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新挑戰下,長安的第三次自我革命

作者:張北

4月23日晚, 長安汽車在北京隆重舉行了“創新、創業、創未來”企業戰略發佈會。 發佈會之前, 媒體們眾說紛紜, 發佈會現場,

台下夜闌人靜, 似乎每個記者都不願漏掉任何細節, 這場發佈會在業內頗受關注。 整場戰略發佈由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帶節奏, 不拖泥帶水, 乾貨超多。 張寶林…

4月23日晚, 長安汽車在北京隆重舉行了“創新、創業、創未來”企業戰略發佈會。 發佈會之前, 媒體們眾說紛紜, 發佈會現場, 台下夜闌人靜, 似乎每個記者都不願漏掉任何細節, 這場發佈會在業內頗受關注。

整場戰略發佈由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帶節奏, 不拖泥帶水, 乾貨超多。

張寶林用了五個“新”展示了長安汽車對行業當下環境的判斷, 即消費新升級、產業新形態、技術新模式、價值新結構、競爭新格局。 長安認為汽車已經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 汽車產業的變革悄然而至, 為了應對全新挑戰, 長安只有洞見趨勢, 才能加速向前。

關於長安戰略怎樣調整?張寶林說:“一個核心, 四個轉型”是長安戰略的整體發展思路。 核心自然是用戶, 基於現狀和趨勢, 圍繞用戶, 長安做了四個轉型計畫。

從服務使用者向經營使用者轉型

在用戶層面, 長安汽車準備建設一個可以正式運行的線上大資料服務系統, 用數位技術洞察多元化需求, 目的是加強使用者對品牌的信任度和依賴度。

從經營產品向經營品牌轉型

在品牌層面, 基於消費升級, 長安汽車對集團旗下品牌進行了重新梳理,

成立四個業務獨立品牌, 首先長安汽車是業務品牌的核心, 定位為主流乘用車品牌, 第二, 長安歐尚將成為獨立品牌, 產品由過去的微型商用車向品質家庭用車轉型。 第三, 長安輕型車正式改名為凱程汽車, 定位為短途專業物流車品牌。 第四, 推動中高端品牌的打造, 這是長安未來業務品牌的重心。

從這一項轉型來看, 四個業務的定位表明了長安汽車品牌架構更加清晰, 每個品牌對應不同的細分市場, 互不干涉, 品牌差異明顯。 不過, 此前坊間流傳很久的“長安高端品牌”並沒有在戰略中具體說明, 張寶林說:“在新的品牌矩陣合理的情況下, 長安將全面的推動品牌向上。 ”由此, 長安還是選擇了“走穩了再踢球”的路子, 至於中高端品牌, 長安還在醞釀。

從傳統產品向智慧化+新能源產品轉型

在產品層面, 長安汽車表示將把“智慧化”和“新能源”作為未來長安產品的標準配置, 並在今年下半年, 發佈代號為“北斗天樞”的智能化戰略。

從提供產品+服務向提供產品+服務+出行解決方案轉型

在服務模式方面,長安計畫重點佈局出行服務、新零售、金融投資等領域,其中包括出行服務平臺、電商平臺、長安汽車體驗中心、快修服務店、汽車超市等,通過多管齊下的方式,在2020年滿足年銷50萬輛的管道承載能力。

從以上轉型來看,對於一個擁有156年歷史的長安來說,這無疑又是一次自我革命。長安汽車把這次轉變稱為“第三次創業”。上世紀80年代,在企業“軍轉民”的大背景下,長安開始第一次創業,20年後,長安成為了微型汽車市場的佼佼者。2006年,長安選擇第二次創業,進軍乘用車領域,十年後,長安成為第一家跨入“千萬俱樂部”的中國品牌,前兩次創業,長安選擇順勢而為,才不斷有了新突破。

而這第三次創業呢?又將會把長安帶到哪一步?這一點,長安汽車部署了兩個節點目標,到2020年,長安要實現銷售400萬輛,市場佔有率12.7%,進入行業第一梯隊;到2025年,銷售600萬輛,市場佔有率15.7%,實現中國品牌第一。

坦白講,達成預想目標還是有些挑戰的。2017年長安汽車總銷量是287.24萬輛,同比下降6.23%,這意味著長安未來三年在快速轉型的同時要保證正增長,追加120萬輛的差距,更具挑戰的是,2025年要實現中國品牌第一。

目標宏大,長安的底氣何在?

張寶林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又一次提到了長安汽車156年的歷史積澱,他認為這一百多年帶給長安人的不止是創新製造的經驗,還有不服輸、艱苦奮鬥的精神。

另一方面,長安之所以底氣十足,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對企業戰略的自信。整場發佈會下來,另筆者最深刻的是長安汽車做事情的邏輯。對趨勢的把脈,確定戰略的方向,到怎樣去執行實現,非常清晰。

目標雖有挑戰,但並未必達不到,張寶林說:“目標我們已經明確,我們必須按照發佈的目標來奮勇前進。”

從提供產品+服務向提供產品+服務+出行解決方案轉型

在服務模式方面,長安計畫重點佈局出行服務、新零售、金融投資等領域,其中包括出行服務平臺、電商平臺、長安汽車體驗中心、快修服務店、汽車超市等,通過多管齊下的方式,在2020年滿足年銷50萬輛的管道承載能力。

從以上轉型來看,對於一個擁有156年歷史的長安來說,這無疑又是一次自我革命。長安汽車把這次轉變稱為“第三次創業”。上世紀80年代,在企業“軍轉民”的大背景下,長安開始第一次創業,20年後,長安成為了微型汽車市場的佼佼者。2006年,長安選擇第二次創業,進軍乘用車領域,十年後,長安成為第一家跨入“千萬俱樂部”的中國品牌,前兩次創業,長安選擇順勢而為,才不斷有了新突破。

而這第三次創業呢?又將會把長安帶到哪一步?這一點,長安汽車部署了兩個節點目標,到2020年,長安要實現銷售400萬輛,市場佔有率12.7%,進入行業第一梯隊;到2025年,銷售600萬輛,市場佔有率15.7%,實現中國品牌第一。

坦白講,達成預想目標還是有些挑戰的。2017年長安汽車總銷量是287.24萬輛,同比下降6.23%,這意味著長安未來三年在快速轉型的同時要保證正增長,追加120萬輛的差距,更具挑戰的是,2025年要實現中國品牌第一。

目標宏大,長安的底氣何在?

張寶林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又一次提到了長安汽車156年的歷史積澱,他認為這一百多年帶給長安人的不止是創新製造的經驗,還有不服輸、艱苦奮鬥的精神。

另一方面,長安之所以底氣十足,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對企業戰略的自信。整場發佈會下來,另筆者最深刻的是長安汽車做事情的邏輯。對趨勢的把脈,確定戰略的方向,到怎樣去執行實現,非常清晰。

目標雖有挑戰,但並未必達不到,張寶林說:“目標我們已經明確,我們必須按照發佈的目標來奮勇前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