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近代印人傳—黎承禮

黎承禮(一八六八——一九二九), 字薇蓀, 號鯨庵, 別署鳧衣。 湖南湘潭茶園鋪皋山村人。

父培敬, 官至貴州巡撫。

薇蓀以光緒二十年甲午(一八九四)翰林分派四川崇甯縣令, 光緒二十六年(一九○○)辭官歸裹。

宣統二年(一九一○)任湖南高等學堂(今湖南大學前身)監督。

此為湖南全省之最高學府, 設於嶽麓書院舊址。

薇蓀於嶽麓山下建一別墅, 名曰聽葉庵, 暇日則邀王湘綺、俞廉三、譚延合兄弟、張仲揚、王仲言、胡仙甫、胡石庵等名士為文酒之會, 齊白石亦與焉, 遊山吟詠, 極一時之盛。

辛亥革命後不復出, 以臨池、治印, 及撰作詩文為樂。

民國初年, 南北軍閥混戰, 其湘潭舊居正當譚、衡驛路之沖, 時遭擾掠, 一九一七年遂舉家遷居長沙南城青山祠, 書齋位樓上, 推窗則岳麓悠然在目, 號曰『嶽雲一角之樓』, 並親為鐫印, 鈐於唱和詩箋之上, 所詠『倚樓聽笛看山俱』, 蓋紀實也。

作詩逾千首,

文凡數百篇, 多駢體, 由其弟承福(字壽丞, 字鐵庵、鰈庵, 亦工鐵筆)輯為《補讀書摻詩文稿》八冊。

薇蓀書宗米芾, 並擅草隸。 洽印師法丁敬、黃易, 後亦挹取道之謙之姿致, 複上追秦漠, 旁及《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等, 熔冶一爐, 字畫勻整, 刀法秀雅。

所作行楷印跋, 亦別有風致。曾刻自用印百余方,應他人之請而刻者數百方,為譚澤闓所治『天隨閣讀碑記』一印,

附以跋雲:

『宣統辛亥夏,吳補松老人罷官還京,往送其行,在長沙館瓶齋,曾共讀藏碑。瓶翁貽我《曹景完》墨刻,「乾」字未通本也。因刊是章,有觸舊事,輒記數語,距讀碑時倏經三夏矣!』所刻曾集拓為印譜多冊,分送友好外,兄弟子侄幾人手一冊,久曆滄桑,今已不易得見矣。刻印之外,並擅刻印鈕、筆筒、臂擱、硯池,及詩箋版等。

臨終前夕,猶神智清明,在病榻上撰自挽聯雲:

生也有涯,

六十二年非夭折;

死兮何憾,

九原孤崤隔滄溟。

翌日遂謝世。其兄桂塢、弟鐵庵、子澤泰,俱以洽印名於時。

薇蓀雖出身簪纓之家,而為人寬厚,略無世俗澆漓之習,蓋兼有讀書人與藝術家之氣質者。

齊白石小薇蓀七歲,年輕時家貧嗜學,學印初賴黎松安之啟蒙,繼得薇蓀之提供學習資料,邀居其家,多方苦迪。

薇蓀官四川時,猶以白石為念,遠寄丁黃印拓以供取法。《白石老人自述》多及之。《書法》雙月刊一九八二年第五期刊有白石為譚延闓兄弟所刻『茶陵譚氏賜書樓世藏圖籍金石文字印』巨制,系以長跋:

『庚子前,黎鐵庵代譚無畏兄弟索篆刻於余十有餘印。丁拔貢者以為刀法太爛,譚子遂磨去之。是時余正摹龍泓、秋庵,與丁同宗匠,未知孰是非也?黎鯨公亦師丁、黃,刀法秀雅,余始師之,終未能到,然鯨公未嘗相誹薄。蓋知余之純任自然,不敢妄作高古。

今人知鯨公者亦稀,正以不假漢人窠臼耳!庚戌冬,余應汪無咎約來長沙,譚子皆能刊印,想入趙撝叔之室矣!複喜餘篆刻,為刊此石以酬知己。

王湘綺近用印亦餘舊刊。餘舊句雲:

「姓名人識鬢成絲,今日更傷老眼昏。」然不復能工刻已!』白石早年之師事薇蓀,並敬服其印藝,於此可知其概。薇蓀之熱情提挈,與丁拔貢之無理壓制,形成尖銳對比。《書法》同一期刊有白石所刻『虎公所作八分』,與薇蓀所作『瓶齋三十以後文字記』,風貌極近,只白石用刀較肆耳。白石詩作,答贈或道及薇蓀者不鮮,茲選其一,以見兩人交誼:『舊侶如雲未易逢,卜居獨近祝融鍾。

麓山無複尋碑會(庚戌冬,黎鯨公招遊麓山,同游者汪無咎及林世燾、譚延闓、譚瓶翁,邀餘渡河同賞趙撝叔印譜),岩洞何勞移樹傭(洞在白石之上,余曾植芙蓉於洞口。

家既遷,有友人勸其隨分小本於寄萍堂前,花不盛開,須擇地移返)。

身後友師金蛺蝶(撝叔印譜余始末心賞,摹之方知撝叔之聰明,雖西泠六家不如譜中二金蝶堂印,殊以老實為正,遂以私淑自許),眼前病婢玉芙蓉。老天卻遣憐愁寂,時有秋風響碧松。』

亦別有風致。曾刻自用印百余方,應他人之請而刻者數百方,為譚澤闓所治『天隨閣讀碑記』一印,

附以跋雲:

『宣統辛亥夏,吳補松老人罷官還京,往送其行,在長沙館瓶齋,曾共讀藏碑。瓶翁貽我《曹景完》墨刻,「乾」字未通本也。因刊是章,有觸舊事,輒記數語,距讀碑時倏經三夏矣!』所刻曾集拓為印譜多冊,分送友好外,兄弟子侄幾人手一冊,久曆滄桑,今已不易得見矣。刻印之外,並擅刻印鈕、筆筒、臂擱、硯池,及詩箋版等。

臨終前夕,猶神智清明,在病榻上撰自挽聯雲:

生也有涯,

六十二年非夭折;

死兮何憾,

九原孤崤隔滄溟。

翌日遂謝世。其兄桂塢、弟鐵庵、子澤泰,俱以洽印名於時。

薇蓀雖出身簪纓之家,而為人寬厚,略無世俗澆漓之習,蓋兼有讀書人與藝術家之氣質者。

齊白石小薇蓀七歲,年輕時家貧嗜學,學印初賴黎松安之啟蒙,繼得薇蓀之提供學習資料,邀居其家,多方苦迪。

薇蓀官四川時,猶以白石為念,遠寄丁黃印拓以供取法。《白石老人自述》多及之。《書法》雙月刊一九八二年第五期刊有白石為譚延闓兄弟所刻『茶陵譚氏賜書樓世藏圖籍金石文字印』巨制,系以長跋:

『庚子前,黎鐵庵代譚無畏兄弟索篆刻於余十有餘印。丁拔貢者以為刀法太爛,譚子遂磨去之。是時余正摹龍泓、秋庵,與丁同宗匠,未知孰是非也?黎鯨公亦師丁、黃,刀法秀雅,余始師之,終未能到,然鯨公未嘗相誹薄。蓋知余之純任自然,不敢妄作高古。

今人知鯨公者亦稀,正以不假漢人窠臼耳!庚戌冬,余應汪無咎約來長沙,譚子皆能刊印,想入趙撝叔之室矣!複喜餘篆刻,為刊此石以酬知己。

王湘綺近用印亦餘舊刊。餘舊句雲:

「姓名人識鬢成絲,今日更傷老眼昏。」然不復能工刻已!』白石早年之師事薇蓀,並敬服其印藝,於此可知其概。薇蓀之熱情提挈,與丁拔貢之無理壓制,形成尖銳對比。《書法》同一期刊有白石所刻『虎公所作八分』,與薇蓀所作『瓶齋三十以後文字記』,風貌極近,只白石用刀較肆耳。白石詩作,答贈或道及薇蓀者不鮮,茲選其一,以見兩人交誼:『舊侶如雲未易逢,卜居獨近祝融鍾。

麓山無複尋碑會(庚戌冬,黎鯨公招遊麓山,同游者汪無咎及林世燾、譚延闓、譚瓶翁,邀餘渡河同賞趙撝叔印譜),岩洞何勞移樹傭(洞在白石之上,余曾植芙蓉於洞口。

家既遷,有友人勸其隨分小本於寄萍堂前,花不盛開,須擇地移返)。

身後友師金蛺蝶(撝叔印譜余始末心賞,摹之方知撝叔之聰明,雖西泠六家不如譜中二金蝶堂印,殊以老實為正,遂以私淑自許),眼前病婢玉芙蓉。老天卻遣憐愁寂,時有秋風響碧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