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這種網紅玩具堪比炸彈,千萬別再給孩子玩了

最近, 一個女孩生日引爆氣球的視頻在網上熱傳, 看得包媽一陣後怕。

女孩在五彩繽紛的氣球中正要吹蠟燭, 就在這個瞬間氣球被引爆了, 變成一團火焰把壽星包圍了…

其實這種悲劇不是第一次發生。 特別是在生日聚會這種場合中, 氣球經常被作為調節氣氛不可缺少的存在, 但是某些氣球一旦碰到蠟燭就是如下的場景了:

在遊樂場、廣場或者旅遊景點, 經常能看到各種五顏六色樣式豐富的氣球,

連大人有時候都毫無抵抗力, 更別說小朋友了, 帶娃去玩時難免會被纏住買一個。

但妞們想過嗎?這些氣球對孩子來說, 可能是個隨時會被引爆的【炸彈】。

氣球之所以會飛起來懸浮在空中, 是因為裡面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 一般用於氣球的氣體有氫氣和氦氣兩種。

但早在2006年, 我國有關部門就明文規定, 嚴禁在公共場所灌充手持氫氣球。 充氣球應使用化學性質穩定、密度比空氣小且不易燃燒的惰性氣體——氦氣。

氫氣球為什麼那麼危險?

咱們上學的時候就學過, 氫氣是可燃的, 點燃不純的氫氣會爆炸。 所以氫氣球+空氣+明火=爆!炸!

在密封的環境下, 氫氣爆炸的破壞力更是驚人☟☟☟

既然氫氣球那麼危險, 為什麼還用人用?

馬克思說:“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 它就會鋌而走險, 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 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 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 甚至冒著被絞死的危險”。

市場上氫氣和氦氣的價格相差十倍以上, 每立方米的氫氣的價格是 12 元左右, 而氦氣則需要 135 元以上。 一個氦氣球的成本在10元以上, 氫氣球的成本只要1元。

如何分辨呢?知乎有個高贊的回答挺值得參考的:讓銷售者用打火機或其他明火燒氣球, 敢點的是氦氣球, 不敢點的是氫氣球。

看到這, 你還敢在馬路上隨便買流動小商販的氣球麼?

不要以為躲開了氫氣球就安全了, 包媽翻到了幾年前一個舊聞:

這個好端端的氣球之所以無端爆炸, 竟然是因為李大媽一邊抱著拿著氣球的孩子, 一邊剝著柳丁, 氣球就爆炸了…

原來, 橘子皮裡裡面有著豐富的芳香烴類化合物, 同時它也是一種溶劑,對橡膠(氣球)的溶解度很強。

同理,柚子、柳丁、檸檬等柑橘類的水果都有這類化合物,用剛剝完這類水果的手摸氣球可能會發生以下對的場景:

躲過了氫氣球、橘子這兩件大殺器,妞們還要警惕一下窒息這個風險。

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兒童基金會調查,美國每年有超過10萬名4歲以下的兒童因為玩具造成意外傷害,17名兒童死亡。大約九分之一的死亡是由乳膠氣球窒息造成的。

4歲以下的兒童氣道非常小,很特別容易因嘔吐物進入口腔而導致窒息傷。氣球乾癟或者炸開時,容易因為誤食氣球碎片導致寶寶窒息。年紀大一點的孩子也有這種風險。

所以美國“兒童安全保護法”要求每個氣球包裝上都要有“窒息危險”的警告標籤。

最近,一種會發光的某音同款“網紅”氣球在迅速街頭躥紅。

Blingbling美輪美奐的造型,直擊包媽的少女心,連明星都要靠她凹造型~

然而,這個顏值頗高的自拍神器比起普通氣球,殺傷力也要×2?

包媽逛了一圈某電商平臺,發現這類氣球的銷量驚人,一個月要上萬的交易額,平均一個氣球的成本在3~10元之間。就連包媽這種沒有任何從業經驗的人也能輕易買到。

其實歐盟早在去年就在非食品類快速預警系統(RAPEX)對中國產的此類氣球玩具發出消費者警告?

該產品存在化學、窒息和受傷風險,因為氣球容易爆裂,釋放出包括紐扣電池、LED燈、鋒利釘子在內的小部件,且可能會被小孩吞咽,並對包括食道和胃部在內的器官造成傷害或窒息。

且不說有沒有混入不明氣體的風險,光是氣球上纏繞的彩燈等裝飾物帶過於簡單,只要氣球消氣,燈帶很容易脫落。

如果小朋友拿著玩,這鋼圈就會非常容易纏在脖子上,同樣是安全隱患。

面對這麼危險的“玩具”,保命指南拿走不謝:

家長們必須瞭解氫氣球和波波球的危險,態度堅決地抵制;

出門時要留心,儘量遠離那些流動商販;

必須在家長的監督下玩氣球,不能讓寶寶自行吹氣球或引爆氣球。

避免在寶寶玩氣球的時候接觸到柑橘類的水果。

注意遠離打火機、煙頭、暖爐、燃氣灶等物品,也不要在大太陽底下拿著氣球玩。

向身邊的人普及氣球的安全知識,避免親朋好友為了哄孩子玩出現此類危險情況。

同時它也是一種溶劑,對橡膠(氣球)的溶解度很強。

同理,柚子、柳丁、檸檬等柑橘類的水果都有這類化合物,用剛剝完這類水果的手摸氣球可能會發生以下對的場景:

躲過了氫氣球、橘子這兩件大殺器,妞們還要警惕一下窒息這個風險。

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兒童基金會調查,美國每年有超過10萬名4歲以下的兒童因為玩具造成意外傷害,17名兒童死亡。大約九分之一的死亡是由乳膠氣球窒息造成的。

4歲以下的兒童氣道非常小,很特別容易因嘔吐物進入口腔而導致窒息傷。氣球乾癟或者炸開時,容易因為誤食氣球碎片導致寶寶窒息。年紀大一點的孩子也有這種風險。

所以美國“兒童安全保護法”要求每個氣球包裝上都要有“窒息危險”的警告標籤。

最近,一種會發光的某音同款“網紅”氣球在迅速街頭躥紅。

Blingbling美輪美奐的造型,直擊包媽的少女心,連明星都要靠她凹造型~

然而,這個顏值頗高的自拍神器比起普通氣球,殺傷力也要×2?

包媽逛了一圈某電商平臺,發現這類氣球的銷量驚人,一個月要上萬的交易額,平均一個氣球的成本在3~10元之間。就連包媽這種沒有任何從業經驗的人也能輕易買到。

其實歐盟早在去年就在非食品類快速預警系統(RAPEX)對中國產的此類氣球玩具發出消費者警告?

該產品存在化學、窒息和受傷風險,因為氣球容易爆裂,釋放出包括紐扣電池、LED燈、鋒利釘子在內的小部件,且可能會被小孩吞咽,並對包括食道和胃部在內的器官造成傷害或窒息。

且不說有沒有混入不明氣體的風險,光是氣球上纏繞的彩燈等裝飾物帶過於簡單,只要氣球消氣,燈帶很容易脫落。

如果小朋友拿著玩,這鋼圈就會非常容易纏在脖子上,同樣是安全隱患。

面對這麼危險的“玩具”,保命指南拿走不謝:

家長們必須瞭解氫氣球和波波球的危險,態度堅決地抵制;

出門時要留心,儘量遠離那些流動商販;

必須在家長的監督下玩氣球,不能讓寶寶自行吹氣球或引爆氣球。

避免在寶寶玩氣球的時候接觸到柑橘類的水果。

注意遠離打火機、煙頭、暖爐、燃氣灶等物品,也不要在大太陽底下拿著氣球玩。

向身邊的人普及氣球的安全知識,避免親朋好友為了哄孩子玩出現此類危險情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