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全省第二!金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率達98%

金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率達98%

速讀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率達98%;基層首診率達63.61%, 縣域就診率近88%;群眾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滿意度達96%……近日,

市衛計委通過專題調研, 深入瞭解我市強化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的做法和成效, 發現存在的突出問題並提出建議和策略, 以進一步提升服務百姓的能力。

四舉措著力提升基層衛生服務水準

近年我市以醫聯體建設、規範化、強機制、簽約服務為著力點, 提升縣域就診率、基層首診率、基層服務效率和群眾獲得感。

醫聯體建設提升縣域就診率

目前, 全市建立了12個省市高等級醫院與縣級醫院的醫聯體, 其中帶資金專案4個, 是全省資金專案下沉數量最多的地市, 有力提升了縣級醫院的龍頭作用。 通過實行梯次下沉, 實現縣級醫院幫扶鄉鎮衛生院全覆蓋, 確保所有鄉鎮衛生院每天都有上級醫院專家提供服務。

規範化提升基層首診率

近3年來, 全市投入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中心)規範化建設資金達億元,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率達98%, 居全省第二位。 全市已創建4家省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3家全國優質服務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23家衛生院獲評“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

2017年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新增床位416張, 總診療人次達3097.42萬人次, 同比增長5.99%, 住院3.3萬人次, 同比增長1.5%, 基層首診率達63.61%, 高於全省平均水準。

強機制提升基層服務效率

目前, 市本級已完成資訊化改造投資3200萬元, 全市資訊化建設累計投入近2億元。 市級資訊化平臺已基本建成, 並與市區42個鄉鎮(街道)衛生院實現了互聯互通。 各縣(市)電子健康檔案系統與市平臺逐步實現對接, HIS系統、心電、影像、電子病歷、檢驗檢查、電子健康檔案、體檢系統和遠端會診系統已完成90%。

簽約服務提升群眾獲得感

2017年, 全市簽約175萬人, 規範簽約率36.5%, 重點人群簽約覆蓋率達到72.34%,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覆蓋率達到95.5%, 低保、特困人群簽約覆蓋率達到90.3%。

據調查, 90%的受訪簽約居民認為家庭醫生對自己或家人就診“有很大幫助”或“有所幫助”。

補齊短板, 增強百姓獲得感

調查結果表明, 近年我市強化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成效明顯, 但也存在一些較突出的問題。 比如基層引進人才難, 家庭醫生人手短缺;優質醫療衛生資源總量不足與配置不均衡並存;分級診療制度仍需完善等。

完善激勵機制, 引導醫療人才下沉。

適當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待遇;在職稱晉升、培訓學習、評獎推優等方面優先考慮家庭醫生團隊成員, 規範家庭醫生培養模式和繼續教育培訓, 提高家庭醫生團隊的醫療技能水準;進一步擴大定向培養全科醫生的招生規模, 對戶籍地在本地的學生優先錄用。

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

建立完善醫聯體評價評估機制, 對醫聯體內上級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資源資訊共用、技術人才幫扶等方面的成效定期開展評估, 落實獎懲措施。 加強上級醫院與家庭醫生團隊的緊密聯繫, 分工協作, 均衡配置醫療資源。 完善區域醫學共用中心的運行機制,建立利益共用、風險分擔機制。

加快完善分級診療相關政策。

制定基層首診目錄,進一步明確雙向轉診的技術規範和操作細則,完善城市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加快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落實法人治理,推進精細化管理,促使公立醫院轉變發展方式,落實公益性。

“建議人力社保、財政、醫療保障等部門加大支持力度。”市衛計委有關負責人希望有關部門合力完善保障政策,明確簽約服務經費保障措施,進一步調整醫保差別化支付政策;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簽約服務理念,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準提高,讓老百姓享受到切切實實的好處。

來源|區劃辦(委基層處)、金華新聞用戶端

編輯|徐超

完善區域醫學共用中心的運行機制,建立利益共用、風險分擔機制。

加快完善分級診療相關政策。

制定基層首診目錄,進一步明確雙向轉診的技術規範和操作細則,完善城市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加快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落實法人治理,推進精細化管理,促使公立醫院轉變發展方式,落實公益性。

“建議人力社保、財政、醫療保障等部門加大支持力度。”市衛計委有關負責人希望有關部門合力完善保障政策,明確簽約服務經費保障措施,進一步調整醫保差別化支付政策;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簽約服務理念,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準提高,讓老百姓享受到切切實實的好處。

來源|區劃辦(委基層處)、金華新聞用戶端

編輯|徐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