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沈海寅:我其實並不太喜歡“造車新勢力”這種稱呼

4月25日, 2018北京國際車展正式拉開帷幕, 汽車頭條App專訪直播間迎來了多位重磅車企高管和嘉賓代表。

當天, 做客專訪直播間的是奇點汽車創始人兼CEO沈海寅,

他就奇點品牌在本次北京車展上的亮點新車奇點iS6、對“造車新勢力”概念的理解、對生產環節中關鍵點的“妥協”如何權衡以及“奇點新零售”等方面的獨到見解進行了深度分享。

自去年年末起, 奇點汽車與東風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簽署了有關“智慧新能源汽車產品研發試驗、資質申報、專案建設、生產製造、技術人才、資本服務等領域”的全方位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 奇點的動作就更為頻繁:無論是與英偉達(NVIDIA)在人工智慧、智慧駕駛等領域展開戰略合作;還是“挖角”到矽谷AI領域資深科學家黃浴博士;亦或是美國研究與創新中心(簡稱奇點美研)的正式成立, 以及其宣稱要採取“新零售”的行銷模式和將與民企競爭的目標,

都使得奇點在國內媒體的曝光度居高不下。

而在奇點北京三裡屯嘉銘中心的全國首家體驗廳裡展出的奇點iS6試裝車輛此次也在北京車展迎來了正式的亮相。 當產品、戰略、目標、行銷方式還有合作夥伴都敲定了以後, 奇點的下一步動作將會是什麼, 對於外界而言, 仍在懸疑未解中充滿了好奇。

以下為採訪實錄(有刪節):

汽車頭條APP:有請沈總為我們介紹一下奇點汽車此次北京車展派出的參展陣容。

沈海寅:我們今天是帶了一款將要量產的汽車, 即定位於中大型的智慧電動SUV奇點iS6, 來到了這次北京車展的現場。 這款車首先從對它的定義中可以知道, 它是一款中大型的SUV, 軸距2.96米, 車長4.9米, 座椅方面可以有五座、七座版;同時也有兩驅版和四驅版供選。

但是這些都不是全部的要點資訊, 我覺得我們的核心點, 可能剛剛在定義中已經點明了, 那就是“智慧性”。 那麼要具備什麼樣的智慧性?跟現在所有的車相比, 之間又有哪些不一樣?這正是我今天想詳細向網友們介紹的。

我們這款車跟傳統汽車最不一樣的點在於, 它可以在這輛車交付給使用者以後, 通過軟體的升級, 或者是軟體的增加, 就可以使這輛車具備了“可以不斷升級新功能”的這樣一種屬性。 我們也知道, 以往的汽車產品其大致情況是, 我們在一旦從4S店買到一輛車, 不管使用了多少年之後, 我們所使用的功能同以前是一模一樣的。 但是這款車其實本質上就像智慧手機一樣,

只需要裝了新的軟體, 車的功能也可不斷地去隨之反覆運算升級, 這也是這款車最大的一個核心亮點。

同時奇點iS6這款車也是有較高性價比的一款車, 因為我們採用的是與小米相似的模式, 因而體現在產品層面的配置就非常強, 車內配有三塊屏, 15.6寸的中控大屏, 也有12.3寸的全高清的儀錶盤屏, 還有HUD抬頭顯示, 也是全世界最大的16.4寸的HUD, 同時也還配備了Nappa真皮的、帶有通風加熱和十項調節功能的座椅, 另外還包括了在目前多數汽車當中都沒有被運用到的全景天窗和電子調光膜等。 而這些“黑科技”技術配置此次也都被應用到了奇點iS6這款車上面, 使得很多網友朋友們評價說, 在這款20多萬價格區間內的車上,

可以享受到這麼多的黑科技, 確實性價比是非常高的。

汽車頭條APP:聽沈總介紹了這麼多奇點iS6的產品亮點, 那麼我們也非常想瞭解它具體的量產時間將會在什麼時候?

沈海寅:對於這款車的量產, 我們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 預計在今年年底就會正式投入量產, 屆時也希望各位網友們能夠繼續多多關注我們的奇點iS6。

汽車頭條APP:這款車的生產方式是否確定了呢?是採取代工生產的生產方式麼?

沈海寅:我們這款車確實是通過代工方式來生產的,具體的合作方是北汽新能源方面,所以我們將來的iS6也是在北汽新能源的工廠裡面來完成代工的。

而除了代工模式以外,我們也在同步自建工廠。奇點的第一個生產工廠將會坐落在安徽銅陵,這個工廠將以完成我們在中大型產品的生產製造為主。同時在上個月我們也宣佈了將第二個工廠落戶在江蘇蘇州,而蘇州工廠是以未來製造高品質的小型新能源車為主的工廠。

汽車頭條APP:在生產資質這方面,奇點汽車現在有什麼佈局或規劃?

沈海寅:對於生產資質,當然大家都瞭解,尤其是對我們汽車行業比較熟悉的網友們都知道,對生產資質的申請現在已經暫停了一段時間,而下半年可能會再次重啟。我們也會在重啟之後,遞交奇點汽車的資質申請,同時我們也希望早日拿到我們的生產資質。而至於具體能在什麼時間點可以拿到,相對于外界來講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第一款車通過與北汽新能源方面的合作,完全可以實現落地,所以大家其實不用擔心我們的資質和量產車之間是否可以落地之間有任何關聯,我們的車還是可以準時交付給消費者的。

汽車頭條APP:在融資方面,那麼奇點又會有怎樣的規劃?

沈海寅:奇點將會完成新一輪的融資,這個融資情況在今天的車展發佈會上也對外宣佈了,是數額達到了30億的融資。同時在上個月,我們同蘇州政府也簽訂了一個有關於成立“奇點產業基金”的合作協定。這個總額達100億人民幣的產業基金,不光會投給我們奇點汽車,還會投到上下游的產業鏈,會應用在新的材料、新的汽車技術、零部件,同時也還包含了人工智慧、智慧網聯等方面的一些領域去做相應的投資。所以我認為我們自己的融資和我們的基金是完全有能力去幫助奇點汽車做到未來幾輛車的設計研發都可以支撐到。

汽車頭條APP:在今年“造車新勢力”的動作非常多,因為今年也是實現量產的關鍵之年,那麼您對現在“造車新勢力”在全行業內的發展形勢是怎麼看待的?

沈海寅:現在外界都把我們稱為“造車新勢力”,其實我自己並不是特別喜歡這種稱呼,或者說我個人不認可這樣的一個標籤。因為我覺得這個標籤本身或許有些偏差和誤解,其實一家企業到底是不是“新的”,它並不取決於你的公司的成立時間,而是取決於你是否在做一件“新”的東西。現在比如說我做一個新的企業,我要去做碗,做瓷器的碗本身就是一個老的技術,老的東西,所以說它可能沒有太多的創新在裡面。但如果我是一家傳統的老企業,也能做一些新的東西,那麼也就會煥發出新機,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新”與“舊”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它並不絕對。

我覺得奇點更多是聚焦在做新的品類,即“智慧電動汽車”這樣的品類上面,而真正在做智慧電動汽車的企業其實並不多。所以雖然今年會有很多的企業實現量產,但是我覺得真正能夠把“智慧電動汽車”拿出來的其實並不是特別多。而且我們也歡迎,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夠進入到這樣一個新的品類當中,因為我覺得用戶不是單憑一家企業就能夠完成這種“教育”或引導的,我們講,“店”多了才成“市”。

就像我們到了北京,要去吃小龍蝦就得到簋街去吃,那兒有很多店,他們這些店之間既是互相合作的關係,又是同盟,還有競爭的關係。但是如果沒有這麼多的店開在那兒,簋街的客流量就不會起來。所以我想今年電動車到底能賣多少,現在還不能準確預測。而按照去年的量來講,電動車用戶只占了當年新增用戶的1.5%-2%,而這個數字其實非常非常小。在今天蛋糕還不足夠大,所以我想奇點方面願意同我們相似的其他這樣一些“新”的汽車企業,同時也包含傳統車企當中願意造出“新智慧汽車”的這樣一些企業,形成合力,然後能夠一同提前把“智慧汽車”的這個新市場培育起來,使得我們的消費者在買汽車的時候,首先就能想到說我不想再去買輛傳統的燃油車了,也不想買輛傳統的電動車了,而是想要去買輛智慧的電動汽車。當這種消費觀念樹立起來以後,我覺得我們大家都會是受益者。所以我覺得其實所有造“智慧汽車”的企業我們現在的關係,既是合作,也是競爭。

汽車頭條APP:我們想再瞭解一下,奇點汽車發展到現在,您和團隊遇到過的最大困難是什麼?或者說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沈海寅:奇點汽車的初心,是想造出最好的智慧汽車,進而改善我們在日常交通當中碰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最終願景是讓用戶的每次出行都成為其美好的記憶,這就是我們一開始的初心。在以往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們想要實現這樣的初心,其實還是有特別多的“溝”和“坎兒”要過的。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在造車的過程中,本來理想中的車可能是這樣一個樣子,但因為時間原因,或者因為成本原因,以及其他技術上可以實現的或者不能實現的具體原因,它可能只能做到相對的達成,由此我們必須要做個相對的“妥協”。這個“妥協”到底“妥協”在什麼樣的一個點,這是非常關鍵的。如果我“妥協”得多了,這輛車很容易就能造出來,但有可能這輛車也會變得非常難看。大家也都知道,在今天的車展上有很多的概念車都會發佈,這些概念車都很酷、很炫,但是它們為什麼變不成量產車?就是因為我們在具體工程上,要做出非常多的“妥協”,可能原來是個美女,妥協多了就變成醜八怪了。這個中間的“度”到底要控制在哪兒,控制在什麼程度,是很關鍵的,但你一點都不妥協的話,可能這輛車就造不出來。

我想在過去像蘋果這樣的企業為什麼能做得這麼好,因為原來就像約伯斯他們這些人,其實也做了非常多的一些類似於“妥協”的事情,不斷地去壓榨在技術上、在工程上的一些東西。也就是說,我就要造這樣的東西,你如何幫我造出來。而在過去我們所碰到的最大的困難,其實就是如何能夠在迫使團隊竭盡所能的同時,又在不延長時間的情況下,能夠把我們所公認的那個理想中的“車”造出來。這點其實是我們在過去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可能也是我們團隊內部經常會有些小爭執的一個源頭。

汽車頭條APP:由此可見,您對造車這方面有著非常深入的思考和見識,現在我們關注到有些企業把價格已經下探到十一萬了,對於這種情況,您如何看待?

沈海寅:我覺得提供高性價比的這樣一種思路,其實跟我們是完全一樣的。就好比我們的奇點iS6這款車,我們講它叫“二十多萬的價格,四五十萬車的品質”,或者說它在配置方面,同時又能夠實現百萬級豪車的智慧系統。所以從我剛剛提到的這些層面來講,其實我們未來也是在主打性價比優勢,因為我們的車其實本身不賺錢。我們的車假如賣到20多萬,實實在在地講,這20多萬全部都是車上的零件,是不賺錢的。

那麼這種“價格下探”的思維方式,跟我們奇點還是比較接近的。當然,您剛剛講的那家車企,他們做的“十一萬的車”是補貼以後的“十一萬”,而且“十一萬”的這輛車是輛小車,A級車,而我們奇點做的是C級車,其實互相之間不是在同一個平臺上競爭,因而對我們影響不大。

汽車頭條APP:以前奇點提過一個概念,“奇點+新零售”,那麼這裡面會對當下的趨勢有什麼新的解讀?

沈海寅:除了汽車本身的情況以外,我們還要考慮如何把它銷售出去,在銷售管道上其實也面臨著非常多的調整和創新。我們在電商當中講到了“新零售”,那麼“新零售”本質到底是什麼?不管你是線上還是線下,還是線上線下打通的模式,其實本質都取決於在銷售過程當中,所能夠做到的效率到底有多高。如果我線上比線下效率更高,那麼就用線上的;如果線下能夠達到更好的效率,那麼就用線下的。

對於我們奇點來講,“新零售”的核心其實也就在於,我們賣車的過程它本身的效率,在今天的4S店基礎上,效率還可以提高多少。所以我們把奇點的銷售模式重新進行了一番解構和重構。這種“解構”就是把售前、售中、售後分開來,不是放在同一個地方。售前可以離用戶更近,在大商場裡面,在我的shopping mall裡面,都可能會有體驗店,這個體驗店不用太大,有兩、三百平米用來放兩輛車就足夠了。而在交車這個層面,只要可以實現在一個地區覆蓋一個體驗店,同時能保證送貨上門,這樣就可以了。售後維修網路也可以複用現有的維修網路,包括4S店也好,包括一些非4S店體系下的維修店也好,都可以去做這些工作。

汽車頭條APP:剛剛您為我們講了非常多有關於奇點汽車現在的一些近況以及未來的發展情況,不過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的訪談只能先暫時告一段落了,也非常感謝沈總來到我們的訪談間,謝謝沈總!

沈海寅:也謝謝各位網友,大家再見!

屆時也希望各位網友們能夠繼續多多關注我們的奇點iS6。

汽車頭條APP:這款車的生產方式是否確定了呢?是採取代工生產的生產方式麼?

沈海寅:我們這款車確實是通過代工方式來生產的,具體的合作方是北汽新能源方面,所以我們將來的iS6也是在北汽新能源的工廠裡面來完成代工的。

而除了代工模式以外,我們也在同步自建工廠。奇點的第一個生產工廠將會坐落在安徽銅陵,這個工廠將以完成我們在中大型產品的生產製造為主。同時在上個月我們也宣佈了將第二個工廠落戶在江蘇蘇州,而蘇州工廠是以未來製造高品質的小型新能源車為主的工廠。

汽車頭條APP:在生產資質這方面,奇點汽車現在有什麼佈局或規劃?

沈海寅:對於生產資質,當然大家都瞭解,尤其是對我們汽車行業比較熟悉的網友們都知道,對生產資質的申請現在已經暫停了一段時間,而下半年可能會再次重啟。我們也會在重啟之後,遞交奇點汽車的資質申請,同時我們也希望早日拿到我們的生產資質。而至於具體能在什麼時間點可以拿到,相對于外界來講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第一款車通過與北汽新能源方面的合作,完全可以實現落地,所以大家其實不用擔心我們的資質和量產車之間是否可以落地之間有任何關聯,我們的車還是可以準時交付給消費者的。

汽車頭條APP:在融資方面,那麼奇點又會有怎樣的規劃?

沈海寅:奇點將會完成新一輪的融資,這個融資情況在今天的車展發佈會上也對外宣佈了,是數額達到了30億的融資。同時在上個月,我們同蘇州政府也簽訂了一個有關於成立“奇點產業基金”的合作協定。這個總額達100億人民幣的產業基金,不光會投給我們奇點汽車,還會投到上下游的產業鏈,會應用在新的材料、新的汽車技術、零部件,同時也還包含了人工智慧、智慧網聯等方面的一些領域去做相應的投資。所以我認為我們自己的融資和我們的基金是完全有能力去幫助奇點汽車做到未來幾輛車的設計研發都可以支撐到。

汽車頭條APP:在今年“造車新勢力”的動作非常多,因為今年也是實現量產的關鍵之年,那麼您對現在“造車新勢力”在全行業內的發展形勢是怎麼看待的?

沈海寅:現在外界都把我們稱為“造車新勢力”,其實我自己並不是特別喜歡這種稱呼,或者說我個人不認可這樣的一個標籤。因為我覺得這個標籤本身或許有些偏差和誤解,其實一家企業到底是不是“新的”,它並不取決於你的公司的成立時間,而是取決於你是否在做一件“新”的東西。現在比如說我做一個新的企業,我要去做碗,做瓷器的碗本身就是一個老的技術,老的東西,所以說它可能沒有太多的創新在裡面。但如果我是一家傳統的老企業,也能做一些新的東西,那麼也就會煥發出新機,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新”與“舊”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它並不絕對。

我覺得奇點更多是聚焦在做新的品類,即“智慧電動汽車”這樣的品類上面,而真正在做智慧電動汽車的企業其實並不多。所以雖然今年會有很多的企業實現量產,但是我覺得真正能夠把“智慧電動汽車”拿出來的其實並不是特別多。而且我們也歡迎,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夠進入到這樣一個新的品類當中,因為我覺得用戶不是單憑一家企業就能夠完成這種“教育”或引導的,我們講,“店”多了才成“市”。

就像我們到了北京,要去吃小龍蝦就得到簋街去吃,那兒有很多店,他們這些店之間既是互相合作的關係,又是同盟,還有競爭的關係。但是如果沒有這麼多的店開在那兒,簋街的客流量就不會起來。所以我想今年電動車到底能賣多少,現在還不能準確預測。而按照去年的量來講,電動車用戶只占了當年新增用戶的1.5%-2%,而這個數字其實非常非常小。在今天蛋糕還不足夠大,所以我想奇點方面願意同我們相似的其他這樣一些“新”的汽車企業,同時也包含傳統車企當中願意造出“新智慧汽車”的這樣一些企業,形成合力,然後能夠一同提前把“智慧汽車”的這個新市場培育起來,使得我們的消費者在買汽車的時候,首先就能想到說我不想再去買輛傳統的燃油車了,也不想買輛傳統的電動車了,而是想要去買輛智慧的電動汽車。當這種消費觀念樹立起來以後,我覺得我們大家都會是受益者。所以我覺得其實所有造“智慧汽車”的企業我們現在的關係,既是合作,也是競爭。

汽車頭條APP:我們想再瞭解一下,奇點汽車發展到現在,您和團隊遇到過的最大困難是什麼?或者說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沈海寅:奇點汽車的初心,是想造出最好的智慧汽車,進而改善我們在日常交通當中碰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最終願景是讓用戶的每次出行都成為其美好的記憶,這就是我們一開始的初心。在以往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們想要實現這樣的初心,其實還是有特別多的“溝”和“坎兒”要過的。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在造車的過程中,本來理想中的車可能是這樣一個樣子,但因為時間原因,或者因為成本原因,以及其他技術上可以實現的或者不能實現的具體原因,它可能只能做到相對的達成,由此我們必須要做個相對的“妥協”。這個“妥協”到底“妥協”在什麼樣的一個點,這是非常關鍵的。如果我“妥協”得多了,這輛車很容易就能造出來,但有可能這輛車也會變得非常難看。大家也都知道,在今天的車展上有很多的概念車都會發佈,這些概念車都很酷、很炫,但是它們為什麼變不成量產車?就是因為我們在具體工程上,要做出非常多的“妥協”,可能原來是個美女,妥協多了就變成醜八怪了。這個中間的“度”到底要控制在哪兒,控制在什麼程度,是很關鍵的,但你一點都不妥協的話,可能這輛車就造不出來。

我想在過去像蘋果這樣的企業為什麼能做得這麼好,因為原來就像約伯斯他們這些人,其實也做了非常多的一些類似於“妥協”的事情,不斷地去壓榨在技術上、在工程上的一些東西。也就是說,我就要造這樣的東西,你如何幫我造出來。而在過去我們所碰到的最大的困難,其實就是如何能夠在迫使團隊竭盡所能的同時,又在不延長時間的情況下,能夠把我們所公認的那個理想中的“車”造出來。這點其實是我們在過去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可能也是我們團隊內部經常會有些小爭執的一個源頭。

汽車頭條APP:由此可見,您對造車這方面有著非常深入的思考和見識,現在我們關注到有些企業把價格已經下探到十一萬了,對於這種情況,您如何看待?

沈海寅:我覺得提供高性價比的這樣一種思路,其實跟我們是完全一樣的。就好比我們的奇點iS6這款車,我們講它叫“二十多萬的價格,四五十萬車的品質”,或者說它在配置方面,同時又能夠實現百萬級豪車的智慧系統。所以從我剛剛提到的這些層面來講,其實我們未來也是在主打性價比優勢,因為我們的車其實本身不賺錢。我們的車假如賣到20多萬,實實在在地講,這20多萬全部都是車上的零件,是不賺錢的。

那麼這種“價格下探”的思維方式,跟我們奇點還是比較接近的。當然,您剛剛講的那家車企,他們做的“十一萬的車”是補貼以後的“十一萬”,而且“十一萬”的這輛車是輛小車,A級車,而我們奇點做的是C級車,其實互相之間不是在同一個平臺上競爭,因而對我們影響不大。

汽車頭條APP:以前奇點提過一個概念,“奇點+新零售”,那麼這裡面會對當下的趨勢有什麼新的解讀?

沈海寅:除了汽車本身的情況以外,我們還要考慮如何把它銷售出去,在銷售管道上其實也面臨著非常多的調整和創新。我們在電商當中講到了“新零售”,那麼“新零售”本質到底是什麼?不管你是線上還是線下,還是線上線下打通的模式,其實本質都取決於在銷售過程當中,所能夠做到的效率到底有多高。如果我線上比線下效率更高,那麼就用線上的;如果線下能夠達到更好的效率,那麼就用線下的。

對於我們奇點來講,“新零售”的核心其實也就在於,我們賣車的過程它本身的效率,在今天的4S店基礎上,效率還可以提高多少。所以我們把奇點的銷售模式重新進行了一番解構和重構。這種“解構”就是把售前、售中、售後分開來,不是放在同一個地方。售前可以離用戶更近,在大商場裡面,在我的shopping mall裡面,都可能會有體驗店,這個體驗店不用太大,有兩、三百平米用來放兩輛車就足夠了。而在交車這個層面,只要可以實現在一個地區覆蓋一個體驗店,同時能保證送貨上門,這樣就可以了。售後維修網路也可以複用現有的維修網路,包括4S店也好,包括一些非4S店體系下的維修店也好,都可以去做這些工作。

汽車頭條APP:剛剛您為我們講了非常多有關於奇點汽車現在的一些近況以及未來的發展情況,不過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的訪談只能先暫時告一段落了,也非常感謝沈總來到我們的訪談間,謝謝沈總!

沈海寅:也謝謝各位網友,大家再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