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重慶珍檔丨120年前,這艘船讓重慶第一次與世界連線

△利川號

△立德樂和夫人

1898年, 第一艘掛著英國米字旗蒸汽輪船——利川號, 穿破江面的霧氣開進重慶, 上萬重慶人集聚在碼頭, 目光聚焦在這艘造型奇特的輪船上, 近代歷史重慶和世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全面碰撞由此開始。

日前, “尋找1898”立德樂利川號入渝120周年文化圓桌會在南岸彈子石老街舉行, 重慶歷史文化研究者、民俗學者范時勇向記者還原了120年前利川號沿江入渝的奇幻漂流記。

首個開進朝天門的外國輪船

世界歷史上的1898年, 在中國國家歷史上是戊戌變法的清光緒二十四年, 在重慶城市歷史上是設立海關正式開埠後的第七個年頭, 外來潮流一觸即發。

范時勇說, 這一年, 中文名為“立德樂”的阿奇博爾德·約翰·利特爾實現人生的夙願。

其駕駛的木殼小火輪利川號歷史性地成為頭一個開進朝天門碼頭的外國輪船。

這次成功遠航重慶, 可以說是立德樂人生的分界線。 之前, 他頂多算是一個有冒險椅神的成功商人;之後, 他成了全球知名的冒險家, 英國《大不列顛名人錄》把他稱呼為“開發中國西部的第一人”, 《重慶歷史名人錄》把他列為在渝留下業績的12位外國友人之一。

實際上, 駕駛機動船遠航重慶的夢立德樂已做了22年。 范時勇說, 1876年9月13日, 英國政府強迫清王朝於簽訂了《中英煙臺條約》, 還在條約中為進一步侵略中國地留下一道“後門”:“四川重慶府可由英國派員旅居, 查看川省英商事宜。 輪船未抵重慶之前, 英國商民不得在彼居住,

開設行棧, 俟輪船上駛後再行議辦。 ”對中國異常瞭解的立德樂立即意識到:能否駕駛船抵達重慶, 已成為能否打開重慶、進入西南的關鍵所在。

范時勇說, 當時立德樂雖然一艘船也沒有, 卻在湖北組建了川江輪超公司, 開始為進入川江作準備。

川江航道多了一位外國縴夫

1883年2月, 立德樂將孩子留在上海, 與妻子搭乘木船, 經40天艱苦航行, 抵達重慶。 立德樂此行名義上是旅遊, 但真正的目的卻是考察川江航道。 因此, 沿途所聞所感, 他都仔細觀察、深入體驗, 甚至還加入到縴夫的隊伍中, 考察木船吃水的深度。 他據此完成的《經過揚子江三峽遊記》, 是最早向西方介紹長江三峽的著作, 在西方引起轟動, 成為打開重慶通往世界大門的鑰匙。

范時勇說, 通過這次勘察, 立德樂進一步堅定了駕駛輪船通過三峽的決心:“只要操縱靈便, 吃水不超過現行帆船而馬力強大的輪船, 便能開進川江。 ”

1887年, 立德樂認為時機已經成熟。 籌集到一萬英鎊, 在英國特製了一艘適合航行川江的“固陵”號輪船。 然而卻遭到沿江船民的強烈抵制——一旦機器輪船進出川江, 勢必淘汰運行了上千年的木船, 打破他們傳統的生活方式, 影響他們的生計。

民眾的強硬態度, 迫使清政府不得不終止了之前給立德樂的允諾, 並派遺巴縣知縣杭國璋為代表前往宜昌與立德樂及英國駐宜昌領事談判。 這場艱苦卓絕的談判始於1888年, 至1889年初方達成協議:英國輪船十年內不得駛入川江, 清政府以十二萬兩白銀收購立德樂在宜昌的碼頭、房棧及“固陵”輪。

利川號外形像只水生鐵甲蟲

雖然“固陵”輪被賣出,但立德樂並不死心,仍然在尋找駕駛輪船入渝的機會。范時勇說,1890年立德樂在重慶下陝西街開辦起了“立德樂洋行”。這家洋行是重慶歷史上第一家外商洋行,同時,他花重金請英國人蒲南田率領測量隊,深入宜昌到重慶的水道,繪製航線圖,並在沿江安設標杆、浮標,炸毀江中險灘暗礁,為輪船通行作準備。

同時,立德樂還通過“掛旗船”的方式,租用川江民船,進行貿易活動。1891年,立德樂將南岸區龍門浩地區數十裡的沿江地帶“永租”,並在這裡建工廠、修碼頭,龍門浩水碼頭隨之更加興旺。

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代表清朝政府與日本政府簽署了《馬關條約》,條約規定:日本輪艇可駛入從湖北宜昌溯長江以至四川省重慶府附搭行客、裝運貨物。根據“最惠國待遇”原則,英國政府也享有相同的權利。立德樂知道,機會終於來了。

“立德樂立馬在上海訂造了一艘雙水輪機動船,取名為‘利川’號。”范時勇介紹,這艘船載重7噸,長55英尺,時速9海裡。外形像只水生鐵甲蟲,靠兩側各有一個狀如水車的大輪盤劃水前進。“由於資金不夠,立德樂夫人甚至賣掉了貴重首飾與上海的房產,傾全力相助。因此當時上海報紙上稱‘利川’輪為‘夫人’輪。”

300名縴夫拉船淌過興隆灘

1898年2月,利川輪從上海開到宜昌,已經58歲的立德樂即將開啟他人生的一次重大遠航。2月14日,立德樂自任船長,利川號高調離開宣昌,開啟了一場生死未上的遠航。迫於英國政府的壓力,宜昌官府最終妥協,並主動安排一艘炮船艘救生艇,以及12名精壯兵丁和6名水手護送,同時昭告沿江州縣加意保護。在宜昌的外國人,乘木船送利川號至西陵峽口。

“從1898年2月14號自宜昌出發,到3月9號出現在朝天門碼頭,如今只需6個小時就能達到的航程,利川號花了20多天的時間。”范時勇說,當時立德樂駕駛利川號入渝的過程非常艱險,完全就像一部奇幻漂流大片。

范時勇介紹,利川號入渝的過程中遭遇了各種難題,“水輪和螺旋槳一度被雜物絞住,在巫峽中僵臥了整整四天,甚至就連立德樂特聘的寧波籍駕長都差點棄船逃生。”隨後,在通過雲陽境內的興隆灘時,立德樂雇傭了300名縴夫,分成三隊拉纖,經過一刻鐘拼博,才安然駛過。經過20多天的艱苦航行,利川輪終於抵達重慶下游10公里處的唐家沱。休整一夜以後,3月9日清,起鐺駛向重慶朝天門。

范時勇說,隨著立德樂首航川江成功,大批外國商人紛紛湧至重慶,開辦各種公司。太古、怡和等外商爭相在川江上辦起了輪船公司。隨後,大批外國使館,也相繼落戶重慶。重慶,正經歷3000多年來史上第一次對外開放。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淳

利川號外形像只水生鐵甲蟲

雖然“固陵”輪被賣出,但立德樂並不死心,仍然在尋找駕駛輪船入渝的機會。范時勇說,1890年立德樂在重慶下陝西街開辦起了“立德樂洋行”。這家洋行是重慶歷史上第一家外商洋行,同時,他花重金請英國人蒲南田率領測量隊,深入宜昌到重慶的水道,繪製航線圖,並在沿江安設標杆、浮標,炸毀江中險灘暗礁,為輪船通行作準備。

同時,立德樂還通過“掛旗船”的方式,租用川江民船,進行貿易活動。1891年,立德樂將南岸區龍門浩地區數十裡的沿江地帶“永租”,並在這裡建工廠、修碼頭,龍門浩水碼頭隨之更加興旺。

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代表清朝政府與日本政府簽署了《馬關條約》,條約規定:日本輪艇可駛入從湖北宜昌溯長江以至四川省重慶府附搭行客、裝運貨物。根據“最惠國待遇”原則,英國政府也享有相同的權利。立德樂知道,機會終於來了。

“立德樂立馬在上海訂造了一艘雙水輪機動船,取名為‘利川’號。”范時勇介紹,這艘船載重7噸,長55英尺,時速9海裡。外形像只水生鐵甲蟲,靠兩側各有一個狀如水車的大輪盤劃水前進。“由於資金不夠,立德樂夫人甚至賣掉了貴重首飾與上海的房產,傾全力相助。因此當時上海報紙上稱‘利川’輪為‘夫人’輪。”

300名縴夫拉船淌過興隆灘

1898年2月,利川輪從上海開到宜昌,已經58歲的立德樂即將開啟他人生的一次重大遠航。2月14日,立德樂自任船長,利川號高調離開宣昌,開啟了一場生死未上的遠航。迫於英國政府的壓力,宜昌官府最終妥協,並主動安排一艘炮船艘救生艇,以及12名精壯兵丁和6名水手護送,同時昭告沿江州縣加意保護。在宜昌的外國人,乘木船送利川號至西陵峽口。

“從1898年2月14號自宜昌出發,到3月9號出現在朝天門碼頭,如今只需6個小時就能達到的航程,利川號花了20多天的時間。”范時勇說,當時立德樂駕駛利川號入渝的過程非常艱險,完全就像一部奇幻漂流大片。

范時勇介紹,利川號入渝的過程中遭遇了各種難題,“水輪和螺旋槳一度被雜物絞住,在巫峽中僵臥了整整四天,甚至就連立德樂特聘的寧波籍駕長都差點棄船逃生。”隨後,在通過雲陽境內的興隆灘時,立德樂雇傭了300名縴夫,分成三隊拉纖,經過一刻鐘拼博,才安然駛過。經過20多天的艱苦航行,利川輪終於抵達重慶下游10公里處的唐家沱。休整一夜以後,3月9日清,起鐺駛向重慶朝天門。

范時勇說,隨著立德樂首航川江成功,大批外國商人紛紛湧至重慶,開辦各種公司。太古、怡和等外商爭相在川江上辦起了輪船公司。隨後,大批外國使館,也相繼落戶重慶。重慶,正經歷3000多年來史上第一次對外開放。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