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啟動三年行動計畫 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去年末, 上海市政府明確提出, 上海要在新時代座標中堅定追求卓越的發展取向, 著力構築上海發展的戰略優勢, 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

而其中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重要標誌, 承載著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 是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依託。

為此, 日前, 上海市政府又印發了《關於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動計畫》, 明確提出全面打響“上海紅色文化品牌、上海海派文化品牌、上海江南文化品牌”的總目標, 以及由三大品牌衍生的12項專項行動,

和具體細化分解形成的46項抓手。 此外, 還附以從以上內容生髮出的《“上海文化”品牌建設重點項目150例》, 把“上海文化”品牌建設工作專案化, 進行了工作內容描述, 並分解到具體責任單位, 將品牌建設推進得更加扎實, 更加深入, 更有成效。

其中, 打響紅色文化品牌提出著力建設好、守護好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著力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傳播上走在全國前列。

包括但不僅限於:籌建“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 將其建設成為“紅色文化地標”。 加強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等重大紀念場所的資源發掘、設施完善、功能拓展。

加強中國共產黨誕生地主題理論讀物的編寫出版工作, 開展黨的創建史料及檔案的發掘、整理和保護工作, 開展文本和影像資料主題徵集工程、口述黨史資料專項徵集工程、海外中共早期資料集中收集工程。

實施系列重大專題報導, 製作播出一批紀念建黨百年的重點電視專題片、紀錄片等。 推進各個藝術門類文藝精品的創作生產, 鼓勵網路文化企業等製作推出網路文藝作品、動漫形象等。

統籌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 開展“黨的誕生地·上海”主題市民微電影節、紅色故事大賽、革命歌曲大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集中宣誓、“牢記黨的誕生地的光榮與責任”主題宣傳等活動。

推動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開設中國共產黨創建史和建黨精神必修課,

在相關學科課程中增加党的創建史和革命傳統文化教育內容。

規劃設計開發“紅色之旅專線游”“領袖足跡尋訪”“發現之旅”等紅色旅遊精品。

加快推動當代中國意識形態話語體系和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 加快推動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建設。 組織開展“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100周年”系列課題研究。

積極申報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國家重大專案, 實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馬克思主義理論專項課題研究。

深化上海市示範馬克思主義學院遴選和建設工程, 市委宣傳部與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共建2家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

同步建設15所市級示範馬克思主義學院, 建成3個左右馬克思主義理論高峰學科。

實施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名稱刊(欄目)工程, 打造一批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學術刊物和理論媒體。

完善智庫佈局, 打造新型智庫體系。 深入實施上海高校新型智庫建設推進計畫。

打響海派文化品牌提出要大力弘揚上海城市精神, 重點結合“上海文創50條”, 打造一批全國乃至全球知名的海派文化品牌。

包括但不僅限於:多藝術品種創作、多產品系列開發、多媒體管道傳播上海歷史名人、近現代名人、當代名人故事, 打響上海名人品牌。 啟動多倫路文化名人街品牌提升計畫, 實施武康路歷史文化名街、名人舊居保護行動。

重點建好上海博物館東館、上海圖書館東館、上海大歌劇院、上海文學博物館等新型文化地標。 深化黃浦江45公里岸線綜合利用, 實施蘇州河文化搖籃提質計畫。

梳理上海著名事件, 做好普及宣傳教育工作。 挖掘重大歷史事件題材, 創新展示載體形式, 充分反映現當代上海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領域取得的發展成就。

以文學、影視、舞臺、美術、群文、網路六類文藝體裁為重點, 聚焦重大歷史題材、重大革命題材、重大現實題材, 緊扣重大時間節點, 創作推出百部彰顯時代特徵、中國特色、上海特質的主旋律“扛鼎之作”。 聚焦舉辦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 對相關題材文藝創作專案予以重點扶持。

深化國有文藝院團“一團一策”改革, 實施重大題材“一團一精品”。積極培育區級、民營文藝院團。為來滬發展的文藝人才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培育集聚更多優秀演藝市場主體。

深入開展戲曲進校園、高雅藝術進校園、中華梨園經典賞析、軍樂團進高校等活動。建立“一個基地帶動十所學校”機制,將73所中小學建設成為上海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習暨非遺進校園優秀傳習基地。

辦好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展示活動。建立長三角區域高校參與“匯創青春”活動工作機制,成立文化創意產教聯盟,建設文化創意作品線上推介平臺。

打響江南文化品牌提出以江南文化遺產保護為重點,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江南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引導人們從正確認知歷史中走向未來,從延續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

包括但不僅限於:重點保護好730萬平方米石庫門里弄建築、近現代代表性建築和工業遺產、二戰猶太難民居住區等。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力度。加強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推進“世界記憶遺產”申報工作。

健全文物資源管理利用機制,實施重點文物搶救保護工程,重點保護好3435處各級不可移動文物。

實施古籍保護計畫和重點古籍出版規劃。提升古籍再生性保護水準和古籍智慧化展示技術水準,建立古籍聯合目錄和古籍數位資源庫。建立珍貴古籍名錄,設立專題保護專案。

依託現有研究機構建設江南文化研究院,打破學科界限,組織相關學科門類的專家學者,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理論研究,著力推出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學術成果,著力打造全國江南文化研究的文獻高地、學術高地、人才高地。

深入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性記錄和數位化工程。加強江南傳統文化樣式保護和利用,加強江南詩書文賦等的研究和發掘,加強江南優秀民風民俗的繼承與弘揚,豐富線上線下展示方式,推動傳承活動進展館、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

去年,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朱詠雷在接受上海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具有重大意義。他認為,上海要當好排頭兵先行者,打造一批國內國際知名文化品牌,可以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上海貢獻,為建設城市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城市產業升級和城市定位更新持久賦能,提供動力。同時,文化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知名文化品牌可以充分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讓市民更好享有優質的文化產品和服務。

朱詠雷曾說,上海要在全球卓越城市的坐標系上定位,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必然需要一張成色十足的文化金名片。文化又是塑造國家形象的重要載體,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代表著國家在全球展示中國的形象,要承擔好對外文化交流橋頭堡的使命,必須通過一批國內國際知名文化品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精彩。

而從上海市政府發佈的《三年行動計畫》中可以看出,上海將打造“文化品牌”的大目標分解成了五個小目標,即城市特質更加彰顯,文化事業更加繁榮,文創產業更加發達,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優秀人才更加集聚。

我們期待,未來上海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將全面轉化為市民的精神氣質和文明素養。文化設施佈局將更加合理、運營服務更加高效,在全國率先建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三年中將有百部文藝精品獻演彰顯上海文藝作品源頭地位。文創產業將更加發達,現代文創產業體系和文化市場體系更加健全,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上升到13%以上,成為國內現代文化創意產業重鎮。上海的文化交流也將更加頻繁,文化“走出去”更加深入,城市文化世界影響持續擴大。此外,注重培育優秀人才的上海還將成為一流文化人才的彙聚之地、培養之地、事業發展之地、價值實現之地。

實施重大題材“一團一精品”。積極培育區級、民營文藝院團。為來滬發展的文藝人才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培育集聚更多優秀演藝市場主體。

深入開展戲曲進校園、高雅藝術進校園、中華梨園經典賞析、軍樂團進高校等活動。建立“一個基地帶動十所學校”機制,將73所中小學建設成為上海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習暨非遺進校園優秀傳習基地。

辦好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展示活動。建立長三角區域高校參與“匯創青春”活動工作機制,成立文化創意產教聯盟,建設文化創意作品線上推介平臺。

打響江南文化品牌提出以江南文化遺產保護為重點,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江南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引導人們從正確認知歷史中走向未來,從延續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

包括但不僅限於:重點保護好730萬平方米石庫門里弄建築、近現代代表性建築和工業遺產、二戰猶太難民居住區等。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力度。加強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推進“世界記憶遺產”申報工作。

健全文物資源管理利用機制,實施重點文物搶救保護工程,重點保護好3435處各級不可移動文物。

實施古籍保護計畫和重點古籍出版規劃。提升古籍再生性保護水準和古籍智慧化展示技術水準,建立古籍聯合目錄和古籍數位資源庫。建立珍貴古籍名錄,設立專題保護專案。

依託現有研究機構建設江南文化研究院,打破學科界限,組織相關學科門類的專家學者,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理論研究,著力推出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學術成果,著力打造全國江南文化研究的文獻高地、學術高地、人才高地。

深入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性記錄和數位化工程。加強江南傳統文化樣式保護和利用,加強江南詩書文賦等的研究和發掘,加強江南優秀民風民俗的繼承與弘揚,豐富線上線下展示方式,推動傳承活動進展館、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

去年,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朱詠雷在接受上海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具有重大意義。他認為,上海要當好排頭兵先行者,打造一批國內國際知名文化品牌,可以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上海貢獻,為建設城市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城市產業升級和城市定位更新持久賦能,提供動力。同時,文化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知名文化品牌可以充分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讓市民更好享有優質的文化產品和服務。

朱詠雷曾說,上海要在全球卓越城市的坐標系上定位,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必然需要一張成色十足的文化金名片。文化又是塑造國家形象的重要載體,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代表著國家在全球展示中國的形象,要承擔好對外文化交流橋頭堡的使命,必須通過一批國內國際知名文化品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精彩。

而從上海市政府發佈的《三年行動計畫》中可以看出,上海將打造“文化品牌”的大目標分解成了五個小目標,即城市特質更加彰顯,文化事業更加繁榮,文創產業更加發達,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優秀人才更加集聚。

我們期待,未來上海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將全面轉化為市民的精神氣質和文明素養。文化設施佈局將更加合理、運營服務更加高效,在全國率先建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三年中將有百部文藝精品獻演彰顯上海文藝作品源頭地位。文創產業將更加發達,現代文創產業體系和文化市場體系更加健全,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上升到13%以上,成為國內現代文化創意產業重鎮。上海的文化交流也將更加頻繁,文化“走出去”更加深入,城市文化世界影響持續擴大。此外,注重培育優秀人才的上海還將成為一流文化人才的彙聚之地、培養之地、事業發展之地、價值實現之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