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焦成都首個“蓉漂人才日”:有夢想有生活 來成都,當一名安逸的蓉漂

封面新聞記者 張想玲

“成都, 許你一個美好未來!”“讓蓉漂成為時代風尚!”“成都, 國際一流的人才彙聚之地、事業發展之地、價值實現之地!”……4月25日,

一組組響亮的“蓉漂”公益廣告和“蓉漂·人才故事薈”系列創意短視頻亮相國內7大省會城市。 無論是在西安的鐘樓站、還是武漢的青年路站, 亦或是杭州的西湖文化廣場站、昆明的大學城站, 都能在人流密集的地鐵站內看到這組響噹噹的“蓉漂”公益廣告, 推動成都在全國的“人才搶奪戰”中進一步形成“引爆效應”。

4月28日, “蓉漂·高峰薈”在成都市高新區菁蓉國際廣場舉行, 拉開了成都市首個“蓉漂人才日”系列活動大幕。 300余名在蓉高層次專家人才、“蓉漂”青年人才和創業者代表彙聚一堂, 探討成都人才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暢想“蓉漂”的發展與未來, 描繪“讓‘蓉漂’成為時代風尚”的全新藍圖。

在“人才爭奪戰”日漸白熱化的今天,

城市的“招才”早已過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 “讓蓉漂成為時代風尚”, 這句話之于成都的份量, 是目標, 是承諾。 與成都共用發展機遇, 當一名安逸的蓉漂, 更是成都在傳遞“向人才致敬”的態度。

是宜居之城

更是奮鬥者夢想開花的地方

“最讓我感覺神奇的一件事情,

就是現在周圍很多親戚、朋友、學生都會來向我諮詢在成都落戶的問題。 每次我都會說, 成都真的是一座讓人不想離開的城市, 感覺自己像個義務宣傳員。 ”說到這裡, 曾櫨賢有些羞澀地笑了起來。

9個月以前, 2017年7月, 在四川大學念完本碩博後的曾櫨賢在市公安局辦證中心拿到了自己的成都戶口, 成為成都人才新政實施後落戶第一人。 作為“新成都人”生活的9個月, 在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擔任教務老師的曾櫨賢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和信心。 “現在周圍很多親戚、朋友、學生都會來向我諮詢在成都落戶的問題。 每次我都會說, 成都真的是一座讓人不想離開的城市, 感覺自己像個義務宣傳員。 ”

從“蓉漂”到新成都人,

曾櫨賢只是一個開始。 資料顯示, 自2017年7月人才新政實施以來累計吸引超過17.6萬名青年人才落戶成都。 成都市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落戶的這部分青年人才, 30歲及以下約占80%。

事實證明, 經歷了3000年多年發展, 一向以宜居著稱的成都, 在新的時代裡, 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奮鬥者的選擇。 在成都先導藥物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CEO、國家和四川省“千人計畫”專家、“蓉漂計畫”專家李進看來, 成都是一片沃土, 不斷為創新創造孕育更多發展的“種子” 。

“選擇成都, 因為看到了成都對醫藥產業的重視和支持。 留在成都, 也讓我有了要做細分領域全球領頭羊的願景。 ”在英國學習工作了27年的李進選擇來到成都, 以“DNA編碼化合物庫合成及篩選技術平臺”為創業專案創辦了成都先導藥物開發有限公司。

目前, 李進的團隊已完成千億級DNA編碼化合物庫, 作為新藥創制的新引擎, 將縮短新藥發現週期, 進而提高重大疾病疑難靶點的藥物發現率。 “創新創業, 少不了入川。 成都是創新的沃土, 成華是創業的高地。 ”在成華區“蓉漂人才日”活動現場, 華燦工廠總經理李偉國坦言。

人才競爭力

成都已超上海躍居全國第二

有人說, 當下的“搶人才”, 搶的其實是未來十年的發展, 人才被賦予了改變城市未來的杠杆意義, 有了人才, 才有了撬動城市發展的可能性。

公開信息, 為了激發人才紅利, 提供城市發展動力, 各地對優質青年人才的爭奪已成為新常態。

2017年7月, 成都市重磅發佈歷年來含金量最高、惠及面最廣、支持力度最大、針對性最強的人才政策——《成都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行動計畫》(以下簡稱《行動計畫》), 提出了優化人才落戶制度、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建立蓉城人才綠卡制度、開展全民技術技能免費培訓等12條具體措施。從“先落戶後就業” 的就業政策,到7日免費的青年人才驛站。從人才公寓到“蓉城人才綠卡”制度,並且將每年4月最後一周的週六,設立為“蓉漂人才日”,成都用行動全方位打響的人才爭奪戰。

成都市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蓉漂人才日”是成都市委市政府為廣大“蓉漂”人才設立的專屬節日,旨在通過紀念日的方式向為成都發展做出貢獻的人才致敬,大力營造尊重人才、禮敬人才、愛護人才、服務人才的社會氛圍,增強各類人才對成都的認同感、融入感、歸宿感,推動“蓉漂”成為時代風尚。

向人才致敬。在4月28日活動現場,舉行了“成都市第十批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頒證儀式,共有98名專家入選,均為成都各行業、各領域的拔尖人才。對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魏于全在內的首批9名“蓉漂招才大使”現場頒發了聘書。為了進一步服務人才,有效解決專家人才差異化的融資需求,現場上線了“蓉城人才綜合服務平臺”暨“‘蓉漂’人才薈”線上平臺,啟動了成都銀行“蓉漂”人才金融專項服務。

成都行動所釋放出的人才吸引力正不斷顯現。當日,智聯招聘副總裁劉東現場發佈了成都人才競爭力指數。2018年,春季求職期城市競爭指數排行榜上,成都已超上海躍居全國第二,而在新一線城市中,成都最受求職者追捧。此外,與杭州、南京、天津等新一線城市相比,成都經濟活躍、生活安逸,平均薪酬與房價差距較小,各類“蓉漂”人才對在蓉工作和生活的滿意度較高。通過對成都未來發展方向、人才流入大資料地圖的分析,智聯招聘預測,成都市的人才吸引能力將越來越強,特別是伴隨著中西部城市群的崛起,成都市和在蓉奮鬥的人才未來必將越來越好。

與成都共用發展機遇

當一名安逸的蓉漂

從“海歸”到“蓉漂”,這已經成為海外歸國,甚至是外籍人才來華工作、創業的熱門選擇。

4月28日,作為成都市“蓉漂人才日”的重要分會場活動,“家在成都•智匯高新”——外籍人才感知成都行專場活動在成都高新區國際人才城舉行。目前在四川大學學習中文的Tom告訴記者,成都的發展速度很快,對外籍人士很友好。“我今天想順便諮詢下簽證辦理,並深入瞭解下人才政策,畢業後希望在成都找到一份市場行銷類的工作。

作為中國成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高新園區的外籍人力資源服務平臺代表,“老外HERE”聯合創始人、來自英國的Daisy坦言,成都不僅有很多創業機會,還有極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這些是吸引外國人來到這裡工作生活的重要原因。

2014年,來自4個國家的7個平均年齡30歲的年輕人在成都高新區創立“老外HERE”,旨在推動中外跨文化交流、實現國際優質人才資源整合。目前,“老外HERE”的工作團隊已壯大到20多人,在成都外籍人士圈子中的名聲越來越響,已幫助超過1000名外國人在成都安居。

截至目前,中國成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高新園區已引進包括“老外HERE”在內的各類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共計88家。產業園構建了包括人才引進、職業指導、政策宣講、社會融入等方面的完善服務體系,正加快建設國內一流的國際化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為成都高新區企業多樣性的人力資源服務需求提供專業服務。

在4月14日深圳舉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上,2017“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評選結果揭曉,成都首次上榜。該榜單是國內唯一一個完全由外籍人士參與評選的引才引智“中國城市榜”。

服務蓉漂來蓉發展,精准就業、創業,成都市人社局在現場發佈了《成都市人才開發指引(2018)》(成都人才白皮書),按照人才層次和實際需求,提出將國際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地方級領軍人才、高級人才、創客人才、基礎人才和民間優才七類重點人才作為全市人才開發的宏觀指導;緊貼全市重點產業、領域(行業)人才需求,列出了609類崗位清單和具體要求,引導“蓉漂”人才有序流動、精准配置,促進人力資源與產業發展高效協同。

成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胡元坤在現場也發出真誠的“招賢令”,他表示,成都大力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以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強市為目標,著力完善“蓉漂”政策體系,打造“蓉漂”國際化品牌,激發“蓉漂”成長成才活力,提升“蓉漂”就業創業競爭力,為“蓉漂”解決後顧之憂。下一步,成都將進一步構建精准化的人才引進培育體系、市場化的人力資源協同體系、全鏈條的人才服務扶持體系、國際化的人才創新創業環境,讓尊重優秀人才、尊重創新創造、尊重企業家精神成為社會風尚,讓每一位“蓉漂”人才在成都都能得到城市禮遇、找到事業機遇、實現人生價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提出了優化人才落戶制度、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建立蓉城人才綠卡制度、開展全民技術技能免費培訓等12條具體措施。從“先落戶後就業” 的就業政策,到7日免費的青年人才驛站。從人才公寓到“蓉城人才綠卡”制度,並且將每年4月最後一周的週六,設立為“蓉漂人才日”,成都用行動全方位打響的人才爭奪戰。

成都市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蓉漂人才日”是成都市委市政府為廣大“蓉漂”人才設立的專屬節日,旨在通過紀念日的方式向為成都發展做出貢獻的人才致敬,大力營造尊重人才、禮敬人才、愛護人才、服務人才的社會氛圍,增強各類人才對成都的認同感、融入感、歸宿感,推動“蓉漂”成為時代風尚。

向人才致敬。在4月28日活動現場,舉行了“成都市第十批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頒證儀式,共有98名專家入選,均為成都各行業、各領域的拔尖人才。對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魏于全在內的首批9名“蓉漂招才大使”現場頒發了聘書。為了進一步服務人才,有效解決專家人才差異化的融資需求,現場上線了“蓉城人才綜合服務平臺”暨“‘蓉漂’人才薈”線上平臺,啟動了成都銀行“蓉漂”人才金融專項服務。

成都行動所釋放出的人才吸引力正不斷顯現。當日,智聯招聘副總裁劉東現場發佈了成都人才競爭力指數。2018年,春季求職期城市競爭指數排行榜上,成都已超上海躍居全國第二,而在新一線城市中,成都最受求職者追捧。此外,與杭州、南京、天津等新一線城市相比,成都經濟活躍、生活安逸,平均薪酬與房價差距較小,各類“蓉漂”人才對在蓉工作和生活的滿意度較高。通過對成都未來發展方向、人才流入大資料地圖的分析,智聯招聘預測,成都市的人才吸引能力將越來越強,特別是伴隨著中西部城市群的崛起,成都市和在蓉奮鬥的人才未來必將越來越好。

與成都共用發展機遇

當一名安逸的蓉漂

從“海歸”到“蓉漂”,這已經成為海外歸國,甚至是外籍人才來華工作、創業的熱門選擇。

4月28日,作為成都市“蓉漂人才日”的重要分會場活動,“家在成都•智匯高新”——外籍人才感知成都行專場活動在成都高新區國際人才城舉行。目前在四川大學學習中文的Tom告訴記者,成都的發展速度很快,對外籍人士很友好。“我今天想順便諮詢下簽證辦理,並深入瞭解下人才政策,畢業後希望在成都找到一份市場行銷類的工作。

作為中國成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高新園區的外籍人力資源服務平臺代表,“老外HERE”聯合創始人、來自英國的Daisy坦言,成都不僅有很多創業機會,還有極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這些是吸引外國人來到這裡工作生活的重要原因。

2014年,來自4個國家的7個平均年齡30歲的年輕人在成都高新區創立“老外HERE”,旨在推動中外跨文化交流、實現國際優質人才資源整合。目前,“老外HERE”的工作團隊已壯大到20多人,在成都外籍人士圈子中的名聲越來越響,已幫助超過1000名外國人在成都安居。

截至目前,中國成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高新園區已引進包括“老外HERE”在內的各類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共計88家。產業園構建了包括人才引進、職業指導、政策宣講、社會融入等方面的完善服務體系,正加快建設國內一流的國際化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為成都高新區企業多樣性的人力資源服務需求提供專業服務。

在4月14日深圳舉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上,2017“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評選結果揭曉,成都首次上榜。該榜單是國內唯一一個完全由外籍人士參與評選的引才引智“中國城市榜”。

服務蓉漂來蓉發展,精准就業、創業,成都市人社局在現場發佈了《成都市人才開發指引(2018)》(成都人才白皮書),按照人才層次和實際需求,提出將國際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地方級領軍人才、高級人才、創客人才、基礎人才和民間優才七類重點人才作為全市人才開發的宏觀指導;緊貼全市重點產業、領域(行業)人才需求,列出了609類崗位清單和具體要求,引導“蓉漂”人才有序流動、精准配置,促進人力資源與產業發展高效協同。

成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胡元坤在現場也發出真誠的“招賢令”,他表示,成都大力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以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強市為目標,著力完善“蓉漂”政策體系,打造“蓉漂”國際化品牌,激發“蓉漂”成長成才活力,提升“蓉漂”就業創業競爭力,為“蓉漂”解決後顧之憂。下一步,成都將進一步構建精准化的人才引進培育體系、市場化的人力資源協同體系、全鏈條的人才服務扶持體系、國際化的人才創新創業環境,讓尊重優秀人才、尊重創新創造、尊重企業家精神成為社會風尚,讓每一位“蓉漂”人才在成都都能得到城市禮遇、找到事業機遇、實現人生價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