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女性朋友們!長期喝汽水、橙汁也會誘發痛風哦

風濕病科 雲南省中醫醫院

痛風“女性化”

痛風曾一度被認為是男性專有疾病,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 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 飲食結構的複雜化, 痛風患者越來越多, 近年來發現女性也可能患有痛風, 且患病率逐年增加。

為什麼女性也會患痛風, 且患病率逐年增加, 這是目前人們很關注的一個問題。 高嘌呤飲食導致痛風, 這一原因眾所周知。 但是臨床上存在著一種現象——很多女性痛風患者, 在發病前並沒有高嘌呤飲食, 但查血尿酸水準, 依然高於正常值, 且有關節紅腫熱痛等一系列痛風表現。

痛風兩問:是什麼?為什麼?

痛風主要是嘌呤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泄減少所導致的尿酸在組織和關節內的沉積所致, 臨床表現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 痛風石沉積, 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 常累積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腎結石。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痛風的發病與地域、飲食、經濟及醫療水準等因素有關。 隨著經濟的發展, 亞洲地區近20年來高尿酸血症及痛風患病率逐年增加, 已達0.15%-0.67%, 痛風已成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 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 且與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胰島素抵抗的發生密切相關。

高嘌呤飲食一直被認為是痛風發生的主要誘因, 比如海鮮, 動物內臟, 各種豆類、肉湯等。 不可否認, 這些的確是導致痛風的主要誘因。 臨床上很常見的一種現象:有的人可能在耳朵上發現痛風石很多年, 但沒有關節紅腫熱痛等痛風表現, 在某次聚會, 喝酒或者吃了海鮮之後便產生關節紅腫熱痛, 疼痛難忍, 徹夜難眠等急性痛風的表現。 由此可見, 高嘌呤飲食是誘發痛風的一大主要原因。

女性痛風新說, 它與這個有關

近期, 對於女性痛風的誘發因素, 有一個新的觀點產生了, 有專家指出, 長期喝飲料也會誘發痛風, 很多飲料的配料中都會有果葡糖漿, 其中含大量果糖。 儘管含糖汽水和橙汁等飲料中不含嘌呤,

但是其中豐富的果糖也會增加血清尿酸水準, 誘發痛風。

近年研究發現, 在70歲以上的老年女性中, 大約5%的人患有痛風。 美國波士頓學院的Hyon Choi等開展的一項隨訪長達22年(1984-2006)的研究顯示, 引用富含果糖的飲料, 如含糖蘇打水和橙汁會升高血中尿酸濃度, 增加女性痛風風險。

他們從美國護士健康研究的資料庫中選取了78906名女性, 通過食物問卷調查收集受試者日常果糖攝入量並分析其與痛風發病之間的關係, 在22年的隨訪期間, 總共確診778例新發痛風患者。 他們發現, 過多的引用含糖飲料會增加痛風的風險。

與1個月內含蘇打水攝入量低於1份的人相比, 每天引用一份含糖蘇打水的女性痛風發病風險增加了74%, 每天飲用2份或更多的人發病風險增加139%。 同樣, 橙汁攝入量過多也與痛風發病有關。 每天飲用一份, 兩份以上橙汁的婦女痛風發病風險分別增加41%和142%。

在人體果糖通過促進ATP降解為腺苷一磷酸(尿酸的前體)升高血尿酸水準。 肝臟內果糖磷酸化過程需要ATP的參與, 而磷酸鹽的過量消耗限制了ADP向ATP轉化,過量的ADP便在酶解過程中轉化為尿酸。因此血尿酸水準在攝入過量後的短時間內就明顯升高。

正常情況下,體內的尿酸大約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600毫克,同時排泄600毫克,處於平衡狀態。但如果體內產生過多來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機制退化,則體內尿酸儲留過多,當血液尿酸濃度大於7毫克/分升,使人體體液變酸,影響人體細胞正常功能,長期置之不理將會引發痛風。

高嘌呤食物攝入過多,如動物內臟,海鮮等,這些食物在體內代謝過程中,其核酸氧化分解產物就有嘌呤。嘌呤的主要用途是DNA和RNA的構成成分,當細胞DNA和RNA氧化分解過多,合成減少,就會有大量的DNA和RNA碎片產生,也就是更多的嘌呤產生,當細胞被氧化的時候,最先受到損害的就是DNA,所以越老的人產生的嘌呤越多,痛風的比例也越高。除此之外,攝入過多含果糖飲料,可引發胰島素分泌異常,使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又讓體內的嘌呤無法正常代謝排出體外,而嘌呤代謝的產物是尿酸,尿酸在體內排不出去,就形成了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又可引發嚴重的痛風。

內分泌專家指出,從理論上講,血糖高與尿酸高是存在密切聯繫的,雖然二者引發的疾病不同。但我們應該看到,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都屬於同一類疾病。高尿酸、高血脂、高血糖都屬於謝代謝綜合征。

痛風防治建議

痛風的發病因素很多,多與飲食習慣,氣候和生活環境有關,平時因注意飲食,防止疲勞、關節損傷,受冷受潮等,有利於痛風的康復及預防復發。飲食方面,應大量飲水,每日飲水量在2000ml以上。避免高嘌呤飲食,如動物內臟、骨髓、海味、魚蝦類肉類、豆類及豆製品;避免過度緊張,保持心情舒暢,少飲酒、避免感冒、受濕及關節損傷等,慎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肥胖者應減少熱卡的攝取,降低體重,科學運動,宜多飲水以利尿酸排出;痛風急性期,關節紅腫疼痛甚,應及早使用藥物治療,臥床休息;生活起居方面,患者應注意合理的防寒防潮。出汗時切忌當冷風,被褥常曬洗平時加強個體調攝,房事有節,飲食有常,勞逸結合,適當加強體育鍛煉。

因此,個人生活、飲食習慣與痛風的發生密切相關。減少果糖攝入,尤其對高齡、伴有高尿酸血症等代謝紊亂的女性尤為重要。

風濕病科:楊瑞麗、湯小虎

而磷酸鹽的過量消耗限制了ADP向ATP轉化,過量的ADP便在酶解過程中轉化為尿酸。因此血尿酸水準在攝入過量後的短時間內就明顯升高。

正常情況下,體內的尿酸大約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600毫克,同時排泄600毫克,處於平衡狀態。但如果體內產生過多來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機制退化,則體內尿酸儲留過多,當血液尿酸濃度大於7毫克/分升,使人體體液變酸,影響人體細胞正常功能,長期置之不理將會引發痛風。

高嘌呤食物攝入過多,如動物內臟,海鮮等,這些食物在體內代謝過程中,其核酸氧化分解產物就有嘌呤。嘌呤的主要用途是DNA和RNA的構成成分,當細胞DNA和RNA氧化分解過多,合成減少,就會有大量的DNA和RNA碎片產生,也就是更多的嘌呤產生,當細胞被氧化的時候,最先受到損害的就是DNA,所以越老的人產生的嘌呤越多,痛風的比例也越高。除此之外,攝入過多含果糖飲料,可引發胰島素分泌異常,使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又讓體內的嘌呤無法正常代謝排出體外,而嘌呤代謝的產物是尿酸,尿酸在體內排不出去,就形成了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又可引發嚴重的痛風。

內分泌專家指出,從理論上講,血糖高與尿酸高是存在密切聯繫的,雖然二者引發的疾病不同。但我們應該看到,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都屬於同一類疾病。高尿酸、高血脂、高血糖都屬於謝代謝綜合征。

痛風防治建議

痛風的發病因素很多,多與飲食習慣,氣候和生活環境有關,平時因注意飲食,防止疲勞、關節損傷,受冷受潮等,有利於痛風的康復及預防復發。飲食方面,應大量飲水,每日飲水量在2000ml以上。避免高嘌呤飲食,如動物內臟、骨髓、海味、魚蝦類肉類、豆類及豆製品;避免過度緊張,保持心情舒暢,少飲酒、避免感冒、受濕及關節損傷等,慎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肥胖者應減少熱卡的攝取,降低體重,科學運動,宜多飲水以利尿酸排出;痛風急性期,關節紅腫疼痛甚,應及早使用藥物治療,臥床休息;生活起居方面,患者應注意合理的防寒防潮。出汗時切忌當冷風,被褥常曬洗平時加強個體調攝,房事有節,飲食有常,勞逸結合,適當加強體育鍛煉。

因此,個人生活、飲食習慣與痛風的發生密切相關。減少果糖攝入,尤其對高齡、伴有高尿酸血症等代謝紊亂的女性尤為重要。

風濕病科:楊瑞麗、湯小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