的詞彙了, 在“看臉”悄然成為老年人購車標準的時代,

走近老年社區停車場, 鱗次櫛比的“賓士、路虎”足以讓你有種誤闖迪拜土豪車庫的錯覺。

如果讓中國人開上蘭博基尼的是眾泰, 那老年人能不能開上豪車就要看代步車皮尺部的能耐了。

那麼老年代步車算不算機動車呢?《機動車類型術語和定義》中規定機動車是由動力裝置驅動, 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用於運送物品的輪式車輛。

不論從驅動形式還是用途,老年代步車均已無限趨近機動車標準。

如果駕駛機動車,那駕駛證就是必須的證照,除了是對駕駛技術的保障外,更是對道路交通法規悉知的重要途徑。此外機動車牌照也是車輛合法上路的憑證,是執法部門識別、查找車輛的重要依據。

所以老年代步車在車輛和駕駛人資格方面都是不合法的,那為什麼老年代步車依然可以把“不用上牌、不用駕照”作為賣點呢?編輯認為,法律規定的機動車類型並不完全適用于老年代步車。

作為新興產物,如果將老年代步車歸為四輪汽車,顯然不符合其以電為能源的事實;若歸類為電動汽車,尺寸和重量又達不到級別。究老年代步車銷量井噴之根本,在於法律尚有模糊的邊緣地帶。

據不完全統計,北京現存的三無代步車數量已到達60萬輛以上,與合法機動車爭搶路權、不遵守交通規則、肇事逃逸等事件愈演愈烈。

老年代步車還存在著諸多隱患。在車輛製造過程中根本沒有備案的環節,在非專業團隊天馬行空的設計下,材料和防護措施不可能面面俱到。

短小的車頭根本不具備防撞梁,發生碰撞時的安全潰縮空間幾乎為零,主、被動安全方面更不可能配備氣囊、ABS,甚至連最基本安全帶都成了廠商引以為豪的配置。

我們常見的C-NCAP的碰撞試驗中,正面的碰撞速度時50km/h。而生活中老年代步車的極速是60km/h,這樣的速度下,汽車尚且不能完全達到五星滿分,更何況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老年代步車。

再者車輛的底盤結構無法穩定車身較高的重心,高速轉彎時發生側傾是分分鐘的事。

此前,很多交警對代步車駕駛者進行過處理,但駕駛人仗著年事已高,經常用健康問題來威脅,以此逃過處罰,試問這種作法置法律的嚴肅和公正於何地?

在法律前,以老賣老和心存僥倖都是要不得的心態。整頓老年代步車行動開展之日起,交通隊和治安民警組成的聯合執法組協同行動,在各環路輔路對老年代步車違法上路進行集中整頓。

為避免老人情緒激動,交警第一次只是口頭警告,並將身份證資訊記錄,第二次才會做出相應的處罰。而南京交管部門已經對老年代步車進行嚴格整頓,對上路的車主將進行罰款甚至扣車的處罰。

編輯總結:其實老人們對法規的抵觸情有可原,好不容易攢錢買個代步車,老老實實開在上路最後被沒收,肯定會有想不開的地方。其實老年人也是車輛買賣環節中的的受害者,雖然他們在駕駛過程中成了違法者,但也是聽信了廠商的虛假承諾。所以在治理老年代步車問題上,從製造源頭治理才是根本的方法,在取締來源的同時還應為消費者索賠搭建橋樑,減少百姓財產損失,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叫停老年代步車。

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用於運送物品的輪式車輛。

不論從驅動形式還是用途,老年代步車均已無限趨近機動車標準。

如果駕駛機動車,那駕駛證就是必須的證照,除了是對駕駛技術的保障外,更是對道路交通法規悉知的重要途徑。此外機動車牌照也是車輛合法上路的憑證,是執法部門識別、查找車輛的重要依據。

所以老年代步車在車輛和駕駛人資格方面都是不合法的,那為什麼老年代步車依然可以把“不用上牌、不用駕照”作為賣點呢?編輯認為,法律規定的機動車類型並不完全適用于老年代步車。

作為新興產物,如果將老年代步車歸為四輪汽車,顯然不符合其以電為能源的事實;若歸類為電動汽車,尺寸和重量又達不到級別。究老年代步車銷量井噴之根本,在於法律尚有模糊的邊緣地帶。

據不完全統計,北京現存的三無代步車數量已到達60萬輛以上,與合法機動車爭搶路權、不遵守交通規則、肇事逃逸等事件愈演愈烈。

老年代步車還存在著諸多隱患。在車輛製造過程中根本沒有備案的環節,在非專業團隊天馬行空的設計下,材料和防護措施不可能面面俱到。

短小的車頭根本不具備防撞梁,發生碰撞時的安全潰縮空間幾乎為零,主、被動安全方面更不可能配備氣囊、ABS,甚至連最基本安全帶都成了廠商引以為豪的配置。

我們常見的C-NCAP的碰撞試驗中,正面的碰撞速度時50km/h。而生活中老年代步車的極速是60km/h,這樣的速度下,汽車尚且不能完全達到五星滿分,更何況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老年代步車。

再者車輛的底盤結構無法穩定車身較高的重心,高速轉彎時發生側傾是分分鐘的事。

此前,很多交警對代步車駕駛者進行過處理,但駕駛人仗著年事已高,經常用健康問題來威脅,以此逃過處罰,試問這種作法置法律的嚴肅和公正於何地?

在法律前,以老賣老和心存僥倖都是要不得的心態。整頓老年代步車行動開展之日起,交通隊和治安民警組成的聯合執法組協同行動,在各環路輔路對老年代步車違法上路進行集中整頓。

為避免老人情緒激動,交警第一次只是口頭警告,並將身份證資訊記錄,第二次才會做出相應的處罰。而南京交管部門已經對老年代步車進行嚴格整頓,對上路的車主將進行罰款甚至扣車的處罰。

編輯總結:其實老人們對法規的抵觸情有可原,好不容易攢錢買個代步車,老老實實開在上路最後被沒收,肯定會有想不開的地方。其實老年人也是車輛買賣環節中的的受害者,雖然他們在駕駛過程中成了違法者,但也是聽信了廠商的虛假承諾。所以在治理老年代步車問題上,從製造源頭治理才是根本的方法,在取締來源的同時還應為消費者索賠搭建橋樑,減少百姓財產損失,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叫停老年代步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