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治維新後,日本人為何故意不稱“中國”而稱“支那”?

作者:金滿樓

通常認為, “支那”一詞最早源于天竺(古印度)對古代中國的稱呼, 其在唐、宋時即已被音譯為中文。

如古印度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中, 都曾以“cina”來指稱中國。 而“cina”的本義, 有說是“絲”的意思, 也有說秦朝之“秦”的音譯。

之後的“Sinoa”、“China”、“Chine”等, 都被認為來源於“cina”這個詞。

如傳教士利瑪竇在其“中國雜記”中認為, “China”一詞由“Cin”(即秦)而來, 其認為葡萄牙人從交趾人和暹羅人那兒學來的, 而交趾人和暹羅人稱中國為Cin。

除“支那”的譯法外, 國中尚有“脂那”、“至那”、“震旦”、“振旦”、“ 真丹”等用法。 如馬相伯曾在上海設立的“震旦大學”, 其中“震旦”一詞,

即指中國。

從歷史脈絡看, “cina”一詞在漢明帝時隨佛教傳入中國, 高僧音譯為“支那”。 “支那”一詞, 在印度含有智慧之意, 而此雲“漢地”, 亦指東方文物之國, 系褒義詞。

如唐玄宗曾寫過一首名為《題梵書》的詩, 曰:

鶴立蛇形勢未休, 五天文字鬼神愁。

支那弟子無言語,

穿耳胡僧笑點頭。

這是在歌頌梵語的艱深奧妙, 可見並無貶義。

此後, 中國佛教徒如明代憨山大師也有用這詞來稱謂中國的, 但使用頻率不高。

唐朝以後, “支那”一詞通過佛教交流傳入日本。 但在很長時期內, 這一說法僅在佛教或文學圈內偶然使用, 如《今昔物語》用過“支那國”之稱, 但系偶爾為之, 並無深意。

通常來說, 日本在明治維新前一直以中國朝代名稱呼中國, 尤其“唐”的說法最為普遍。 如長崎的中國商人, 即被稱為“唐人”, 其來往商船也被稱為“唐人船”。

事實上, 過去日本人出於對中土文化的敬仰, 其提到“唐人”時往往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校正衣襟, 以表示敬意。

據日本學者實藤惠秀研究, 在江戶時代的日本, 1713年新井白石奉江戶幕府之命查詢羅馬的漂流者史多提後, 據其所聞而撰《采覽異言》一書。

其中, 新井白石從史多提處聽到西方關於China的讀音, 遂標以片假名(チィナ), 並在左下角附以“支那”兩個小號字。 據說這是日本地圖史上以“支那”標稱中國的開端。

近代日本開國後,

“支那”一詞的使用頻率明顯增加, 一些來華日本人所寫的中國遊記往往也會採用了“支那”這個名稱。

但是, 此時的“支那”一詞並無貶義。 很大程度上說, 這只是趨洋的日本人將這一古老的名稱附會成一個西方的新詞彙。 如1887年傅雲龍在《遊歷日本餘記》中指出的:

“日本俗稱中國曰‘支那’, 蓋西音柴宜之轉。 ”

然而, 在甲午戰爭後, 被視為“蕞爾小國”的日本竟一舉戰勝中國, “日本戰勝、支那敗北”的歡呼由此充斥輿論與民間。

在喧囂塵上的“脫亞入歐論”下, 近代日本的“去中國化”的傾向明顯加強, “支那”一詞也開始與“中國”、“清國”等相提並論、頻繁使用, 尤其在民間社會, 更是如此。

當然, 在正式對華公文中, 日本仍稱中國為“大清國”, “支那”一詞主要被民間使用, 而且大有取代“中國”、“清國”用法的趨勢。

而這一趨勢, 在辛亥年後清廷覆亡後就更為的明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