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以史為鑒丨培養清廉品格 享受安適人生

文/趙大山

導讀:對於財富的追求, 是每個人的正常欲望。

孔夫子都說:“使吾富且貴, 雖執鞭之士, 吾亦為之。 ”但緊接著還有下一句:“不義而富且貴,

於我如浮雲。 ”

古人雲:“食君之祿, 忠君之事。 ”但有多少人忘記了這句古訓, 把權力當做謀取私利的工具。 一旦東窗事發, 追悔莫及。 早知今日, 又何必當初呢?

權力, 是居心叵測之人圍獵的目標。 權力越大, 越處於危險之中。

那麼, 如何保持清廉的本色呢?

首先, 要心存敬畏, 不能有僥倖心理。

東漢人楊震是個頗得民心的清官。 他做過荊州刺史, 後調任東萊太守。 在去東萊上任的時候, 路過昌邑。 昌邑縣令王密是他在荊州舉薦的官員, 聽到楊震到來, 當晚趁著夜色去拜訪楊震, 並奉上百兩黃金作為禮物。

王密送這樣的重禮, 一是對楊震過去的薦舉表示感謝;二是想通過賄賂請老上級多加關照。 可是楊震當場拒絕, 並說:“我瞭解你,

你卻不瞭解我, 這是何意?”

王密以為楊震假裝客氣, 便說:“天黑了, 沒人看見。 ”楊震生氣道:“天知, 地知, 你知, 我知, 怎能說沒人知道?”王密十分羞愧, 只得帶著禮物, 狼狽而回。

好一個“天知, 地知, 你知, 我知”。 人做事, 天在看。 要想人不知, 除非已莫為。

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

不是千方百計去遮掩不光彩的行為, 而是不去做不合規矩的事。

其次, 風物長宜放眼量。

韓非子講了一個故事:公儀休做魯國的宰相, 很愛吃魚, 全國的人都搶著買魚送給他, 公儀休不接受。 他的學生勸他:“先生愛吃魚卻不接受別人送的魚, 為什麼呢?”

公儀休回答:“正因為我愛吃魚, 所以不接受。 如果接受了魚就必然要看別人的臉色。 看別人的臉色, 就可能歪曲違背法令。 歪曲違背法令, 宰相的職位就會被罷免。

雖然我喜歡吃魚, 但失去了職位, 誰會長期供我魚吃?而且, 沒有俸祿了又不能自己買魚吃。 如果不接受別人送的魚, 宰相就不會被罷免, 雖然不能吃別人送的魚, 但我能夠長期自己買魚吃。 ”

韓非子在講完這個故事後說:“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明於人之為已也, 不如已之自為也。 ”依靠別人達成長期的目的, 不如依靠自己啊。

人的職業生涯有幾十年, 千萬不可因一時的蠅頭小利而毀了幾十年的人生。

今天的時代是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 人人恨不得付出一點努力就有極大的回報, 剛做完一點小事就希望立刻有回報, 如此短視又怎麼會有未來?甚至有人貪圖眼前的利益, 置國法於不顧, 更是危險。 掌握公權力的人, 不可不慎!

再次, 防微杜漸, 勿起貪念。

《易經》坤卦初六爻辭曰:“履霜堅冰至。 ”孔夫子在《易·坤·文言傳》中解釋道:“積善之家, 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 必有餘殃。 臣弑其君, 子弑其父, 非一朝一夕之故, 其所由來者漸矣, 由辨之不早辨也。 ”

一點點的惡行似乎微不足道, 但任其發展下去, 臣子殺國君, 兒子殺父親, 這樣罪大惡極的事情的出現也就不奇怪了。 在惡念萌發之時, 就要警惕, 鎮之以清廉剛正之氣, 不可放縱。

人的欲望也是一點點膨脹起來的。 “小時偷針, 大時偷金”, 滔天的罪行起源於一絲一毫的貪欲。 一定要克服內心的貪念,依循正道獲取資源,滿足家庭和個人正常的生活需要。

最後,應培養健康的幸福觀念。

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孔子最欣賞的弟子顏回則說:“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孔子、顏回樂什麼呢?物質生活那麼粗糙,怎麼樂得起來?

孔子、顏回並不是因為貧窮而快樂。如果因為貧窮而快樂,那不瘋了嗎?孔子、顏回之樂,樂的是生活態度。

其實我們的生活,本來就是活活潑潑的,但為什麼那麼多人,把本來活活潑潑的生活搞得愁苦不堪呢?因為你把太多人為的目的、人為的欲望加在生活當中了,你把簡單的生活弄得複雜了。

比如,讀書對於喜愛讀書的人來說本來就是快樂的。“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鐘粟。”把讀書和功名利祿聯繫了起來。於是,讀書成了苦差使,因為父母希望你鯉魚跳龍門,你也想通過讀書出人頭地,“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如此的重壓之下,讀書不會讓你感到快樂。

讀書的目的在於獲取知識,或者說探求真理。找到了根本的意義在哪裡,心底就有光風霽月,魑魅魍魎無處藏形,人生豈不樂哉!

總而言之,要培養清廉的品格,需要防微杜漸,時刻警醒自己,眼光放長遠,懂得珍惜當下的生活,相信我們會擁有幸福安寧的人生。

一定要克服內心的貪念,依循正道獲取資源,滿足家庭和個人正常的生活需要。

最後,應培養健康的幸福觀念。

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孔子最欣賞的弟子顏回則說:“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孔子、顏回樂什麼呢?物質生活那麼粗糙,怎麼樂得起來?

孔子、顏回並不是因為貧窮而快樂。如果因為貧窮而快樂,那不瘋了嗎?孔子、顏回之樂,樂的是生活態度。

其實我們的生活,本來就是活活潑潑的,但為什麼那麼多人,把本來活活潑潑的生活搞得愁苦不堪呢?因為你把太多人為的目的、人為的欲望加在生活當中了,你把簡單的生活弄得複雜了。

比如,讀書對於喜愛讀書的人來說本來就是快樂的。“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鐘粟。”把讀書和功名利祿聯繫了起來。於是,讀書成了苦差使,因為父母希望你鯉魚跳龍門,你也想通過讀書出人頭地,“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如此的重壓之下,讀書不會讓你感到快樂。

讀書的目的在於獲取知識,或者說探求真理。找到了根本的意義在哪裡,心底就有光風霽月,魑魅魍魎無處藏形,人生豈不樂哉!

總而言之,要培養清廉的品格,需要防微杜漸,時刻警醒自己,眼光放長遠,懂得珍惜當下的生活,相信我們會擁有幸福安寧的人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