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為什麼很多“蓉漂”選擇雙流?這就是原因!

去年, 《成都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行動計畫》發佈, 規定每年4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為“蓉漂人才日”。 4月28日, 成都迎來首個“蓉漂人才日”, 當天我區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2018年“蓉漂人才日”雙流專場活動。 事實上, 一直以來, 我區都高度重視人才工作, 並大力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 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截至目前, 我區已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畫”專家、長江學者、省千人計畫專家、“蓉漂人才計畫”專家117人。

党建引領 創新引領產業發展

今年1月12日,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謝爾登·格拉肖教授正式受聘為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

並在凱盛科技集團和成都中建材建立諾貝爾獎工作站。 事實上, 能夠得到謝爾登·格拉肖教授的青睞, 不乏企業自身實力產生的巨大吸引力。 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潘錦功作為我區引進的四川省“千人計畫”、四川省頂尖創新團隊帶頭人。 在他的帶領下, 該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已經正式投入試生產。 而此項技術的突破, 不僅標誌著成都中建材掌握了領先於全球的大面積碲化鎘發電玻璃自主核心技術, 打破國外巨頭的壟斷, 創建了民族工業品牌。

其實,

成都中建材只是我區眾多企業中的一個代表, 在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推動下, 我區企業通過不斷發揮人才智力優勢, 助推企業提檔升級, 更著力增強產業發展承載能力, 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為此, 我區創新資源配置和要素保障方式,

讓黨建成為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推進器”, 不斷優化人才支撐“添動能”, 優化資源配置“啟動力”, 優化營商環境“強服務”, 出臺“空港英才計畫”, 大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通過在美國、德國、法國等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設立海外引才工作服務站, 精准導入與雙流產業相適相配的“蓉漂流量”, 並設立“川港科技創新人才基地”, 為川港兩地青年提供更多創業空間和發展機會的平臺。

全面服務 “蓉漂”青年嚮往雙流

隨著業務量不斷增加, 今年25歲的羅友伶每日充滿幹勁。 記者瞭解到, 去年在“蓉漂”政策吸引下, 她和幾位朋友利用打工所攢積蓄, 在我區創辦了一家託管培訓機構。 如今, 隨著事業的不斷壯大, 她更加堅定了當初的選擇。

羅友伶只是我區眾多“蓉漂”青年中的一個。 自去年成都施行“先落戶後就業”政策後, 我區吸引了大量本科及以上學歷青年人才落戶雙流, 他們為“臨空經濟示範區, 國際一流空港城”建設注入了鮮活動力。

人才公寓

事實上, 我區一直都非常珍視青年人才,

不僅向來雙應聘的外地大學生提供7天內免費入住的青年人才驛站, 而且對在雙創業的大學生, 給予貸款和全額貼息支援;對入選“創業新星計畫”的青年大學生, 給予每人最高50萬元資助。 為了解決“蓉漂”後顧之憂, 我區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和人才創新創業生活綠色通道, 通過建立“租購並舉”人才安居制度和建設人才公寓, 確保來雙的“蓉漂”住得上房、安得了家、紮得下根。 同時, 建立“捷卡通”服務, 建立“空港創享匯”人才服務體系, 設立“空港英才服務中心”及“空港英才發展促進會”, 為來雙人才提供落戶、平臺、科技、政策、金融等一系列“一站式”服務。

此外,還通過開展國家千人計畫創業精英培訓班、空港英才訓練營和技能人才培訓,重點培育青年大學生“創業新星”,開展青年技能培訓,幫助每一位踏實肯幹的“蓉漂”學技能、提能力,著力提升了“蓉漂”的職業發展競爭力。

記者 胡兵發 攝影報導 編輯 劉婷 校對 岳鈴 審核 劉雲湧

此外,還通過開展國家千人計畫創業精英培訓班、空港英才訓練營和技能人才培訓,重點培育青年大學生“創業新星”,開展青年技能培訓,幫助每一位踏實肯幹的“蓉漂”學技能、提能力,著力提升了“蓉漂”的職業發展競爭力。

記者 胡兵發 攝影報導 編輯 劉婷 校對 岳鈴 審核 劉雲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