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文化行旅|箭扣長城“北京結”

時光倒退六百多年, 明朝初興, 元朝統治者敗退到燕山以北。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防止蒙古騎兵再次襲擾中原, 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 修建了新的長城。 由於明初以攻為守, 明軍多次深入漠北, 擊敗了蒙古主力, 並在燕山以北有大寧(今內蒙古寧城縣)、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元上都遺址)等衛所拱衛, 因此沒有大的邊患。 不過當明成祖去世之後, 明朝就開始由進攻轉入防守, 大寧等衛所也先後被放棄掉。

此消彼長, 蒙古部落恢復元氣以後, 又開始對明朝的北疆構成了威脅。 而這時候, 明朝的首都已經遷到了北京, 蒙古直接威脅到明朝的統治中心, 因此防禦不得不加強。 到宣德年間(1426年-1435年), 明朝已基本形成了大同、宣府、薊鎮、遼東等直接拱衛京師的軍鎮系統。

其中:

薊鎮東起山海關, 西到居庸關, 直接管轄北京北面的長城, 最為重要;

宣府鎮則東起四海冶, 西至今河北張家口西洋河畔, 與大同鎮相接。

四海冶就在今天北京延慶區的四海鎮。

宣府鎮和薊鎮的長城交會的地點, 就是今天北京結的所在。

其中:

外側從大同鎮延續到四海冶的長城, 是在北魏、北齊長城基礎上所修;

南面從北京結蜿蜒向西南, 又到居庸關而南下,

直抵今天冀、晉、豫三省交界的長城, 是在北齊長城基礎上所修;

自北京結向東到榆關一帶, 也是在北齊長城基礎上所修。

因此我們可以大膽設想, 北齊時已經在北京結這個地方修有長城了。 不過, 我們今天所見的九眼樓, 到明代中期才真正建成。

我們知道明十三陵在昌平區天壽山, 這條記載說明當時由於風水觀念的阻礙, 北京北面的長城很可能是沒有合龍的, 或者說是有北齊長城但是沒有修葺過。 儘管這個時候還只有七個陵, 但是這樣一件事在當時無疑是大事。

嘉靖皇帝下詔, 命禮部、欽天監差遣官員來“相”此地的“風水”, 結果是好的, 據說無傷于所謂“龍脈”。 於是“上允其請, 儀乃委僉事程綬董工役:牆自紅門,

東至四海冶, 西至羊頭山;紅門左右修墩十四座, 墩牆相連;謂四海若有警, 舉炮火, 頃刻可以達居庸。 其在紅門守瞭者, 自北而入牆之南, 自南而瞭北, 誠拱護之切務也。 ”

從此, 這兩段長城不但能夠連綴為一, 甚至可以互相告警以接應救援, 於是北京城北面的長城防禦體系更加完備。 此地在明代被稱為大小紅門口, 遠遠望此烽燧, 蔚為壯觀, 被稱為“九孔樓”或“九眼樓”。

王儀, 北直隸文安縣(治今河北文安)人, 曾在蘇州任知府, 政績卓著, 被人誣告而免官, 百姓苦苦挽留未果。 後來再次得到起用, 制訂蘇州田賦的標準, 結束了以前不知田土數目而妄征賦稅的情況。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王儀被擢升為右僉都禦史, 巡撫宣府鎮。 第二年修築邊牆,

修成了九孔樓紅門口烽燧。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冬, 因為蒙古騎兵攻入宣府、大同鎮防區, 王儀被貶一級。

今天, 只有九眼樓矗立於崇山峻嶺之中, 無聲地述說著那四百多年前的刀光劍影與悲歡離合。

九眼樓處在四海冶到慕田峪之間的一處山峰頂部, 海拔1150米左右,居高臨下,晴天時甚至可以遠眺北京城區,因此也被稱為“望京樓”,是地形上的制高點。

長城在這裡交會,西南是擦石口,東南是慕田峪,西北是四海冶,四面應接。古人記載在這裡告警鳴放炮火,連居庸關都能相應救援,此言不虛。

近年來很多攝影愛好者和驢友都想一睹北京結的風采,登上“望京樓”眺望大好河山,不過這裡是明長城的險段,因此提醒大家在遊覽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海拔1150米左右,居高臨下,晴天時甚至可以遠眺北京城區,因此也被稱為“望京樓”,是地形上的制高點。

長城在這裡交會,西南是擦石口,東南是慕田峪,西北是四海冶,四面應接。古人記載在這裡告警鳴放炮火,連居庸關都能相應救援,此言不虛。

近年來很多攝影愛好者和驢友都想一睹北京結的風采,登上“望京樓”眺望大好河山,不過這裡是明長城的險段,因此提醒大家在遊覽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