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在世界讀書日,你千萬別忘了這件事

本文2263字, 讀完大約需要5分鐘

眼下是世界讀書日, 對於愛閱讀的人而言是幸福的一天。 然而兩千兩百三十一年前的那一日, 對於人和大熊貓而言卻是悲傷的一天:秦始皇採納了丞相李斯的建議, 下令燒掉了大批文史社科書籍。 當一片片的竹簡在烈火中化為灰燼時, 大熊貓也會傷心地哀歎:我是喜歡吃竹子, 但不喜歡吃燒烤味的啊。

這是中國幾千年漫長歷史上, 幾乎可算是最有名的一次焚書。 再加上焚書一年後的“坑儒”, 秦始皇在收穫千古一帝名號的同時, 也被後代貼上了暴君的標籤。 唐朝時詩人章碣寫詩諷刺他說:“坑灰未冷山東亂,

劉項原來不讀書。 ”說焚書坑都還滾燙呢, 六國故地就開始亂了, 把你秦朝搞下課的劉邦項羽, 可都是不讀書的人。

要是秦始皇知道焚書會帶來什麼後果, 說不定也會猶豫一下。

1

跟你們想的可能不一樣, 焚書起源於一次愉快的飯局。

西元前213年, 秦王嬴政平定六國統一天下八年後, 在咸陽的皇宮內舉行盛大的宴席。 據司馬遷的《史記·始皇本紀》記載, 僕射周青臣稱頌始皇的功績, 說現在海內平定、郡縣安定, 誰能比得上你的恩德呀。

始皇正被這個馬屁感動, 居然有人敢跳出來掃興, 這人就是原來齊國地方的人、博士淳于越。 如果他是個杠精, 也一定是一個不怕死的杠精。

他說我聽說商朝和周朝之所以活得長久, 都是因為搞分封制。 現在你統一倒是統一了, 但不崇尚古代搞分封制, 這樣還想秦朝長久我是沒聽說過的。 周青臣居然當面阿諛奉承你來加重你的過失, 簡直是個大大的奸臣。

搞郡縣制、不搞分封制是秦始皇一手制定推行的基本國策,

現在淳於越居然敢跳出來公然唱反調——然而, 秦始皇沒有讓人把他推出去砍了, 而是認真地要文武百官討論一下淳於越的建議。 看來秦始皇這樣的所謂暴君, 也不是一言不合就要砍人的。

丞相李斯就義憤填膺地出來反駁淳於越, 說原來是原來、現在是現在, 三皇五帝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 有什麼值得照搬的?現在天下統一四海安定, 始皇帝的豐功偉績哪裡是愚蠢的儒生知道的?要是放著你們這些儒生的胡說不管, 那才會壞大事。

於是李斯就因此提出了燒書的建議:

一、不是秦國史官記載的歷史, 統統燒。

二、不是博士或者相應官職, 不許私藏《詩》、《書》和諸子百家的著作, 統統燒。 要是敢談論這些禁書, 就砍頭;敢以古非今的, 殺全家。

三、醫藥、蔔筮、種樹的書, 可以留。

秦始皇大筆一揮:我看行。 這當然不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燒書, 但卻成了最臭名昭著的。

2

焚書首當其衝的影響, 就是真實歷史的湮滅。 一百多年後, 司馬遷在寫《史記》時, 就忍不住抱怨了:戰國時代各國的歷史,

只有秦國的版本, 事實版本單一就不說了, 還不記年月日, 完全是不負責任的態度啊。

按理說戰國時代比春秋時代更近, 歷史記載應該更明晰清楚才是, 然而戰國初期左丘明根據春秋列國國史編了一本《左傳》, 到了秦漢之際就沒人再能編一本類似的《戰國史》了, 因為好多史料都被秦始皇一把火燒掉了。 齊楚燕韓趙魏六國的歷史, 全部只有秦國的版本。 然而秦國是當時六國裡最沒有文化的, 所以那些殘留下來的史料, 才單薄膚淺得讓司馬遷氣得直跳腳。

除了歷史書之外的諸子百家著作, 留在民間的是燒了, 但是在秦始皇的皇宮裡, 全都留有備份, 只供博士這樣的官員查閱。

一直到秦始皇死, 這些書都還好好地活著, 然而也就多活了7年而已。秦始皇在巡遊途中病死後,趙高攛掇李斯把長子扶蘇的皇位給了胡亥,胡亥上臺之後很快就天下大亂。陳勝吳廣在大澤鄉一聲吼,六國遺老如項燕項羽、地痞流氓如劉邦彭越統統都在出手。經過連番大戰,劉邦比項羽搶先一步攻進了咸陽,接收了秦宮的各項資產,當然也包括宮中的這些書。

然而項羽很不爽,親率大軍前來興師問罪,於是就發生了鴻門宴的一幕:劉邦小心翼翼再加上運氣,才保住了一條命。然而咸陽,卻只能拱手相讓給項羽了。項羽一心想要衣錦還鄉,不願在咸陽久留,於是下令:屠個城就走吧。

西元前206年,項羽屠完城還不滿足,走之前又燒了一把火,秦國的宮殿“火三月不滅”。最終那些被秦始皇收歸宮室的書籍,又被項羽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後世不斷有人懷念項羽,說他生為人傑死為鬼雄,就是把焚書這一節選擇性忘卻了。其實要論焚書坑儒,項羽比秦始皇殘暴得多。秦始皇殺了460人,其中大部分是方士術士,只有小部分是儒生;而項羽在新安城,一夜就活埋了二十萬秦國降卒。

最先提倡焚書的李斯,最終死在趙高的酷刑下,三族夷滅。不學無術只知道燒書的項羽,最終也被劉邦逼到烏江抹了脖子。只是他們死了尚有記載,因為他們而湮滅那無數典籍,卻再也不得而知了。

3

唯一值得慶倖的是,當時書籍還不像現在那樣多,所以許多人鑽研學問,是把整本書背誦下來了的。焚書令也沒能持續幾年,等到風聲一過,許多典籍又以手抄本的形式重現於世,流傳到今天的諸子百家著作,幾乎都這樣逃過了焚書的厄運。還有許多人冒死把典籍藏在牆壁裡、地下以及一切可以藏匿的地方,所以秦朝滅亡之後,這些書又重現天日。

因此《劍橋中國秦漢史》裡才認為,秦始皇“焚書所引起的實際損失,可能沒有像歷來想像得那樣嚴重。”即便沒有焚書之事的發生,傳下的戰國前的竹簡,也不可能大大多於現在實際存在的數量。在印刷術興起之前,被蟲蝕和各種原因造成的文獻本身損壞,應該是大於焚書的。

然而焚書畢竟是一種文化滅絕的象徵,不論中外,歷代對之都深惡痛絕。西元前47年,羅馬執政官愷撒征服埃及一戰中,亞歷山大圖書館被焚燒,一半館藏書籍直接被毀。過了幾百年發生宗教騷亂,狂熱的信徒們又將殘破的圖書館裡那些剩餘的、不符合其學說的書籍破壞殆盡。後來當阿拉伯人徹底燒掉亞歷山大圖書館時,裡面差不多已經沒有什麼書籍可言。

1933年4月開始,已經上臺掌權的德國納粹組織了一場大規模的“反非德國精神”運動,高潮就是以火“清洗”掉那些“非德國”的書籍。5月10日晚,官員、教授和學生們,將數萬本書籍扔到篝火中,還有隆重的樂隊伴奏和“火焰宣誓”。社會主義者布萊希特的著作、馬克思的著作、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湯瑪斯·曼的著作,還有傑克倫敦、海明威的著作,統統都付之一炬。

僅僅十餘年後,納粹就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焚書是野蠻的象徵,是依仗暴力破壞文明的舉動,每一次焚書最終都令人唾棄。人們慶祝世界讀書日的時候,也一定慶倖並沒有世界焚書日。

在納粹當時焚燒的書籍裡,有德國詩人海涅的作品。他在劇本《阿爾曼索》裡,提出了一句關於焚書堪稱最為振聾發聵的警世名言:

“焚書伊始,焚人以終。”

原創不易

您的打賞是最好的動力

然而也就多活了7年而已。秦始皇在巡遊途中病死後,趙高攛掇李斯把長子扶蘇的皇位給了胡亥,胡亥上臺之後很快就天下大亂。陳勝吳廣在大澤鄉一聲吼,六國遺老如項燕項羽、地痞流氓如劉邦彭越統統都在出手。經過連番大戰,劉邦比項羽搶先一步攻進了咸陽,接收了秦宮的各項資產,當然也包括宮中的這些書。

然而項羽很不爽,親率大軍前來興師問罪,於是就發生了鴻門宴的一幕:劉邦小心翼翼再加上運氣,才保住了一條命。然而咸陽,卻只能拱手相讓給項羽了。項羽一心想要衣錦還鄉,不願在咸陽久留,於是下令:屠個城就走吧。

西元前206年,項羽屠完城還不滿足,走之前又燒了一把火,秦國的宮殿“火三月不滅”。最終那些被秦始皇收歸宮室的書籍,又被項羽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後世不斷有人懷念項羽,說他生為人傑死為鬼雄,就是把焚書這一節選擇性忘卻了。其實要論焚書坑儒,項羽比秦始皇殘暴得多。秦始皇殺了460人,其中大部分是方士術士,只有小部分是儒生;而項羽在新安城,一夜就活埋了二十萬秦國降卒。

最先提倡焚書的李斯,最終死在趙高的酷刑下,三族夷滅。不學無術只知道燒書的項羽,最終也被劉邦逼到烏江抹了脖子。只是他們死了尚有記載,因為他們而湮滅那無數典籍,卻再也不得而知了。

3

唯一值得慶倖的是,當時書籍還不像現在那樣多,所以許多人鑽研學問,是把整本書背誦下來了的。焚書令也沒能持續幾年,等到風聲一過,許多典籍又以手抄本的形式重現於世,流傳到今天的諸子百家著作,幾乎都這樣逃過了焚書的厄運。還有許多人冒死把典籍藏在牆壁裡、地下以及一切可以藏匿的地方,所以秦朝滅亡之後,這些書又重現天日。

因此《劍橋中國秦漢史》裡才認為,秦始皇“焚書所引起的實際損失,可能沒有像歷來想像得那樣嚴重。”即便沒有焚書之事的發生,傳下的戰國前的竹簡,也不可能大大多於現在實際存在的數量。在印刷術興起之前,被蟲蝕和各種原因造成的文獻本身損壞,應該是大於焚書的。

然而焚書畢竟是一種文化滅絕的象徵,不論中外,歷代對之都深惡痛絕。西元前47年,羅馬執政官愷撒征服埃及一戰中,亞歷山大圖書館被焚燒,一半館藏書籍直接被毀。過了幾百年發生宗教騷亂,狂熱的信徒們又將殘破的圖書館裡那些剩餘的、不符合其學說的書籍破壞殆盡。後來當阿拉伯人徹底燒掉亞歷山大圖書館時,裡面差不多已經沒有什麼書籍可言。

1933年4月開始,已經上臺掌權的德國納粹組織了一場大規模的“反非德國精神”運動,高潮就是以火“清洗”掉那些“非德國”的書籍。5月10日晚,官員、教授和學生們,將數萬本書籍扔到篝火中,還有隆重的樂隊伴奏和“火焰宣誓”。社會主義者布萊希特的著作、馬克思的著作、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湯瑪斯·曼的著作,還有傑克倫敦、海明威的著作,統統都付之一炬。

僅僅十餘年後,納粹就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焚書是野蠻的象徵,是依仗暴力破壞文明的舉動,每一次焚書最終都令人唾棄。人們慶祝世界讀書日的時候,也一定慶倖並沒有世界焚書日。

在納粹當時焚燒的書籍裡,有德國詩人海涅的作品。他在劇本《阿爾曼索》裡,提出了一句關於焚書堪稱最為振聾發聵的警世名言:

“焚書伊始,焚人以終。”

原創不易

您的打賞是最好的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