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操敗走華容道,諸葛亮為何要放曹操一馬?原因其實很簡單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400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熟讀《三國演義》, 我們不難發現, 書中多次提及了“天命”二字, 很多看似不合常理的事情,

都被作者歸結為了“天命”的原因, 例如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時候, 好不容易用計將司馬懿, 引進了上方穀, 打算將其燒死, 結果突然天降大雨, 使司馬懿死裡逃生, 等等。 很多三國迷, 讀到這段的時候, 都忍不住扼腕歎息, 畢竟諸葛亮是一個上知天文, 下曉地理的人, 不該犯這樣的“錯誤”, 事後諸葛亮卻感歎, “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 此乃天命”。 除了此事之外, 演義中所謂的“天命”, 還導致了一件更令人惋惜的事情, 這是怎麼回事呢?

此事發生於赤壁之戰後, 當時的曹操, 高吟著“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志在千里”, 意氣風發的南下, 不但拿下了荊州, 擊潰了劉備, 還打算讓江東不戰而降。 結果孫權和劉備結成了聯盟, 火燒赤壁, 使他狼狽逃竄。 這個時候, 諸葛亮料定了他會從華容小道逃亡, 於是安排了趙雲、張飛、關羽三人埋伏, 並囑咐趙雲和張飛, 遇到曹操之後, 不要拼盡全力, 裝裝樣子就好, 之後又故意用激將法, 讓關羽埋伏在最後的位置, 擒殺曹操, 並逼迫關羽立下了軍令狀。

關羽率軍離開之後, 劉備道:“吾弟義氣深重, 若曹操果然投華容道雲時, 只恐端的放了。 ”諸葛亮卻淡定地說:“亮夜觀乾象, 操賊未合身亡。 留這人情, 教雲長做了, 亦是美事。 ”也就是說, 諸葛亮是故意想放曹操離開。 那麼諸葛亮這麼做, 真的是因為所謂的天命嗎?小編認為,

不是的, 他之所心這樣安排, 是迫不得已,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很多人認為, 諸葛亮此時, 如果不瞻前顧後, 不刻意放走曹操, 說不定劉備早就完成興複漢室的理想了。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首先來瞭解一下, 當時劉備的處境——他剛剛在長阪坡為曹軍所敗,

自己的兵馬, 外加劉琦的兵馬, 才區區兩萬人, 比起江東要差太多。 而且, 這個時候的他, 還沒有開始攻打荊州, 立足之地, 只有劉琦的夏口, 如果這個時候, 曹操死了, 孫權沒有了心腹大患, 他還會顧及孫劉聯盟嗎?答案是否定的, 這個時候, 劉備的結局, 便只能是滅亡了。

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劉備可以生擒曹操,然後用曹操來換地盤,或者換來漢獻帝,自己挾天子以令諸侯啊。這種做法,同樣是行不通的,先不說曹操如果被擒,曹魏方面的人,會不會同意用地盤來換曹操,就算他真的能換得來又如何?當時他身邊,除了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以及糜氏兄弟、孫乾等,幾乎沒有可用之人,換來的地盤太小,不划算,也抵禦不住江東;換的地盤太大,他則無力管理。再者說,打敗曹操主要是江東在出力,他一人占盡了好處,孫權會同意嗎?曹操受如此大辱,被放歸之後,會放過他嗎?

再來說用曹操換漢獻帝一事,先不說曹操陣營是否同意,就算他們同意,劉備會同意嗎?他是漢室後裔,有皇叔之名,本身就能代表正統,挾天子以令諸侯,意義並不大。這種情況下,給自己請回一尊必須要供著的大神,根本得不償失。說到此處,我們不難得知,劉備既不能殺曹操,也不能拿他換取利益,縱使他心有不甘,卻不得不將曹操放走。基於這種心理,於是諸葛亮智算華容道,給了關羽義釋曹操的機會。

當然了,諸葛亮也是人,而非神,他雖然不說,卻也會心懷不甘,於是他在關羽之前,安排了趙雲和張飛兩人,嚇唬曹操,充滿了惡趣味,卻又讓關羽送出了一個大情。而他之前逼關羽立下軍令狀,之後再饒關羽性命,則能夠挫敗關羽的傲氣,更加方便他調兵遣將,更有利於他立威。也就是說,雖然義釋曹操,是諸葛亮不得已的安排,而且只能假借天命吃了一個悶虧,但他卻通過自己的智慧,做到了一舉多得。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演義中的諸葛亮,安排關羽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並非因為天命,也不是為了讓關羽送人情,而是迫於無奈,必須要巧妙的放走曹操,又不能落人口實。對於此事,智計超群的他,確實做到了,而且他不但做到了自己想要達到的效果,還一舉多得,撈到了更多的好處。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劉備可以生擒曹操,然後用曹操來換地盤,或者換來漢獻帝,自己挾天子以令諸侯啊。這種做法,同樣是行不通的,先不說曹操如果被擒,曹魏方面的人,會不會同意用地盤來換曹操,就算他真的能換得來又如何?當時他身邊,除了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以及糜氏兄弟、孫乾等,幾乎沒有可用之人,換來的地盤太小,不划算,也抵禦不住江東;換的地盤太大,他則無力管理。再者說,打敗曹操主要是江東在出力,他一人占盡了好處,孫權會同意嗎?曹操受如此大辱,被放歸之後,會放過他嗎?

再來說用曹操換漢獻帝一事,先不說曹操陣營是否同意,就算他們同意,劉備會同意嗎?他是漢室後裔,有皇叔之名,本身就能代表正統,挾天子以令諸侯,意義並不大。這種情況下,給自己請回一尊必須要供著的大神,根本得不償失。說到此處,我們不難得知,劉備既不能殺曹操,也不能拿他換取利益,縱使他心有不甘,卻不得不將曹操放走。基於這種心理,於是諸葛亮智算華容道,給了關羽義釋曹操的機會。

當然了,諸葛亮也是人,而非神,他雖然不說,卻也會心懷不甘,於是他在關羽之前,安排了趙雲和張飛兩人,嚇唬曹操,充滿了惡趣味,卻又讓關羽送出了一個大情。而他之前逼關羽立下軍令狀,之後再饒關羽性命,則能夠挫敗關羽的傲氣,更加方便他調兵遣將,更有利於他立威。也就是說,雖然義釋曹操,是諸葛亮不得已的安排,而且只能假借天命吃了一個悶虧,但他卻通過自己的智慧,做到了一舉多得。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演義中的諸葛亮,安排關羽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並非因為天命,也不是為了讓關羽送人情,而是迫於無奈,必須要巧妙的放走曹操,又不能落人口實。對於此事,智計超群的他,確實做到了,而且他不但做到了自己想要達到的效果,還一舉多得,撈到了更多的好處。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