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本是帝國雙傑之一,戰場上以少勝多,皇帝知道後卻下令夷將軍三族

秦朝末年, 由於秦二世的荒淫無道, 導致民不聊生, 百姓紛紛揭竿而起。 漢朝至漢高祖斬白蛇起義和楚漢爭霸, 到漢朝初期, 國力衰弱, 常遭北方遊牧民族匈奴的欺辱。 為了保存國祚, 漢朝幾任統治者對匈奴不得不採取和親政策, 對內發展經濟, 訓練兵馬, 就等有一天可以一雪前恥。 到漢武帝時期, 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 國力日益增強。 而此時漢朝可以說是兵強馬壯、糧草充足, 更是人才濟濟, 新一代的青年將領紛紛湧現, 而其中最優秀的霍去病和李陵更是被譽為帝國雙傑。

李陵字少卿, 隴西成紀人, 出生在一個軍武世家中。 他的祖父是秦朝時率軍滅亡燕國的李信, 爺爺是漢朝著名的飛將軍李廣。

天漢二年(西元前99年), 漢朝發生了一件震驚朝廷的大事。

天漢二年, 漢武帝令李廣利出征匈奴, 而在幾次戰場上屢立戰功的李陵恰巧也在此次的出征隊伍中。 經過幾年的對匈奴戰爭, 此時的漢朝已經攻守轉換, 對匈奴有決定性的優勢。 雖然此次出征沒有之前幾次聲勢浩大, 但對致力於消滅匈奴的漢武帝來說, 依然比較關注。

在前期, 一切都往漢朝預期計畫進行。 可在部隊凱旋而歸的路上, 李陵率領的五千步軍與單于遭遇, 被十余萬匈奴騎兵包圍在兩山之間。 單于欺漢軍人少, 率先攻擊李陵部。 經過幾天幾夜的輪番征戰, 而且在漢將叛徒的指引下, 李陵幾次率軍突圍皆因寡不敵眾, 無功而返。 李陵在突圍無望, 沒有援軍的情況下不得不投降匈奴。

此事一經傳開, 朝廷為之震怒, 漢武帝下令夷李陵三族。

漢武帝的一時之怒, 致使李陵徹底與漢朝斷絕關係。 他的一生在充滿國仇家恨的矛盾中渡過, 他的傳奇經歷常常引起後人爭議, 但他的才氣與勇武令後人欽佩。 有人說李陵投降匈奴屬於詐降,

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返漢朝為國效力, 也有人說李陵是真心投降。 歷史的真相已無處考究, 但小編更傾向於第一個猜想。 李陵雖身負家仇, 但終其一生未幫匈奴訓練一兵一卒, 未向匈奴獻一條不利於漢朝的計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