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被父母逼著分手的女孩,後來怎樣了

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南京2號線地鐵通道口一女子站在護欄外, 情緒激動, 哭聲越來越大。 她的父親突然跪在了地上苦苦哀求, 女孩一下愣住, 民警見機立即將她拉回護欄內。 據悉, 父親對女兒男友不滿意, 讓其分手, 要帶著女兒回家, 倆人在路上爆發激烈爭吵。 女兒站在護欄外, 用生命來捍衛自己的愛情選擇。

評論裡分為兩派。

一派說:男人最瞭解男人, 你爸看不上的就別嫁了。 不聽老人言, 以後肯定會後悔的。

另一派認為, 中國父母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界限感, 總是喜歡干涉子女的婚姻自由。

回到20年前, 我二十歲時談戀愛, 若遭到父母反對, 也會奮力反抗, 覺得是為自由而戰, 為愛情而戰。

可是若等到10年後, 我的女兒長大成人, 眼瞅著她找的男友不盡人意, 我要強硬拆散, 還是眼睜睜看著女兒跟我不喜歡的人在一起?

01

孩子熱戀時, 遭到父母強烈反對會怎樣?

當時震驚韓國的三星集團小女兒自殺案或許大家還有印象。

2005年, 李允馨因為愛上了家庭背景相差很大的男子趙文虞, 遭到父親激烈反對。 她求母親去為自己求情, 仍然遭到父親的拒絕。 甚至父親提出要給趙文虞封口費, 請他離開自己的女兒。

"你要多少跑車我都可以給你, 可是婚姻不行。 你的婚姻是家族的, 不是你個人的, 這是你生在這個家族的命運, 我女兒的婚姻必須門當戶對。 "聽到父親這樣說, 李允馨知道自己的父親不會改變主意的。

她不想背叛自己的愛情, 最終選擇在美國自殺。 她自殺時留下遺書:

“你們相信現代社會還有‘蝴蝶夫人’的存在嗎?有的, 的確有, 因為我就是。 愛情雖然讓人絕望, 但我無怨無悔。

而致我於死命的恰恰就是這人世間最美好、最迷人的事。 ”

自殺的那一年, 李允馨年僅26歲。

自小生活在父母嚴厲的家庭, 對自由有更迫切地追求。 在遭到父母的反對時, 加劇自己的愛情是偉大的, 自己在做一件衝破世俗的事情的想法, 她覺得自己這是一種自我覺醒的反抗。 這段愛情在家人的反對聲中變得更加偉大——一種自己想像中的偉大。

越是被反對, 越是想爭取。

孩子會喜歡上什麼樣的人, 不由我們決定。 孩子的愛情之路也不一定會一帆風順。 大部分人都難免在愛情中受挫、爬起, 再愛。 在受傷中, 學會如何自愛, 如何愛人。

家長一味的阻撓, 讓孩子失去試錯機會, 或讓孩子極力反抗, 不惜以生命為代價來彰顯自己愛情的偉大;或讓孩子從此心灰意冷, 不願觸碰愛情。

我仰慕的一個姐姐, 寫作非常有才華。 很多人追求但她一直不為所動。 也是因為多年前的戀情被父母強行拆散, 自此心灰意冷。

當年, 身為家中獨女的她喜歡上了從農村考出來的同學。 她的父母覺得男孩家裡負擔重,

配不上自己出色的女兒, 堅決反對, 甚至母親以自殺相威脅。

最終這位姐姐只得跟男友分了手。 但自此也拒絕了父母安排的所有相親。 即便被強迫去見了, 她也一直冷臉, 讓對方知難而退。

她的決絕裡, 有對父母當年棒打鴛鴦的報復, 也有對自己命運無法掌控的心灰意冷。

02

我的一個阿姨, 兩口子都是醫生, 自己能力強, 對孩子的要求也高。 大女兒從小聰明伶俐, 按照他們的期望考上大學, 回到父母身邊成為公務員, 也找了一個門當戶對的女婿。

小女兒個性強, 大專畢業後, 去了離家很遠的南方城市, 找了外地的男朋友。 我那個阿姨堅決反對, 舉例各種遠嫁的危害, 也看不上男人的家庭。 可是小女兒不似大女兒乖順, 就是不聽。最終小女兒結婚那天,他們兩口子都沒出席,也不許大女兒出席。甚至直言,從此後就當沒生過這個女兒。以後過不下去了,也別想著能回來。

這麼多年來,小女兒打來電話,她態度冷淡,小女兒生了外孫,她也不肯去看。

阿姨60大壽,女兒帶著女婿外孫回來,阿姨對這個小女婿冷若冰霜,連眼皮都懶得抬。對小外孫也沒露笑臉。小女兒心裡委屈,一家連夜趕了回去,走得時候眼裡都是淚。

這一走就是十年,父母生硬冷漠的態度,讓她傷透了心。

父母的不接受,讓女兒最終疏遠了家人,一方是回不去的家,一方是自己當初的選擇,她唯一的路只能繼續走下去。

父母最初反對,只是怕孩子嫁錯了人,不幸福,可是最終,卻是自己傷害女兒最深。

我朋友的妹妹,當年在父母的激烈反對中跟大學的男友分手,回到父母身邊,嫁了父母介紹的男人。但是婚後對初戀念念不忘,整日鬱鬱寡歡。

老公覺得她性格古怪,倆人常常發生爭執。每次她吵了架總是恨恨地對父母說:“我過得不幸福,你們現在滿意了嗎?”

老兩口很是無奈,後悔當初插手女兒的婚姻。如果當初不堅決反對,或許過些日子,他們自己也會慢慢發現不合適。****幸不幸福也都是女兒自己的選擇。但是現在,女兒把自己的不幸怪罪在他倆身上,每次看女兒女婿爭吵甚至動手,老兩口內心甚是煎熬。

張靚穎之前傳出婚變,吃瓜群眾紛紛都說:正驗證了那句,媽媽看不上男人千萬別嫁。

媽媽作為過來人,看人的眼光或許比女兒准些。但是當時張靚穎媽媽當時的做法,對張靚穎的傷害也是不小。

張媽媽發公開信,將女兒的隱私和盤托出。說女兒16歲就跟馮柯在一起,指責馮柯人品不佳,為了錢才跟女兒在一起。

這份公開信將女兒置於風口浪尖。張媽媽在公眾面前否定了馮柯的人品,也就是在公眾面前否定了張靚穎的眼光,否定了張靚穎的價值。

媽媽的公開反對沒有讓張靚穎就範,反而讓張靚穎更堅定了自己的決心:“我不是傻瓜,我有我想要的方向。不是等到老了有一筆不菲的存款,有幾棟房子,就有安全感。而是在我死之前,能夠做完我想做的事,體現我活過的價值。”

這樁沒有得到母親祝福的婚姻最終傳出分手傳聞,張靚穎再次上了熱搜,成了大家笑話的對象。

如果當時張媽媽私下跟女兒溝通,而不是將自己的不滿昭告天下,或許今天,張靚穎不至於如此難堪。

03

主持多年婚戀節目的孟非在接受採訪時說過:父母參與的程度越高,婚姻幸福的可能越低。

他說對自己女兒找什麼樣的人不去干涉:

我不能表達我有什麼期待,因為如果我表達了,到最後結果跟我想的不一樣,大家都難受。我經常在這個臺上講,如果這是我女兒的選擇,我在想如果她找的那一半是我不滿意的,我一定不說。因為我要說了,他們會關係更好;我要不說,說不定自然而然就散了。這就是生活。

唯一的就是他們幸福,他們彼此覺得合適,這就可以了。我特別強調過一點,這是我個人看法,不代表正確,只是一個生活經歷而已。我就說:設定的條件越多,獲得幸福的概率越低。當父母不停的告訴你,你要找什麼樣的、找什麼樣、找什麼樣的,你應該怎樣、應該怎樣,我們家如何如何、什麼什麼條件,這些東西或多或少地進入到我們年輕人的腦子裡邊,他獲得幸福的那種開放的心態,他心態就不一樣。

一個28歲的深圳女孩,工資6000,上下班開著寶馬x3。父母在深圳有兩套房,一套自住,一套給她,其他地區早年還買了三套房。母親大學教授,父親經商,家庭和睦。

女孩公司認識一男的,月薪7000,無房無車,家在農村。

女方家長並不看好這段戀情。但是知道強烈反對只會讓女兒更叛逆。他們只跟女兒談戀愛可以,不要急著結婚。

然後私下給女兒列舉了不能嫁給男方的原因。(男方父母無業。無保障。姐姐無業,弟弟初中畢業打工,妹妹小學在讀。)

女孩的父母很聰明地站在朋友的立場上幫助女兒分析,希望女兒自己想清楚。

當女兒說希望父母在經濟上幫助時,父母告訴她婚後的生活要靠他們自己。

女孩的父母將房子收回來出租,不再給女兒零花錢。讓女兒自己去體驗以後的生活。

女孩住進了男人的出租屋。25平米,廚房廁所公用。每個月工資入不敷出。愛情漸漸褪色,生活的真實浮出。

男方開始抱怨女孩的父母不近人情。讓女孩去向父母借錢。女孩開始埋怨男人沒本事,兩人摩擦越來越多,一次喝醉後男人喝醉甩了她十幾個巴掌。

女孩打電話報了警。

第二天,女孩接到男方母親電話,被大罵一通,說她居然敢跟男人頂嘴,還敢報警,反了天了。

女孩幡然醒悟,這樣的家庭觀念,以後她若嫁進門,不知會被怎麼對待。

她腫著豬頭一樣的臉,回到父母身邊,在父母的陪伴下做了人流。跟男友徹底分手。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幸福美滿。但若她真的被愛情蒙蔽雙眼,智慧的父母懂得給孩子時間,讓她學會看清愛情的本真。

智慧的父母明白,溝通的核心在於接納,推心置腹談自己的經驗,教給孩子自己做選擇。

因為最終,孩子們幸福與否都要自己去負責。

作者:悠然不知歲

就是不聽。最終小女兒結婚那天,他們兩口子都沒出席,也不許大女兒出席。甚至直言,從此後就當沒生過這個女兒。以後過不下去了,也別想著能回來。

這麼多年來,小女兒打來電話,她態度冷淡,小女兒生了外孫,她也不肯去看。

阿姨60大壽,女兒帶著女婿外孫回來,阿姨對這個小女婿冷若冰霜,連眼皮都懶得抬。對小外孫也沒露笑臉。小女兒心裡委屈,一家連夜趕了回去,走得時候眼裡都是淚。

這一走就是十年,父母生硬冷漠的態度,讓她傷透了心。

父母的不接受,讓女兒最終疏遠了家人,一方是回不去的家,一方是自己當初的選擇,她唯一的路只能繼續走下去。

父母最初反對,只是怕孩子嫁錯了人,不幸福,可是最終,卻是自己傷害女兒最深。

我朋友的妹妹,當年在父母的激烈反對中跟大學的男友分手,回到父母身邊,嫁了父母介紹的男人。但是婚後對初戀念念不忘,整日鬱鬱寡歡。

老公覺得她性格古怪,倆人常常發生爭執。每次她吵了架總是恨恨地對父母說:“我過得不幸福,你們現在滿意了嗎?”

老兩口很是無奈,後悔當初插手女兒的婚姻。如果當初不堅決反對,或許過些日子,他們自己也會慢慢發現不合適。****幸不幸福也都是女兒自己的選擇。但是現在,女兒把自己的不幸怪罪在他倆身上,每次看女兒女婿爭吵甚至動手,老兩口內心甚是煎熬。

張靚穎之前傳出婚變,吃瓜群眾紛紛都說:正驗證了那句,媽媽看不上男人千萬別嫁。

媽媽作為過來人,看人的眼光或許比女兒准些。但是當時張靚穎媽媽當時的做法,對張靚穎的傷害也是不小。

張媽媽發公開信,將女兒的隱私和盤托出。說女兒16歲就跟馮柯在一起,指責馮柯人品不佳,為了錢才跟女兒在一起。

這份公開信將女兒置於風口浪尖。張媽媽在公眾面前否定了馮柯的人品,也就是在公眾面前否定了張靚穎的眼光,否定了張靚穎的價值。

媽媽的公開反對沒有讓張靚穎就範,反而讓張靚穎更堅定了自己的決心:“我不是傻瓜,我有我想要的方向。不是等到老了有一筆不菲的存款,有幾棟房子,就有安全感。而是在我死之前,能夠做完我想做的事,體現我活過的價值。”

這樁沒有得到母親祝福的婚姻最終傳出分手傳聞,張靚穎再次上了熱搜,成了大家笑話的對象。

如果當時張媽媽私下跟女兒溝通,而不是將自己的不滿昭告天下,或許今天,張靚穎不至於如此難堪。

03

主持多年婚戀節目的孟非在接受採訪時說過:父母參與的程度越高,婚姻幸福的可能越低。

他說對自己女兒找什麼樣的人不去干涉:

我不能表達我有什麼期待,因為如果我表達了,到最後結果跟我想的不一樣,大家都難受。我經常在這個臺上講,如果這是我女兒的選擇,我在想如果她找的那一半是我不滿意的,我一定不說。因為我要說了,他們會關係更好;我要不說,說不定自然而然就散了。這就是生活。

唯一的就是他們幸福,他們彼此覺得合適,這就可以了。我特別強調過一點,這是我個人看法,不代表正確,只是一個生活經歷而已。我就說:設定的條件越多,獲得幸福的概率越低。當父母不停的告訴你,你要找什麼樣的、找什麼樣、找什麼樣的,你應該怎樣、應該怎樣,我們家如何如何、什麼什麼條件,這些東西或多或少地進入到我們年輕人的腦子裡邊,他獲得幸福的那種開放的心態,他心態就不一樣。

一個28歲的深圳女孩,工資6000,上下班開著寶馬x3。父母在深圳有兩套房,一套自住,一套給她,其他地區早年還買了三套房。母親大學教授,父親經商,家庭和睦。

女孩公司認識一男的,月薪7000,無房無車,家在農村。

女方家長並不看好這段戀情。但是知道強烈反對只會讓女兒更叛逆。他們只跟女兒談戀愛可以,不要急著結婚。

然後私下給女兒列舉了不能嫁給男方的原因。(男方父母無業。無保障。姐姐無業,弟弟初中畢業打工,妹妹小學在讀。)

女孩的父母很聰明地站在朋友的立場上幫助女兒分析,希望女兒自己想清楚。

當女兒說希望父母在經濟上幫助時,父母告訴她婚後的生活要靠他們自己。

女孩的父母將房子收回來出租,不再給女兒零花錢。讓女兒自己去體驗以後的生活。

女孩住進了男人的出租屋。25平米,廚房廁所公用。每個月工資入不敷出。愛情漸漸褪色,生活的真實浮出。

男方開始抱怨女孩的父母不近人情。讓女孩去向父母借錢。女孩開始埋怨男人沒本事,兩人摩擦越來越多,一次喝醉後男人喝醉甩了她十幾個巴掌。

女孩打電話報了警。

第二天,女孩接到男方母親電話,被大罵一通,說她居然敢跟男人頂嘴,還敢報警,反了天了。

女孩幡然醒悟,這樣的家庭觀念,以後她若嫁進門,不知會被怎麼對待。

她腫著豬頭一樣的臉,回到父母身邊,在父母的陪伴下做了人流。跟男友徹底分手。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幸福美滿。但若她真的被愛情蒙蔽雙眼,智慧的父母懂得給孩子時間,讓她學會看清愛情的本真。

智慧的父母明白,溝通的核心在於接納,推心置腹談自己的經驗,教給孩子自己做選擇。

因為最終,孩子們幸福與否都要自己去負責。

作者:悠然不知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