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林偉政:辛勤勞動換來好生活

□ 本報記者 劉華戀

“只要肯幹苦幹, 就一定能夠脫貧。 ”這是龍州縣龍州鎮鎮秀村百龍屯村民林偉政的心聲。 近幾年來, 他不畏艱辛, 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 實現了脫貧目標。

林偉政一家共四口人, 目前兩個女兒還在上學, 妻子患有嚴重的頸椎病, 需要經常到醫院檢查治療。

五年前, 林偉政夫婦到廣東務工, 妻子不幸患上嚴重的頸椎病, 無法幹重活。 當時家中還有年邁多病的老母親以及兩個孩子需要照顧, 於是夫妻倆決定回家。

“家裡田地不多, 且特別分散不好耕種。 ” 林偉政說, 自從妻子患病以後, 常常幹一天活要休息兩天才能恢復體力,

家中也沒有多餘的勞動力, 養家的重任就落在了他一個人身上。

由於沒有文化技術, 林偉政沒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平時只能在龍州縣城附近打零工幹體力活, 常常早出晚歸。

後來, 經人介紹, 林偉政在家附近找到了一份糖廠搬運工的工作, 每逢榨季, 他就到糖廠上班, 榨季過後, 就繼續外出打零工。 雖然常年辛苦在外勞動掙錢, 但家裡還是時常入不敷出, 生活十分艱難。

因病因學致貧, 這是林偉政一家致貧的主要原因。 2015年10月, 他們一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幫扶人員的幫助下, 林偉政一家生活有了大變化:2016年獲得危房改造補助27890元, 外加借的幾萬元, 他們在原地基上建起了一座一層磚房;同年6月獲得小額貼息貸款3萬元用於發展種養業;2017年1月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8320元;同時獲得綠色通道就診卡一張;孩子學校方面也獲得高中助學金1750元,

雨露計畫每學期補助1500元……

“有了政府的各項政策補貼, 我身上的擔子就輕鬆多了。 ” 林偉政說。

2017年, 龍州全力推進“雙高”基地建設, 實施土地“小塊並大塊”, 同時修建屯級道路、水渠等基礎設施, 全面實施機械化生產。 林偉政家零星的4.1畝地也納入了基地建設當中, 機械化深耕生產的方式, 大大緩解了家庭勞動力不足的現狀。 就在當年, 甘蔗就獲得了豐收, 林偉政家庭純收入數千元。

此外, 在種植甘蔗以及務工之余, 林偉政還領養了三箱蜜蜂, 平常還搜集養蜂書刊、到技術培訓班學習養蜂知識,

努力成為這方面的能手。 另外, 他的妻子身體有所好轉, 也會到縣城找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幹掙些錢, 減輕家庭負擔。

2017年底, 林偉政一家達到了“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 成功脫貧出列, 大女兒考上了廣西民族師範學院, 一家人感覺生活更有盼頭了。

“我始終相信, 用自己勤勞的雙手一定能換來好生活。 ” 林偉政笑著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