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使用溫陽,化瘀,理氣三法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及胃輕癱的探討

什麼是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 它的最典型的臨床表現如下:胃部灼熱, 胃酸反流, 吞咽困難, 咽部異物感(也被稱為癔球症), 吞咽疼痛, 噁心等。

所謂胃灼熱, 是指胸骨後的燒灼樣不適感, 多在餐後出現, 進食高脂肪食物, 或飽腹, 會使這種症狀加重;體位前傾也會加重這種症狀;當然, 部分食物例如番茄醬、巧克力、咖啡、茶、酒精——亦會使這讓人難受至極的“灼燒辣痛感”直線飆升。

灼燒辣痛感

說完典型症狀, 再聊聊非典型症狀, 如果說典型症狀是指“食管內症狀”, 那麼非典型症狀則是指“食管外症狀”:

例如慢性咳嗽, 哮喘, 支氣管炎, 口臭, 耳鼻喉症狀, 以及非心源性胸痛等等。

胃食管反流病有三個比較重要的後果:食管潰瘍, 食管狹窄以及食管癌。

如何診斷這個胃食管反流病呢?一般來說主要依賴於三個檢查:PPI(質子泵抑制藥,

例如奧美拉唑, 泮托拉唑, 蘭索拉唑等等)試驗, 上消化道內鏡檢查, 以及24小時食管PH監測。

這三種檢查各有利弊, 互為補充, PPI試驗的敏感性達78%, 但是特異性僅為54%;上消化道內鏡診斷的敏感性低於50%, 但是特異性高達90-95%。

PPI試驗比較簡單, 就是讓患者服用標準計量的PPI, 一日兩次, 療程為1-2周, 如果患者症狀顯著減輕了, 那麼就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 若不減輕則可能有“酸”以外的因素參與或不支持GERD 診斷, 它的敏感性高, 可特異性查, 可以用它來做初篩, 減少漏診率。

上消化道內鏡檢查的敏感性差, 卻特異性高, 所以, 可以用它來做進一步診斷, 減少誤診率。

而24小時食管PH監測可以持續記錄食管遠端的PH, 能詳細顯示反流時間的時間點, 時長, 反流此時,

以及反流事件與症狀發生的相關性, 所以有利於指導患者進一步治療——但是24小時食管PH監測, 非常複雜, 不能用來進行初篩, 現在有一種新型的技術, 就是把無線PH監測系統放在一個藥片大小的膠囊中, 然後通過上消化道內鏡將其固定於遠端食管黏膜, 讓它監控食管的PH值一段時間, 然後幾周後自動脫落, 從人體排除——總之目前這還是一種非常昂貴的檢查方法。

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病機是, 下食管括約肌(LES)壓力降低, 而LES壓力的降低, 又與胃輕癱, LES鬆弛等等相關。

胃食管反流病

簡單聊聊胃輕癱

所謂胃輕癱即是指胃排空延遲, 但是胃部及遠端腸段沒有發現梗阻!胃輕癱和消化不良的患者存在重疊現象, 25%-42%的消化不良患者伴隨有胃輕癱。

胃輕癱的典型症狀為餐後噁心, 嘔吐, 打嗝, 胃部不適合和疼痛, 而且也容易導致胃酸的反流, 而反流又會造成灼燒感, 一言以蔽之, 就是胃動力不足。

三種法

對於胃食管反流病和胃輕癱, 西醫的主流治療方法是:抗酸劑/抑制胃酸分泌劑+粘膜保護劑+促動力藥;由於與胃食管反流病相伴的是劇烈的灼燒感,

心下痞滿感, 所以中醫的主流治療方法是:清熱藥+補陰藥+理氣藥+制酸止痛藥。

從這點來看, 其實西醫和中醫在治法上是有相通之處的, 例如, 抑制胃酸分泌, 西醫用質子泵抑制劑, 例如奧美拉唑, 泮托拉唑, 蘭索拉唑;制酸止痛, 中醫用海螵蛸, 瓦楞子, 牡蠣;西醫用鋁碳酸鎂來保護和修復胃黏膜, 促進潰瘍面的修復, 中醫用白芨來收斂止血, 消腫生肌;西醫用多潘立酮片來促胃運動和止嘔, 中醫用陳皮、枳實來理氣、消積。

陳皮

但是上述方法都只是治標的方法,無論中藥、西藥都容易出現突然停藥,症狀反彈的現象,這是因為藥物對壁細胞的長期抑制突然解除後,容易導致其分泌更多的胃酸。

那麼治本的方法是什麼呢?通過實踐,我認為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和胃輕癱,無論其外象如何,無論舌像是舌淡苔薄白,是舌苔黃膩,是舌邊紅,是舌胖大,是舌無苔——其本質都有胃氣虛和脾陽虛,在經方醫學中,胃是生成氣最大的發動機,而脾是貯存胃氣的倉庫,從經方醫學的角度說,胃氣虛和脾陽虛才是導致胃輕癱和胃食管反流病最根本的原因。

所以我們去看《傷寒論》中對五大瀉心湯(瀉心湯,黃連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附子瀉心湯)的適應症的描述,鮮有對舌象,脈象的描述,這其實是一個優點,讓我們不被亂花迷人眼,不被旁枝末節牽絆住,直抵本真。

所以,在解除心下痞的諸方中,乾薑或者生薑是必備之品,它們是鼓舞胃氣,溫補脾陽最基礎的藥物。其中乾薑長於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生薑長於溫中止嘔,化痰除飲;而經常和乾薑、生薑搭配的,則是具有溫通經脈能力的桂枝,以及下氣除滿的厚樸,理氣、破氣、消積的枳實。

我們可以將這種組方之法簡單概括為溫陽+化瘀+理氣,然後我們再在這個方法的基礎上,根據舌脈加減清熱,滋陰、益氣、化濕、化痰藥物。

陳皮

但是上述方法都只是治標的方法,無論中藥、西藥都容易出現突然停藥,症狀反彈的現象,這是因為藥物對壁細胞的長期抑制突然解除後,容易導致其分泌更多的胃酸。

那麼治本的方法是什麼呢?通過實踐,我認為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和胃輕癱,無論其外象如何,無論舌像是舌淡苔薄白,是舌苔黃膩,是舌邊紅,是舌胖大,是舌無苔——其本質都有胃氣虛和脾陽虛,在經方醫學中,胃是生成氣最大的發動機,而脾是貯存胃氣的倉庫,從經方醫學的角度說,胃氣虛和脾陽虛才是導致胃輕癱和胃食管反流病最根本的原因。

所以我們去看《傷寒論》中對五大瀉心湯(瀉心湯,黃連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附子瀉心湯)的適應症的描述,鮮有對舌象,脈象的描述,這其實是一個優點,讓我們不被亂花迷人眼,不被旁枝末節牽絆住,直抵本真。

所以,在解除心下痞的諸方中,乾薑或者生薑是必備之品,它們是鼓舞胃氣,溫補脾陽最基礎的藥物。其中乾薑長於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生薑長於溫中止嘔,化痰除飲;而經常和乾薑、生薑搭配的,則是具有溫通經脈能力的桂枝,以及下氣除滿的厚樸,理氣、破氣、消積的枳實。

我們可以將這種組方之法簡單概括為溫陽+化瘀+理氣,然後我們再在這個方法的基礎上,根據舌脈加減清熱,滋陰、益氣、化濕、化痰藥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