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智慧氣象”讓孩子們長了見識

記者 盧明文 攝

四月的拉薩, 春風送暖, 丁香初綻。 2016年3月8日, 國務院批復同意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太日”。 今年4月24日, 是第三個中國航太日, 今年中國航太日的主題是“共築航太新時代”。 “中國航太日”已成為傳承航太精神、凝聚強大力量的重要紐帶, 成為普及航太知識、培植創新文化的重要平臺, 成為展示航太成就、拓展國際合作的重要視窗。

4月26日, 受自治區氣象局、自治區氣象學會邀請,

拉薩市實驗小學四年級近120名小學生走進了西藏自治區氣象局, 零距離感受衛星遙感技術的應用。 在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西藏資料與應用中心, 氣象專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 講解了氣象衛星科普知識及衛星遙感技術在我區經濟建設、防災減災、生態文明建設及百姓生產生活等方面的應用, 孩子們聽得入了神, 感受著氣象科學技術的樂趣和魅力。

“拉薩素有‘日光城’的美譽, 全年日照時間在3000小時以上。 ”在自治區氣象臺, 氣象專家給孩子們講解了西藏的氣候特徵。 我們平日裡接收到的氣象預報資訊, 是如何製作的呢?首先是氣象資料獲取, 包括溫度、濕度、氣壓、風向風速、蒸發、降水量等氣象要素觀測資料;其次進行氣象資訊處理;第三是進行天氣預報製作;最後通過氣象局、媒體等發佈。 圍著嵌在桌子中間的全區自動氣象監測站網佈局沙盤,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

活動中,自治區氣象局工作人員帶著孩子們來到了拉薩國家基本氣象觀測站,分別參觀了百葉箱、雷達等氣象觀測設備,給學生們講解了溫度計、濕度計、地溫表、日照儀、風速風向標等整套氣象觀測儀器的工作原理、採集流程等氣象科普知識,探究氣象的奧妙。“我覺得,老師講的埋在土壤裡的溫度計最有意思,它能收集一些資料,給叔叔阿姨提供製作天氣預報的基礎資料。”拉薩市實驗小學四年級三班學生單澤曲珍說道。

“每年‘中國航太日’,我們都會圍繞主題結合西藏氣象行業特點,開展各種科普宣傳活動。今年,我們先後舉辦了兩場講座,又陸續邀請了中小學、高校學生走進自治區氣象局,近距離體驗‘智慧氣象’。”自治區氣象學會秘書長普布央金介紹。

圍著嵌在桌子中間的全區自動氣象監測站網佈局沙盤,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

活動中,自治區氣象局工作人員帶著孩子們來到了拉薩國家基本氣象觀測站,分別參觀了百葉箱、雷達等氣象觀測設備,給學生們講解了溫度計、濕度計、地溫表、日照儀、風速風向標等整套氣象觀測儀器的工作原理、採集流程等氣象科普知識,探究氣象的奧妙。“我覺得,老師講的埋在土壤裡的溫度計最有意思,它能收集一些資料,給叔叔阿姨提供製作天氣預報的基礎資料。”拉薩市實驗小學四年級三班學生單澤曲珍說道。

“每年‘中國航太日’,我們都會圍繞主題結合西藏氣象行業特點,開展各種科普宣傳活動。今年,我們先後舉辦了兩場講座,又陸續邀請了中小學、高校學生走進自治區氣象局,近距離體驗‘智慧氣象’。”自治區氣象學會秘書長普布央金介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