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造車新勢力紮堆北京車展,外資高管一語道破成長邏輯

在汽車“新四化”浪潮之下, 新能源與自動駕駛成為了整個北京車展的關鍵字。 借著汽車“新四化”的東風, 造車新勢力企業集體亮相於今年的北京車展。

蔚來、前途、威馬、小鵬、雲度、拜騰、愛馳、正道、新特、奇點、零跑等十余家造車新勢力企業紛紛帶來了自己的全新產品。 區別于傳統燃油車的外觀造型, 智慧前衛的功能設計吸引了不少看客的圍觀。

不過, 業內人士卻對造車新勢力企業一直保持著質疑。 從最初對“PPT造車”的詬病, 演變至如今對其資金供應、市場開拓的質疑, 造車新勢力企業一直在爭議中成長。

在一片質疑聲中, 外資品牌又是如何看待這些新對手的?借著北京車展的機會, 汽車頭條APP分別對寶馬、英菲尼迪、戴姆勒等外資企業的外方大佬進行了深度交流, 詢問了他們對於在中國迅速成長起來的造車新勢力企業的看法。

同一起跑線上的對手?

相比於國內市場對於造車新勢力企業的普遍質疑, 國外車企的高管對於造車新勢力企業有著不同的看法。

蘭博基尼汽車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地區執行總經理Francesco Scardaoni對目前中國市場上新興的眾多汽車企業的發展保持了樂觀的態度。

他在接受汽車頭條APP採訪時表示:“在中國市場, 每天都在不斷地湧現出新的品牌, 他們選擇用創新的方案來解決問題, 很多新品牌都有自己專屬的科技, 他們有些可能將會是很好的玩家, 在遊戲中能夠脫穎而出, 這就是市場的規律, 如果你能存活下來就會是很好的事情。

在Francesco Scardaoni看來, 在中國自主品牌快速發展的帶動下, 中國市場出現的造車新勢力企業大潮已經掌握了新的科技和新的造車理念。 “中國製造的這些車企已經逐漸的追了上來, 他們已經在提供很多新的科技, 可能幾年之後外資企業就要向中國企業學習了。 ”Francesco Scardaoni表示。

在眾多新生的汽車品牌中, Francesco Scardaoni特別點贊了WEY品牌的設計, 他表示:“在創新、設計等方面, 我個人就很喜歡WEY的設計。 ”

而梅賽德斯-賓士汽車集團全球總裁蔡澈博士更是將造車新勢力企業視為同一起跑線上的競爭對手。

早在2017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 蔡澈博士對汽車頭條APP表示:“在未來電動車的競技中, 進入汽車製造的門檻不再需要131年內燃機技術的積累, 有一些中國初創企業以及來自中國的資本都在關注電動車, 未來我們相信這些企業更有機會與傳統車企進行角逐。 ”

為了在新能源與智慧化的時代下依然保持領先優勢,戴姆勒推出了“瞰思未來”的戰略。2022 年,梅賽德斯-賓士汽車將推出超過 50 款新能源,汽車產品,其中將有超過 10 款純電動車型,多款插電混合動力車型,以及搭載 48 伏智慧電機的諸多車型。這意味著在未來5年之間內,賓士品牌即將迎來一波史無前例的新能源產品大潮。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唐仕凱特也意識到:“如今汽車行業都處於轉型期,目前的商業模式可能會被打破。但這些變化對我們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踩點汽車“新四化”浪潮

而華晨寶馬和英菲尼迪高管則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這波造車新勢力企業浪潮之所以快速成長的原因——中國汽車市場上“新四化”帶來的行業發展新機遇。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行銷高級副總裁高翔表示:“這麼多新品牌的出現完全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尤其是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可謂勢不可擋。從我們的角度來講我們非常歡迎競爭對手的出現,因為大家都在朝一個方向去努力,可以共同把這樣一個方興未艾的市場做的更大。”

透過中國市場上造車新勢力企業的快速成長,高翔看到的是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中國新能源市場。這不僅對造車新勢力企業來說是利好,對寶馬等傳統車企而言依舊是一大發展機遇。

順應中國新能源市場大潮,寶馬也為此做了充分的準備。“寶馬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做非常深刻的研發準備,可謂厚積薄發。到2025年,寶馬集團將推出25款新能源車,其中13款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將來我們會在中國投放更多本土生產的新能源車型。”

此外,在生產供應體系上,寶馬還在中國市場佈局了華晨寶馬新研發中心。至此,寶馬已經在中國建成寶馬集團在德國之外,最大的研發基地。

高翔表示:“我們位於瀋陽的生產體系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傳統燃油車型和電動車型的共線生產可以保證我們對中國市場需求做出快速回應。即便未來這塊蛋糕做的很大,競爭又非常激烈的情況下,我們也能夠保持我們的先發優勢,繼續引領行業發展。”

與高翔一樣,英菲尼迪主席及全球總裁羅蘭•克魯格(Roland Krueger)也看到了造車新勢力蓬勃發展的原動力——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技術。

“我們也注意到中國市場正在進入新的快速發展期,近年來很多新的車型、品牌進入到這個市場。我們時刻關注市場新的變化,並以此作為洞察消費需求、市場趨勢的依據之一。英菲尼迪也將針對這些需求,進行相應的技術研發和產品設計,並積極導入中國市場。”羅蘭•克魯格對汽車頭條APP表示。

總體而言,相比於中國汽車市場對造車新勢力企業的“苛責”,外資品牌在面對宣導造車新概念的新勢力造車企業的態度相對寬容。

整體而言,相比於中國汽車市場對造車新勢力企業的“苛責”,外資品牌在面對宣導造車新概念的新勢力造車企業的態度相對寬容。

他們在造車新勢力企業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國新能源以及智慧化發展的大勢。造車新勢力企業在中國火爆,更是印證了外資企業在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

可以明顯感受到,對於汽車“新四化”時代下的競爭,擁有雄厚造車資本的外資企業都顯得非常淡定,而對於造車新勢力企業則是一場關乎生死的競爭。

畢竟,造車新勢力企業如今剛剛從PPT階段過度到量產階段,獲得與傳統車企在北京車展同室操戈的機會。在北京車展上,造車新勢力企業獲得外資品牌競爭對手的關注僅僅是其造車長征路上的第一步,未來,他們即將進入殘酷的市場淘汰期。

為了在新能源與智慧化的時代下依然保持領先優勢,戴姆勒推出了“瞰思未來”的戰略。2022 年,梅賽德斯-賓士汽車將推出超過 50 款新能源,汽車產品,其中將有超過 10 款純電動車型,多款插電混合動力車型,以及搭載 48 伏智慧電機的諸多車型。這意味著在未來5年之間內,賓士品牌即將迎來一波史無前例的新能源產品大潮。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唐仕凱特也意識到:“如今汽車行業都處於轉型期,目前的商業模式可能會被打破。但這些變化對我們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踩點汽車“新四化”浪潮

而華晨寶馬和英菲尼迪高管則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這波造車新勢力企業浪潮之所以快速成長的原因——中國汽車市場上“新四化”帶來的行業發展新機遇。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行銷高級副總裁高翔表示:“這麼多新品牌的出現完全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尤其是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可謂勢不可擋。從我們的角度來講我們非常歡迎競爭對手的出現,因為大家都在朝一個方向去努力,可以共同把這樣一個方興未艾的市場做的更大。”

透過中國市場上造車新勢力企業的快速成長,高翔看到的是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中國新能源市場。這不僅對造車新勢力企業來說是利好,對寶馬等傳統車企而言依舊是一大發展機遇。

順應中國新能源市場大潮,寶馬也為此做了充分的準備。“寶馬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做非常深刻的研發準備,可謂厚積薄發。到2025年,寶馬集團將推出25款新能源車,其中13款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將來我們會在中國投放更多本土生產的新能源車型。”

此外,在生產供應體系上,寶馬還在中國市場佈局了華晨寶馬新研發中心。至此,寶馬已經在中國建成寶馬集團在德國之外,最大的研發基地。

高翔表示:“我們位於瀋陽的生產體系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傳統燃油車型和電動車型的共線生產可以保證我們對中國市場需求做出快速回應。即便未來這塊蛋糕做的很大,競爭又非常激烈的情況下,我們也能夠保持我們的先發優勢,繼續引領行業發展。”

與高翔一樣,英菲尼迪主席及全球總裁羅蘭•克魯格(Roland Krueger)也看到了造車新勢力蓬勃發展的原動力——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技術。

“我們也注意到中國市場正在進入新的快速發展期,近年來很多新的車型、品牌進入到這個市場。我們時刻關注市場新的變化,並以此作為洞察消費需求、市場趨勢的依據之一。英菲尼迪也將針對這些需求,進行相應的技術研發和產品設計,並積極導入中國市場。”羅蘭•克魯格對汽車頭條APP表示。

總體而言,相比於中國汽車市場對造車新勢力企業的“苛責”,外資品牌在面對宣導造車新概念的新勢力造車企業的態度相對寬容。

整體而言,相比於中國汽車市場對造車新勢力企業的“苛責”,外資品牌在面對宣導造車新概念的新勢力造車企業的態度相對寬容。

他們在造車新勢力企業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國新能源以及智慧化發展的大勢。造車新勢力企業在中國火爆,更是印證了外資企業在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

可以明顯感受到,對於汽車“新四化”時代下的競爭,擁有雄厚造車資本的外資企業都顯得非常淡定,而對於造車新勢力企業則是一場關乎生死的競爭。

畢竟,造車新勢力企業如今剛剛從PPT階段過度到量產階段,獲得與傳統車企在北京車展同室操戈的機會。在北京車展上,造車新勢力企業獲得外資品牌競爭對手的關注僅僅是其造車長征路上的第一步,未來,他們即將進入殘酷的市場淘汰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