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第一座高鐵車站為何成為全民吐槽的對象?

“每次從北京南站出來, 都要累的一身汗, 好像得了小病一般。 ”

文章裡點出了北京南站進出站費勁、候車廳餐鋪擁擠、標識不清等問題, 很多網友直呼深有同感:

去年11月, 一篇《為什麼說北京南站不如上海虹橋站?》在社交平臺刷屏, 相信很多人還有印象。 作者拿連接復興號的兩個特等高鐵站——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橋進行對比, “一邊是緩慢騰挪, 一邊是高效運行”。

文章雖有主觀偏激的嫌疑, 但北京南站所欠缺的或所暴露出的問題, 已然是有點怨聲載道之勢了。

(圖片來自東方IC)

北京南站是中國第一座高鐵車站,

在老南站基礎上改造, 2008年投入運營。

從客運量上來說僅次於北京西站和北京站, 在北京排第三, 但外觀氣勢恢宏, 是北京面積最大、接發車次最多的火車站。

它也是京津城際鐵路以及京滬高鐵在北京的到發站, 每天有n趟復興號、和諧號動車組在這裡穿梭來往。

北京南站航拍

一個原本高大上、有著赫赫威名的高鐵站, 為何沒能成為南來北往旅客舒適的港灣, 反被媒體和乘客屢屢吐槽?

北京南站, 一個有7個肯德基的地方

在北京南站的官方介紹裡, 這樣寫道:“高架候車大廳中央為候車席, 從南到北依次為京津城際、京滬高速、普速列車三大區域, 總計5000個座位, 整個大廳可容納萬余名旅客同時候車。 ”

聽起來似乎是這樣的:

然而,現實可能是這樣的:

在2008年8月啟用後的相當長的時間內,南站二層候車大廳寬敞明亮,座椅充足,但隨後幾年,衣食住行各類商鋪逐漸從車站週邊“入侵”到了車站的心臟地帶,嚴重擠佔候車廳空間,候車座位一度減少至約1600個。

很多候車旅客只能站著、蹲著或在商鋪附近席地而坐,有網友調侃:“下次來北京南站,記得提前準備一個小板凳。”

2016年,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國政法大學環境法學教授王燦發在北京市兩會上提交了《關於制止北京南站候車廳過分商業化還座于乘客的建議》案,呼籲有關部門對北京南站候車廳過度商業化進行整頓。

他曾到北京南站實地體驗,他統計的二層高架候車廳商鋪近90家,其中,商圈範圍內共42個商店,在檢票口與檢票口中間也夾雜著共35家商店,而在候車大廳中央,除去一個愛心服務區,還有10家商店。曾經有一段時間,還一度出現了汽車展位。

由於北京南站商業圈過於“繁榮”,導致同一地標太多,比如3公里內開了7家肯德基,因而在北京南站接人找人是一種魔幻的體驗。

有人說,這已經不像是一座車站,乘客更像是以顧客的身份在逛商場,累了順便坐個火車。還有網友調侃,一進車站就像進了美食城,“留不住我的人也要留住我的胃啊”。

火車站為平衡收支,進行適度的商業開發,是一種自我“造血”,本沒有問題。然而忽略比例和功能底線,過度商業化的後果必然是妨礙公共服務、影響乘客體驗。

當乘客穿過一個又一個商鋪才能找到檢票口、當廁所的標誌隱藏在紅紅綠綠黃黃的品牌廣告之中、當候車變成了練站功...這顯然與車站本來應該承載的基本功能相背離。

據新京報報導,2017年春運前,北京南站完成進站候車大廳中間位置商鋪的騰退,候車區座位重新達到5100個。

你猜從南站門口到出發大廳要多久?

北京是首都,高鐵是遊客集散地,南來的北往的,國內的國外的,乘客絡繹不絕,我們常說的以人為本,于高鐵站而言應包括兩個層面,一是細節設置上的人性化,二是具體服務上的人文關懷。但從網友吐槽看,北京南站這兩點都很難及格。

進站特別長

@張江名媛:從酒店打車到南站花了20分鐘,但是從南站門口開到2樓的出發大廳要半個小時。

@牛虻團子:從地鐵進南站,要走很長的商業步行街,然後走幾個s型路線,才能進去,裡面取票的地方標注不明顯,機器少。

安檢特別“嚴”

@雨林木風1220:安檢時間太長,轉來轉去幾十道彎。提前一小時到南站都會擔心誤車……

停車場比較“悶”

@巡撫大人駕到:好像南站的空調外機就在停車場,裡邊悶熱,不通風,還有從停車場去接站,從進去的口進去接上人以後無法原路返回,指示牌找半天才能到停車場然後就找不到車了,停車場的指示牌極其混亂。

計程車接駁難

@醫事律師李惠娟:出站打的排隊50分鐘未見管理人員調度處置,趕上夏季”一進京就進了蒸籠”成了外地人的第一深刻感覺……

@Bertram00:在南站打過計程車,夏天計程車上客區域和蒸籠一樣悶熱不透風,排隊一個小時很正常,即便是不打出租有人接站,通往停車場的路和指示牌,也跟迷宮一樣,電梯和樓層標識,都有問題。

這些“吐槽”裡有些是南站的獨家問題,比如很多人吐槽北京南站列車地鐵換乘擁堵,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沒有虹橋地鐵站與虹橋高鐵站之間的寬敞接駁空間,同時,因為進出站口偏少、換乘不在同一平面,耽誤了不少時間。

還有由於原始設計不合理等,無論股道數還是地鐵列車接駁,北京南站都存在改進空間。

也有許多是大型車站的“通病”,需要高鐵站、地鐵、公交、路政等多個部門協調解決。但高鐵站作為城市管理與服務水準的重要一環,長期疏導不暢通、進出不方便,顯然還有管理上的“人為”嫌疑。

例如,地下停車場設計的悶、臭、堵問題,是不是可以定期清洗,引入通風系統。標識和指示牌是不是可以更加人性化...

車站是邁入城市大門的第一印象

在北京,乘坐高鐵基本上離不開南站。從和諧號到復興號,高鐵在不斷提速,作為中國一張的響亮名片,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和點贊,那麼,在乘坐舒適便捷的高鐵時,進出站的相關管理和服務品質和效率是不是也需要跟上呢?

除了北京南站,可能還有許多大型車站存在許多顯而易見、久拖不決的問題,很多事情,看起來在細節與末梢,本質是在源頭的管理。網友的吐槽不可小覷,管理者和決策者只有聽得見聽得進批評,才能發現治理提升的臺階。

作為迎來送往的車站,是許多人邁入城市大門的第一印象,也是很多人離開城市的決定性印象,它呈現出來的城市治理能力和管理服務水準,往往也是折射城市面貌的那面銅鏡。

編輯:付慧敏

然而,現實可能是這樣的:

在2008年8月啟用後的相當長的時間內,南站二層候車大廳寬敞明亮,座椅充足,但隨後幾年,衣食住行各類商鋪逐漸從車站週邊“入侵”到了車站的心臟地帶,嚴重擠佔候車廳空間,候車座位一度減少至約1600個。

很多候車旅客只能站著、蹲著或在商鋪附近席地而坐,有網友調侃:“下次來北京南站,記得提前準備一個小板凳。”

2016年,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國政法大學環境法學教授王燦發在北京市兩會上提交了《關於制止北京南站候車廳過分商業化還座于乘客的建議》案,呼籲有關部門對北京南站候車廳過度商業化進行整頓。

他曾到北京南站實地體驗,他統計的二層高架候車廳商鋪近90家,其中,商圈範圍內共42個商店,在檢票口與檢票口中間也夾雜著共35家商店,而在候車大廳中央,除去一個愛心服務區,還有10家商店。曾經有一段時間,還一度出現了汽車展位。

由於北京南站商業圈過於“繁榮”,導致同一地標太多,比如3公里內開了7家肯德基,因而在北京南站接人找人是一種魔幻的體驗。

有人說,這已經不像是一座車站,乘客更像是以顧客的身份在逛商場,累了順便坐個火車。還有網友調侃,一進車站就像進了美食城,“留不住我的人也要留住我的胃啊”。

火車站為平衡收支,進行適度的商業開發,是一種自我“造血”,本沒有問題。然而忽略比例和功能底線,過度商業化的後果必然是妨礙公共服務、影響乘客體驗。

當乘客穿過一個又一個商鋪才能找到檢票口、當廁所的標誌隱藏在紅紅綠綠黃黃的品牌廣告之中、當候車變成了練站功...這顯然與車站本來應該承載的基本功能相背離。

據新京報報導,2017年春運前,北京南站完成進站候車大廳中間位置商鋪的騰退,候車區座位重新達到5100個。

你猜從南站門口到出發大廳要多久?

北京是首都,高鐵是遊客集散地,南來的北往的,國內的國外的,乘客絡繹不絕,我們常說的以人為本,于高鐵站而言應包括兩個層面,一是細節設置上的人性化,二是具體服務上的人文關懷。但從網友吐槽看,北京南站這兩點都很難及格。

進站特別長

@張江名媛:從酒店打車到南站花了20分鐘,但是從南站門口開到2樓的出發大廳要半個小時。

@牛虻團子:從地鐵進南站,要走很長的商業步行街,然後走幾個s型路線,才能進去,裡面取票的地方標注不明顯,機器少。

安檢特別“嚴”

@雨林木風1220:安檢時間太長,轉來轉去幾十道彎。提前一小時到南站都會擔心誤車……

停車場比較“悶”

@巡撫大人駕到:好像南站的空調外機就在停車場,裡邊悶熱,不通風,還有從停車場去接站,從進去的口進去接上人以後無法原路返回,指示牌找半天才能到停車場然後就找不到車了,停車場的指示牌極其混亂。

計程車接駁難

@醫事律師李惠娟:出站打的排隊50分鐘未見管理人員調度處置,趕上夏季”一進京就進了蒸籠”成了外地人的第一深刻感覺……

@Bertram00:在南站打過計程車,夏天計程車上客區域和蒸籠一樣悶熱不透風,排隊一個小時很正常,即便是不打出租有人接站,通往停車場的路和指示牌,也跟迷宮一樣,電梯和樓層標識,都有問題。

這些“吐槽”裡有些是南站的獨家問題,比如很多人吐槽北京南站列車地鐵換乘擁堵,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沒有虹橋地鐵站與虹橋高鐵站之間的寬敞接駁空間,同時,因為進出站口偏少、換乘不在同一平面,耽誤了不少時間。

還有由於原始設計不合理等,無論股道數還是地鐵列車接駁,北京南站都存在改進空間。

也有許多是大型車站的“通病”,需要高鐵站、地鐵、公交、路政等多個部門協調解決。但高鐵站作為城市管理與服務水準的重要一環,長期疏導不暢通、進出不方便,顯然還有管理上的“人為”嫌疑。

例如,地下停車場設計的悶、臭、堵問題,是不是可以定期清洗,引入通風系統。標識和指示牌是不是可以更加人性化...

車站是邁入城市大門的第一印象

在北京,乘坐高鐵基本上離不開南站。從和諧號到復興號,高鐵在不斷提速,作為中國一張的響亮名片,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和點贊,那麼,在乘坐舒適便捷的高鐵時,進出站的相關管理和服務品質和效率是不是也需要跟上呢?

除了北京南站,可能還有許多大型車站存在許多顯而易見、久拖不決的問題,很多事情,看起來在細節與末梢,本質是在源頭的管理。網友的吐槽不可小覷,管理者和決策者只有聽得見聽得進批評,才能發現治理提升的臺階。

作為迎來送往的車站,是許多人邁入城市大門的第一印象,也是很多人離開城市的決定性印象,它呈現出來的城市治理能力和管理服務水準,往往也是折射城市面貌的那面銅鏡。

編輯:付慧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