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以“遊客”之眼“發現”龍州

——記龍州縣旅遊發展局局長農康

□ 本報記者 唐婕

今年3月份, 以鳥為媒, 全國各地觀鳥愛好者和諸多海內外鳥類專家學者齊聚龍州。 龍州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其豐富的鳥類資源, “發現弄崗”已成為龍州文化旅遊的特色品牌。 作為龍州旅遊發展局局長, 農康認真總結和反思龍州第二屆“秘境弄崗”國際觀鳥節活動的不足之處。 他說, 只有不斷總結成功經驗, 改正不足之處, 才能不斷提高旅遊工作水準, 才能吸引更多的遊客來龍州旅遊。

儘管“發現弄崗”旅遊品牌影響力逐年提升, 但在農康心裡還有更大的工作目標,

他說:“乘著全市著重發展文化旅遊的東風, 充分發揮龍州豐富的旅遊資源優勢, 推動龍州全域旅遊發展取得更大成效, 才能讓龍州文化旅遊呈現新畫卷。 ”

農康認為, 推動龍州全域旅遊取得跨越式發展, 必須要在“世遺左江、發現弄崗、紅色跨國”三大方面主動出擊, 將文化旅遊、綠色旅遊、邊關旅遊、鄉村旅遊有機融合發展, 打造成為廣西邊關風情特色旅遊帶, 完善豐富旅遊業態, 促進產業融合, 讓本地群眾因旅遊發展而得到更多實惠。

有謀略有計劃的農康, 說幹就幹。 他從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服務業發展的角度出發, 組織人員編制《龍州縣鄉村旅遊總體規劃》《加快旅遊業跨越發展的若干政策》等7個規劃政策,

大力扶持鄉村旅遊發展, 龍州鄉村旅遊、農家樂如雨後春筍般快速發展。

截至目前, 龍州縣有28家鄉村旅遊區、農家樂, 逐步形成了龍州鎮洞埠—那印—空六鄉村旅遊帶、平而河沿岸壯營—那皇—平給—鴨水鄉村旅遊帶、下凍鎮那宋—那造—板端—布呂鄉村旅遊帶, 農村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農民就業管道進一步拓寬, 全縣逾5000戶農戶在旅遊開發經營中受益, 2017年帶動1800多戶6800多人脫貧。

“景區建設是做好旅遊工作的重中之重, 必須常抓不懈”。 農康秉持這一工作原則, 帶領全域幹部職工大力推進景區創建工作。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 龍州小連城景區、左江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 胡志明展館、獨山景區、業秀園景區、龍州(水隴—甫茶)紅軍路景區獲評國家3A級景區;“發現弄崗”生態旅遊開發專案榮獲“廣西生態旅遊示範區”稱號,

擁有旅遊住宿設施139家, 新增旅遊住宿床位1591張, 極大地增強了景區承載力和接待能力, 進一步促進旅遊業發展。 2017年, 龍州縣接待遊客人數424.79萬人次, 同比增長40.41%, 旅遊消費44.68億元, 同比增長43.07%。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