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返鄉創業青年“互聯網+農業”創業潮

近年來, “互聯網+農業”已成為熱議話題, 京東、阿裡等一批互聯網巨頭進入農村市場攻城掠地, 但“互聯網+農業”卻始終沒有真正普及到農戶;越來越多的青年選擇創業或者返鄉就業, 但“互聯網+農業”專案卻鮮有人問津。 引導青年從事“互聯網+農業”創業專案, 通過便利化、即時化、物聯化、智慧化等手段, 打通農業產業鏈環節的“任督二脈”, 消除“互聯網+農業”落地生根的人才障礙, 不僅能夠緩解越加嚴峻的就業形勢, 還能為“空心村”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鼓勵更多青年到農村從事“互聯網+農業”創業。

在當前“互聯網+”的浪潮下,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互聯網+農業”了。 京東、阿裡等一批互聯網巨頭進入農村市場攻城掠地, 但“互聯網+農業”卻始終沒有真正普及到農戶;越來越多的青年選擇創業或者返鄉就業, 但“互聯網+農業”專案卻鮮有人問津。

目前, 相當一部分青年擇業、就業還是只盯著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

到農村進行創業的熱情不高。 主觀上是青年的認識問題, 客觀上是政府引導不夠。 “互聯網+農業”創業的起點相對來說低很多, 早期也不需要投入太多資金, 市場空間大, 十分適合青年創業。

減負增效上做“減法”。 青年的創業經驗匱乏, 要進一步營造“降門檻、清障礙、搭平臺、聚合力”的創業環境, 深化推進“限時審批”、“先照後證”、“負面清單”等政策的落實。 技能培訓上做“乘法”。 開展“互聯網+農業”創業興趣培訓、技能培訓, 同時加大實踐操作力度, 建設“互聯網+農業”創業基地, 實現培訓+考察+實踐的的效益最大化。

返鄉創業青年“要沉下身子”

“如果說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讓大批人才嚮往著大城市,

我相信, 中國下一個30年的發展, 會有大批青年才幹在農村基層閃閃發光!”宋俊文非常看好返鄉創業青年的未來。

當前創業者很多, 從事農產品的電商平臺也很火。 但不可否認, 有些電商並不瞭解產品是怎樣出來的, 也有人認為, 做農產品應該要跳出產品, 隨便拿個產品包裝一下靠朋友就可以賣個好價錢。

“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 如果褚橙不注重品質, 再好的故事也無法持續發展。 ”宋俊文說。

還有的人什麼農產品都做, 卻不願意到農村去, 不願意去深入瞭解一個產品的根源。 宋俊文非常不贊成這種做法, “不熟悉產品就無法做好產品。 10個產品賣1千萬, 不如一個產品賣1千萬的價值大”。

“有時候, 大家往往想擠到大城市去找機會,

卻忽略了其實農村才是最缺人才的地方。 返鄉創業青年只有沉下身子, 真的到田裡山頭走走, 熟悉掌握產品, 才能走得遠, 否則只會曇花一現。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