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先秦名相:運籌帷幄,有勇有謀公孫衍

眾所周知, 張儀是戰國時期連橫派的代表人物, 常常有人把蘇秦和張儀相提並論, 其實這兩個人一生完全沒有交集。 張儀早蘇秦太多, 根本不是一個時候的人物。 同時期的公孫衍, 才是與張儀真正有過交集的重要人物, 兩人多次過招, 公孫衍雖然名氣遠不如張儀, 可能力絕不輸張儀。

公孫衍是魏國人, 可無奈在魏國不被重用, 剛好秦王稀罕他, 就去了秦國, 正值秦惠王殺了商鞅, 秦國正邁向強國的關頭, 公孫衍被任命為為大良造, 手握大權的公孫衍第一站便是像魏國發起戰爭。

河西一戰至關重要, 作為魏國人的公孫衍與對自己的老家發起了進攻, 秦國公孫衍PK魏國大將龍賈, 此戰屠軍八萬, 打的魏軍落花流水。 魏惠王無奈只好把河西割讓給了秦國, 以求保全。 秦軍得河西, 仿佛拿到了通往東部的解鎖鑰匙。

魏王這時才意識到公孫衍的厲害,

這貨翻臉起來不認人, 打自己的國家一點不帶眨眼的, 勢必不可小覷。 於是想來想去, 只有從公孫衍入手才能左右秦國伐魏。 靠金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魏惠王派人給公孫衍送去了重金, 希望公孫衍想想辦法救救魏國。 公孫衍拿了好處, 不辦事太不地道, 於是他向秦王主張趁著魏王此時不打仗交好的時機, 合縱一起攻打西部地區。

後來張儀來到秦國, 公孫衍主張合縱, 張儀主張連橫, 然後兩人一縱一橫, 恰巧相反, 倆個死對頭成為了一生之敵。 後來張儀更勝一籌, 贏得了秦王的重用, 成功擠兌走了公孫衍。 公孫衍長歎一口氣, 無處可去只好又回到了魏國。

此時的魏國可不是從前的魏國, 屢戰屢敗形容魏國毫不誇張。 公孫衍拉攏秦魏合縱失敗後, 又去勸齊國與魏國合縱攻打趙國, 成功了。 嘗到甜頭的公孫衍又開始拉攏韓、趙、燕、中山四國, 發起了歷史上著名的“五國相王”事件, 為的是日後合縱攻秦做鋪墊。 可好景不長, 張儀又來攪合, 暗中與齊楚拉攏關係, 處心積慮破壞掉對手公孫衍的合縱計畫。

果然, 一身難容二虎, 公孫衍美好的夢想破滅, 合縱的美好計畫告終。 公孫衍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 後來,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 魏、趙、韓、燕、楚五個國家聯合出兵, 攻打秦國。 可是人心渙散, 真正出兵的國家沒有幾個。 在函谷關與秦國交戰慘敗, 損失了八萬大軍。

因為失敗, 魏國大臣們開始職責, 排擠公孫衍。 後來無奈又去了韓國為相, 真是身不由己, 後來合縱計畫又紛紛以失敗告終, 公孫衍顏面丟盡, 只好又回到了魏國。 魏國哪裡還有他的位置, 最後被仇人陷害慘死, 讓人唏噓。

公孫衍是戰國時期注明的外交家, 政治家, 論政治才華和韜略, 他非常有遠見有報復, 敢於提出五國合縱的戰略在歷史上也是受屈一指的。 奈何一生的政治命運充滿坎坷, 沒有實現心中的理想抱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