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鄭少烘說易武第六章丨易武密碼之三:易武最大的秘密——香水氣韻

編者按:鄭少烘, 歲月知味董事長, 深耕易武十二年, 一手創辦的歲月知味已成為易武茶區規模最大、老茶存量最多的企業。 以下是鄭少烘先生關於易武理解的第六篇文章。

最近, 中興深陷“晶片風波”事件在我們的朋友圈刷屏, 所謂術業有專攻, 作為一個茶人, 我無意參與該事件的討論;但作為一個企業經營者, 我卻不得不認為, “晶片風波”給我們各行各業帶來的啟示非常有效:

倘若不想被任何對手(包括昨天的朋友)扼住脖子, 你必須掌握所處行業的核心技術。

聽到這裡, 或許有人開始嗤之以鼻, 我們做普洱茶的都是靠天吃飯, 哪裡來的核心技術, 也根本不需要核心技術, 只需百年老樹產茶, 自是幸福富足人家。

實際上, 我在之前的《鄭少烘說易武第四章丨易武密碼之一:一張地圖揭開易武核心微產區的秘密》一文中已經闡述過我的觀點:

經過歲月知味對易武茶區的多年走訪調查,

將易武茶區從香型上劃分為三個區域:花香區、蜜香區、原野香區。 而這三個區域的彙集點則正是茶王樹。 這不僅僅是從地域劃分上來說, 更多地, 我們是從口感上來說, 茶王樹所產的原料是具備花香、蜜香和原野香綜合素質的茶葉。

但這易武口感協調度最高的茶王樹產量不大, 能品飲到的茶友甚少。 對於更為廣泛的茶友群體來講, 試圖證悟易武茶的香氣滋味、口感協調、後期陳化價值高等一系列特點, 我們試圖用另一種方式來解決。

這就是, 以茶王樹為起點和啟發, 將其各個維度的優點作為拼配一款優質易武茶的基礎, 來進行規劃, 但又不僅止步于茶王樹特點的好茶。 它甚至有可能在香氣滋味上更飽滿、在苦度澀度上更有力量, 在後期陳化上更值得期待。

所以, 在經年的實地調研中, 徹底弄清易武各個微產區原料毛茶香水氣韻各種維度的指標後, 從而採取拼配的方式, 我們做出了易道這樣一款產品。

而這些易武微產區的各個維度指標, 以及後期產品拼配標準, 雖然不及晶片製造技術之萬一, 但就茶行業來講, 未必就不能被稱作易武茶的核心技術。

在我打算公開這份易武微產區各種維度指標表格之前, 曾有朋友勸我不要隨意公開。 因為這看起來小小四份表格, 卻是歲月知味團隊在易武整個產區浸淫易武十多年的時間裡灑下的汗水與辛勞。

在商言商, 就單純商業利益來看, 朋友的建議也無可厚非;但就一個深愛易武茶的人來說, 早日公佈這份核心機密, 不僅是對易武茶同好的推心置腹, 也是推動整個易武茶產業整體向前而盡的綿薄之力。

表格公佈完了,茶友們或許更關心的是,如何來解讀這張表格的規則?就像解讀秘密電報的密碼本,規則很重要。

實際上,這個表格的指標不算難懂,基本上是以10分打分制進行的,從香氣、甜、苦、回甘、澀、生津、喉韻和耐泡度這8個維度來呈現,每個維度都是十分制。

需要指出的是,整張表格中的各項指標關係不是割裂的單一標準,而需要聯繫性的整體做出判斷。

比如一個產地的香氣、甜度、喉韻和生津指標分數較高的話,即使它的苦澀度也很高,也不用擔心其整體協調度,因為綜合的來看,其他指標高的話,也不怕苦澀度高。

這個表格的內在邏輯關係很強,也需要我們的茶友認真體會。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表格中的各項指標的打分有高有低,那我們需要以什麼茶來做參照物的?從而瞭解這些高分低分的區域表現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我早已申明,茶王樹是易武區域協調度最高的,所以表格中的打分正是以茶王樹為參照物的。

作為花香帶、蜜香帶和原野香帶的中心帶,茶王樹在香氣、回甘、甜、生津、喉韻和耐泡度6項指標都是8.5分,但苦和澀都是4分,說明苦澀度比較平衡協調。這種狀態,算是非常優秀的易武茶了。

所以說,這份表單中,並不是所有的指標分數都是越高越好,比如苦和澀。

我們可以把表格中的苦和澀指標,看成是類似酒的度數。舉個例子,草果地和同慶河的苦的度數是比較高的,但並不代表它們苦的得分高,而是代表苦很明顯,有些類似酒的度數。

而同慶河的苦是7.5分,澀是3分,代表苦重澀輕,而不是代表苦得多少分,澀多少分。

以十分制來說,香氣、回甘、甜、生津、喉韻和耐泡度的指標是越高越好,但放在苦和澀兩個指標上來看,一般到7分以上,說明苦和澀太明顯了。

除非像同慶河其他分值很高,才能壓得住7.5分的苦。拋開特殊情況,一般苦和澀在5分左右,是相對最為平衡協調的。

但是像荒田,其香氣、回甘、甜、生津、喉韻和耐泡的指標都很低的情況下,加上苦、澀指標也高,茶也就不會好到哪兒去了。

不過,我們也不能單純地就認為苦和澀的指標分數高,就是一定不好,因為苦和澀的指標還是要其他的指標聯繫起來一起看。不能因噎廢食,更不能以偏概全。

另外,苦澀的兩個分值也有關係,很多初學茶的朋友容易搞混苦和澀的概念,但其實苦與澀乃是不同維度的概念,而且在易武茶的品質判別中,苦重澀輕,苦輕澀重這種情況都很容易不協調。

這恰好說明了,在花香帶裡面,為什麼我一直把草果地這個微產區放在其他微產區後面,就是因為它的苦澀協調度要差些,所以放在後面。

說起對茶王樹的推崇,我當然毫不掩飾,我也一直堅持認為茶王樹要比大眾認知度更高的薄荷塘表現更為優秀、協調。

為什麼我如此堅持,因為從這些表格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在甜、回甘、生津、耐泡度和喉韻這幾個維度的分數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薄荷塘是比不上茶王樹的。

儘管在香氣上,薄荷塘8.6分要比茶王樹的8.5分要高。但從整體和長期陳化效果來看,薄荷塘的香氣會隨著酯類物質揮發減少,而且可預期陳化也要比茶王樹略遜風騷。

在我看來,茶王樹的8個維度就是衡量易武各個微產區香水氣韻總體維度的尺規,而通過對各個微產區各維度指標的精准瞭解,才能掌握易武茶最核心的機密,製作出口感最為協調,最能代表易武風格,同時又最具備穩定品質的好茶,這才是易武茶的王道,而不僅僅是憑著微產區純料茶所行的霸道。

若干年後,要是易武茶產業整體因為這幾張小小的表格,而進入核心技術的產業時代,那麼也算是對歲月知味核心團隊走遍易武山頭所付出辛勞的一份慰藉與褒獎。

而我,與有榮焉。

編後語:本文僅代表鄭少烘先生和歲月知味的觀點,茶語網也相信會有很多茶友看完本文後有自己的觀點想要表達,無論拍磚還是點贊,我們希望各位茶友能將自己的觀點呈現給大家。

歡迎各位在本文留言區留言評論,或將觀點發送給茶語網微信公眾號。在整理之後,我們將會把各位的觀點整理成一篇討論易武香水氣韻的文章發表。

表格公佈完了,茶友們或許更關心的是,如何來解讀這張表格的規則?就像解讀秘密電報的密碼本,規則很重要。

實際上,這個表格的指標不算難懂,基本上是以10分打分制進行的,從香氣、甜、苦、回甘、澀、生津、喉韻和耐泡度這8個維度來呈現,每個維度都是十分制。

需要指出的是,整張表格中的各項指標關係不是割裂的單一標準,而需要聯繫性的整體做出判斷。

比如一個產地的香氣、甜度、喉韻和生津指標分數較高的話,即使它的苦澀度也很高,也不用擔心其整體協調度,因為綜合的來看,其他指標高的話,也不怕苦澀度高。

這個表格的內在邏輯關係很強,也需要我們的茶友認真體會。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表格中的各項指標的打分有高有低,那我們需要以什麼茶來做參照物的?從而瞭解這些高分低分的區域表現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我早已申明,茶王樹是易武區域協調度最高的,所以表格中的打分正是以茶王樹為參照物的。

作為花香帶、蜜香帶和原野香帶的中心帶,茶王樹在香氣、回甘、甜、生津、喉韻和耐泡度6項指標都是8.5分,但苦和澀都是4分,說明苦澀度比較平衡協調。這種狀態,算是非常優秀的易武茶了。

所以說,這份表單中,並不是所有的指標分數都是越高越好,比如苦和澀。

我們可以把表格中的苦和澀指標,看成是類似酒的度數。舉個例子,草果地和同慶河的苦的度數是比較高的,但並不代表它們苦的得分高,而是代表苦很明顯,有些類似酒的度數。

而同慶河的苦是7.5分,澀是3分,代表苦重澀輕,而不是代表苦得多少分,澀多少分。

以十分制來說,香氣、回甘、甜、生津、喉韻和耐泡度的指標是越高越好,但放在苦和澀兩個指標上來看,一般到7分以上,說明苦和澀太明顯了。

除非像同慶河其他分值很高,才能壓得住7.5分的苦。拋開特殊情況,一般苦和澀在5分左右,是相對最為平衡協調的。

但是像荒田,其香氣、回甘、甜、生津、喉韻和耐泡的指標都很低的情況下,加上苦、澀指標也高,茶也就不會好到哪兒去了。

不過,我們也不能單純地就認為苦和澀的指標分數高,就是一定不好,因為苦和澀的指標還是要其他的指標聯繫起來一起看。不能因噎廢食,更不能以偏概全。

另外,苦澀的兩個分值也有關係,很多初學茶的朋友容易搞混苦和澀的概念,但其實苦與澀乃是不同維度的概念,而且在易武茶的品質判別中,苦重澀輕,苦輕澀重這種情況都很容易不協調。

這恰好說明了,在花香帶裡面,為什麼我一直把草果地這個微產區放在其他微產區後面,就是因為它的苦澀協調度要差些,所以放在後面。

說起對茶王樹的推崇,我當然毫不掩飾,我也一直堅持認為茶王樹要比大眾認知度更高的薄荷塘表現更為優秀、協調。

為什麼我如此堅持,因為從這些表格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在甜、回甘、生津、耐泡度和喉韻這幾個維度的分數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薄荷塘是比不上茶王樹的。

儘管在香氣上,薄荷塘8.6分要比茶王樹的8.5分要高。但從整體和長期陳化效果來看,薄荷塘的香氣會隨著酯類物質揮發減少,而且可預期陳化也要比茶王樹略遜風騷。

在我看來,茶王樹的8個維度就是衡量易武各個微產區香水氣韻總體維度的尺規,而通過對各個微產區各維度指標的精准瞭解,才能掌握易武茶最核心的機密,製作出口感最為協調,最能代表易武風格,同時又最具備穩定品質的好茶,這才是易武茶的王道,而不僅僅是憑著微產區純料茶所行的霸道。

若干年後,要是易武茶產業整體因為這幾張小小的表格,而進入核心技術的產業時代,那麼也算是對歲月知味核心團隊走遍易武山頭所付出辛勞的一份慰藉與褒獎。

而我,與有榮焉。

編後語:本文僅代表鄭少烘先生和歲月知味的觀點,茶語網也相信會有很多茶友看完本文後有自己的觀點想要表達,無論拍磚還是點贊,我們希望各位茶友能將自己的觀點呈現給大家。

歡迎各位在本文留言區留言評論,或將觀點發送給茶語網微信公眾號。在整理之後,我們將會把各位的觀點整理成一篇討論易武香水氣韻的文章發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