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了不起的克格勃!偷拍竊聽,殺人於無形

克格勃的前身契卡

俄國十月革命之後, 在列寧的直接指示下“用非常手段同一切反革命分子作鬥爭”, 由波蘭裔白俄貴族捷爾任斯基建立了一個特別部門——契卡(全俄肅反委員會)。

一開始, 契卡的大部分工作是在保護蘇維埃領袖不被刺殺, 與白匪恐怖分子作鬥爭等等。

當年沙俄勢力不甘心失敗, 對新生的政權實施各種恐怖活動, 契卡保護新生政權不被顛覆, 同敵人做殘酷無情的鬥爭。 應該說, 在蘇聯建立的前期, 契卡立下了很多汗馬功勞的。

(契卡創始人捷爾任斯基)

1926年, 捷爾任斯基去世之後, 契卡迎來了一次重大的變革, 改名叫“內務人民委員部”, 尤其在其職能上做了很多調整, 有點像秘密員警機構, 同時又執行一些間諜任務, 以及後來被詬病的大清洗, 這是一大污點。

史達林去世之後, 貝利亞將內務人民委員部和國家安全部合二為一, 成為新的“內務部”。 但這一次卻沒有持續很長, 轉過年貝利亞就倒臺了。 內務部再次被調整為國家安全委員會(KGB), 簡稱“克格勃”。

克格勃表面上名堂不大, 看不出是什麼重要的部門, 實際上他超越了所有政府部門之上, 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超級部門。

克格勃可謂是一代傳奇間諜機構, 雖然現在已經消失, 但江湖上還流傳著他的故事。

想當年, 蘇聯克格勃與西方情報人員在維也納、布拉格鬥法的故事, 不知道可以拍出多少部007電影。 難怪有人說, 在布拉格街上掉下一塊磚頭, 能砸死兩個半間諜。

還有克格勃訓練的燕子、烏鴉,

也是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

燕子就是女間諜, 長得很漂亮, 風情萬種, 通過姿色來引誘他國重要人物, 從而獲取一些情報。

烏鴉就是男間諜, 長得風度翩翩, 行走的荷爾蒙, 他們主要是用於迷惑他國高官們的妻子或者情婦, 從女人口中獲取資訊, 二手枕邊風。

這其中, 有些燕子或者烏鴉深陷戀愛之中, 不能自拔, 最後竟成了雙面間諜, 黑白不分, 到後來他自己也不知道為誰工作。 這樣的故事太多了。 我們在007系列電影中其實就可以看到這些故事的影子。

美色誘惑只是克格勃獲取情報的方式之一, 他們的手段遠不止於此。

間諜的根本工作就是充當國家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必要的時候還能幫助國家除掉某些障礙(比如暗殺)。 所以, 以下我們分成三部分來講。

克格勃的“千里眼”

“千里眼”的工作就是要幫助國家看到別國不想讓我們看到的東西, 我們卻非要看到。 於是在間諜工作中, 偷拍是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之一。

照相機發明之後, 特工已經開始用它偷拍各種重要檔了。 既然是偷拍,就不能讓別人發現,一般性的笨重相機是絕對不能使用的。於是克格勃特製了一種特工專用相機——FD3。

(60年代的手錶相機)

FD3是克格勃旗下技術管理局工廠特製的間諜專用設備,它的體積十分微小,可以隱藏在手錶之中。從外表看,跟其他手錶沒有任何區別,指標一樣正常走動,發出勻稱的滴答聲。

需要偷拍的時候,只輕輕按一下手錶上的按鈕,就可以工作了,連照相機的哢嚓聲都沒有。這樣一個偷拍設備,如果你不拆開來看的話,是完全看不出它是一個照相機。

FD3的性能也是可以秒殺當時普通相機的,即使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也可以正常拍攝。現在我們手機都在追求夜間拍攝保留細節,而克格勃的偷拍相機,在當年已經達到了這個效果。

(微型照相機,僅供參考)

英國人曾逮捕了一個蘇聯間諜關押起來,搜索他的私人物品卻沒有發現任何間諜設備。後來他的手錶引起了英國人的注意,拆開一看,才發現這是特務專用的相機。將裡面的膠洗出來之後,英國人都震驚了,他拍了很多英國蘇格蘭場內部情景(倫敦員警廳)。

為了更好的進行偷拍工作,克格勃後來又升級了偷拍相機——“F1”型。“F1”型同樣極其微小,裝進普通的打火機裡,只需將打火機的一個螺絲輕輕一擰,這時候打火機就秒變照相機,再一擰回來,又成一個真正的打火機。

(打火機微型相機,並非克格勃使用的那種,僅供參考)

這是在長久的特工工作中得出的經驗。一個人拿出打火機玩兒,不會有人覺得奇怪,但你老摸著手錶,就很容易讓人產生懷疑。

發展到後來,克格勃的偷拍相機已不僅僅局限于藏在手錶裡、打火機裡,紐扣、口紅、助聽器等等,都是間諜照相機的藏身之所。

說到這裡,讓我想起諜戰劇《風箏》的一段劇情,我方特工馬小五到香港也是用了一個間諜微型相機將資料拍攝下來。當英國警方搜查他時,便用塑膠袋裝上膠捲,吞進了肚子裡……

這種情況還真不是電視劇胡編亂造,這是有根據的。冷戰時期,克格勃、CIA、英國軍情六處的特工們都這樣幹過。

克格勃的“順風耳”

光有“千里眼”還不行,還得有“順風耳”。

竊聽是特工們經久不熄的一項任務,竊聽器也是特工的一種經典工具。竊聽器的重要性,跟間諜相機的重要性是一樣的。

(中國古代“竊聽器”聽甕)

克格勃技術管理局工廠特製了一種竊聽器,名叫“䗩”(qī)。它可以在遠處用氣槍發射,沾附在建築物的外壁上,這樣便可以竊聽到屋裡人說話的聲音。

䗩本是一種軟體動物,長得有點像貝殼,生活於潮間帶,吸附在岩石上或沿海潮帶的海岸石板上。該竊聽器就是因此而得名。

“䗩”的大小還不如一個火柴盒大,卻能隔著牆壁收聽到屋內清晰的聲音,然後轉化成超短波發射到接收器上。特工接收到電波後錄下來,將有用的資訊轉換成密碼,打字機打出來,再製作成微型膠捲,貼在郵票後面。寄信出去不會怕檢查信裡的內容,沒有人會想到他們將重要資訊貼在郵票後面。

這種方法一般是克格勃特工在國外從事間諜活動所使用。在法國、西德以及一些東歐國家,都陸續發現過“䗩”這種竊聽器。你可以想像,當時間諜之都布拉格有多少這種玩意兒。

在蘇聯國內“䗩”也被大量使用,主要是用在外國大使館。

1954年,伊朗駐莫斯科大使館就發現了“䗩”竊聽器。原來是克格勃特工偽裝成牆面清潔工人,趁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將“䗩”安裝在大使館的窗臺下。伊朗大使的許多重要秘密談話,都被克格勃特工給竊聽去了。

60年代初,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懷疑克格勃特工安裝了竊聽器,經過一番搜查,果然發現了130多個“䗩”竊聽器。美國人為之震驚,並極其憤怒,而蘇聯人被拔了皮,也很尷尬。

(藏在鞋子裡的竊聽器)

後來,克格勃覺得“䗩”的隱蔽性不是很好,於是又發明了一種竊聽玻璃,一種特製的玻璃。

人說話的聲音會使玻璃產生輕微的、看不見的震動。克格勃特工用一種聲納式的儀器,可以檢測到玻璃上的輕微震動,再通過震動的頻率將談話內容“翻譯”出來。

但這種竊聽玻璃的困難在於,你如何將玻璃安上去呢?別人已經修好了房屋,安裝好了玻璃,你以什麼藉口去給他安玻璃呢?

克格勃特工,殺人于無形

“千里眼”“順風耳”都有了,有時候還需要排除障礙。

對克格勃特工來說,要弄死個把人並不是困難事兒。甚至不需要他們親自出手。花錢請殺手是最穩妥的方式,即使暗殺失敗,殺手被抓住,也無法查到背後主使人,因為他們的交易從來都是不問姓名,不問來歷的。

當年托洛斯基在墨西哥被人用冰斧劈死,而這名兇手就是克格勃特工收買的一個西班牙人。

(托洛斯基,第四國際締造者,託派領袖)

克格勃要殺死一個人,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那些槍殺、刀殺、勒死、推下樓什麼的,就不必多講了。我們來看看克格勃是如何用高科技殺人的。

冷戰時期有幾個德國人訪問莫斯科,其中有一人是德國電子專家。他們一行五人來到莫斯科郊外一所教堂參觀,正準備祈禱時,電子專家突然感覺到他的屁股後面褲子濕了。只見一名男子在他身後匆匆走掉了……

電子專家以為是被灑了聖水,可是幾秒鐘後濕的地方變得很冷,冷的像冰一樣。隨後,他們聞到了一股爛白菜的味道。不到一分鐘時間,電子專家就倒地不起了。

同行德國人將這名電子專家送到美國大使館進行治療,美國醫生說這是芥末瓦斯造成的重傷。

這種毒液無色透明,射出的毒氣有一種芥末味道,人一旦接觸到,會大面積皮膚潰爛,直至死亡!吸入這種氣體會侵襲人的肺部,造成眼瞎,直至死亡!

一戰中曾使用過這種毒氣,因殺傷力太大,太不人道,後來被禁止在戰爭中使用。

(一戰中被芥子氣襲擊導致雙目失明的士兵)

美國大使館裡設備有限,無法救治這名德國電子專家。於是德國人趕緊將他送回德國,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治療,終於保住了一條命,但是也留下了很多後遺症。

德國人有足夠的理由懷疑是克格勃幹的,使用國際違規毒氣,這件事給蘇聯造成了很多麻煩,西德為此事與蘇聯也鬧得很不愉快。

以上介紹的這些偷拍、竊聽設備,殺人毒藥等等,不過是克格勃幾十年來所使用過的滄海一粟,更多的還有待人們去解密了……或許永遠也不會解密。

既然是偷拍,就不能讓別人發現,一般性的笨重相機是絕對不能使用的。於是克格勃特製了一種特工專用相機——FD3。

(60年代的手錶相機)

FD3是克格勃旗下技術管理局工廠特製的間諜專用設備,它的體積十分微小,可以隱藏在手錶之中。從外表看,跟其他手錶沒有任何區別,指標一樣正常走動,發出勻稱的滴答聲。

需要偷拍的時候,只輕輕按一下手錶上的按鈕,就可以工作了,連照相機的哢嚓聲都沒有。這樣一個偷拍設備,如果你不拆開來看的話,是完全看不出它是一個照相機。

FD3的性能也是可以秒殺當時普通相機的,即使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也可以正常拍攝。現在我們手機都在追求夜間拍攝保留細節,而克格勃的偷拍相機,在當年已經達到了這個效果。

(微型照相機,僅供參考)

英國人曾逮捕了一個蘇聯間諜關押起來,搜索他的私人物品卻沒有發現任何間諜設備。後來他的手錶引起了英國人的注意,拆開一看,才發現這是特務專用的相機。將裡面的膠洗出來之後,英國人都震驚了,他拍了很多英國蘇格蘭場內部情景(倫敦員警廳)。

為了更好的進行偷拍工作,克格勃後來又升級了偷拍相機——“F1”型。“F1”型同樣極其微小,裝進普通的打火機裡,只需將打火機的一個螺絲輕輕一擰,這時候打火機就秒變照相機,再一擰回來,又成一個真正的打火機。

(打火機微型相機,並非克格勃使用的那種,僅供參考)

這是在長久的特工工作中得出的經驗。一個人拿出打火機玩兒,不會有人覺得奇怪,但你老摸著手錶,就很容易讓人產生懷疑。

發展到後來,克格勃的偷拍相機已不僅僅局限于藏在手錶裡、打火機裡,紐扣、口紅、助聽器等等,都是間諜照相機的藏身之所。

說到這裡,讓我想起諜戰劇《風箏》的一段劇情,我方特工馬小五到香港也是用了一個間諜微型相機將資料拍攝下來。當英國警方搜查他時,便用塑膠袋裝上膠捲,吞進了肚子裡……

這種情況還真不是電視劇胡編亂造,這是有根據的。冷戰時期,克格勃、CIA、英國軍情六處的特工們都這樣幹過。

克格勃的“順風耳”

光有“千里眼”還不行,還得有“順風耳”。

竊聽是特工們經久不熄的一項任務,竊聽器也是特工的一種經典工具。竊聽器的重要性,跟間諜相機的重要性是一樣的。

(中國古代“竊聽器”聽甕)

克格勃技術管理局工廠特製了一種竊聽器,名叫“䗩”(qī)。它可以在遠處用氣槍發射,沾附在建築物的外壁上,這樣便可以竊聽到屋裡人說話的聲音。

䗩本是一種軟體動物,長得有點像貝殼,生活於潮間帶,吸附在岩石上或沿海潮帶的海岸石板上。該竊聽器就是因此而得名。

“䗩”的大小還不如一個火柴盒大,卻能隔著牆壁收聽到屋內清晰的聲音,然後轉化成超短波發射到接收器上。特工接收到電波後錄下來,將有用的資訊轉換成密碼,打字機打出來,再製作成微型膠捲,貼在郵票後面。寄信出去不會怕檢查信裡的內容,沒有人會想到他們將重要資訊貼在郵票後面。

這種方法一般是克格勃特工在國外從事間諜活動所使用。在法國、西德以及一些東歐國家,都陸續發現過“䗩”這種竊聽器。你可以想像,當時間諜之都布拉格有多少這種玩意兒。

在蘇聯國內“䗩”也被大量使用,主要是用在外國大使館。

1954年,伊朗駐莫斯科大使館就發現了“䗩”竊聽器。原來是克格勃特工偽裝成牆面清潔工人,趁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將“䗩”安裝在大使館的窗臺下。伊朗大使的許多重要秘密談話,都被克格勃特工給竊聽去了。

60年代初,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懷疑克格勃特工安裝了竊聽器,經過一番搜查,果然發現了130多個“䗩”竊聽器。美國人為之震驚,並極其憤怒,而蘇聯人被拔了皮,也很尷尬。

(藏在鞋子裡的竊聽器)

後來,克格勃覺得“䗩”的隱蔽性不是很好,於是又發明了一種竊聽玻璃,一種特製的玻璃。

人說話的聲音會使玻璃產生輕微的、看不見的震動。克格勃特工用一種聲納式的儀器,可以檢測到玻璃上的輕微震動,再通過震動的頻率將談話內容“翻譯”出來。

但這種竊聽玻璃的困難在於,你如何將玻璃安上去呢?別人已經修好了房屋,安裝好了玻璃,你以什麼藉口去給他安玻璃呢?

克格勃特工,殺人于無形

“千里眼”“順風耳”都有了,有時候還需要排除障礙。

對克格勃特工來說,要弄死個把人並不是困難事兒。甚至不需要他們親自出手。花錢請殺手是最穩妥的方式,即使暗殺失敗,殺手被抓住,也無法查到背後主使人,因為他們的交易從來都是不問姓名,不問來歷的。

當年托洛斯基在墨西哥被人用冰斧劈死,而這名兇手就是克格勃特工收買的一個西班牙人。

(托洛斯基,第四國際締造者,託派領袖)

克格勃要殺死一個人,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那些槍殺、刀殺、勒死、推下樓什麼的,就不必多講了。我們來看看克格勃是如何用高科技殺人的。

冷戰時期有幾個德國人訪問莫斯科,其中有一人是德國電子專家。他們一行五人來到莫斯科郊外一所教堂參觀,正準備祈禱時,電子專家突然感覺到他的屁股後面褲子濕了。只見一名男子在他身後匆匆走掉了……

電子專家以為是被灑了聖水,可是幾秒鐘後濕的地方變得很冷,冷的像冰一樣。隨後,他們聞到了一股爛白菜的味道。不到一分鐘時間,電子專家就倒地不起了。

同行德國人將這名電子專家送到美國大使館進行治療,美國醫生說這是芥末瓦斯造成的重傷。

這種毒液無色透明,射出的毒氣有一種芥末味道,人一旦接觸到,會大面積皮膚潰爛,直至死亡!吸入這種氣體會侵襲人的肺部,造成眼瞎,直至死亡!

一戰中曾使用過這種毒氣,因殺傷力太大,太不人道,後來被禁止在戰爭中使用。

(一戰中被芥子氣襲擊導致雙目失明的士兵)

美國大使館裡設備有限,無法救治這名德國電子專家。於是德國人趕緊將他送回德國,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治療,終於保住了一條命,但是也留下了很多後遺症。

德國人有足夠的理由懷疑是克格勃幹的,使用國際違規毒氣,這件事給蘇聯造成了很多麻煩,西德為此事與蘇聯也鬧得很不愉快。

以上介紹的這些偷拍、竊聽設備,殺人毒藥等等,不過是克格勃幾十年來所使用過的滄海一粟,更多的還有待人們去解密了……或許永遠也不會解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