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備麾下五虎上將,手中各統帥多少兵馬?馬超的最少,關羽的最好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401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眾所周知, 漢末三國時期, 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亂世, 在那個時候, 雖然統籌大局者,

皆為梟雄, 運籌帷幄者, 都是智士, 但最容易吸引人們注意的, 還是征戰沙場的悍將。 而受《三國演義》的影響, 大多數人的提起三國名將, 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劉備麾下的五虎將。 其實“五虎將”這一說法, 並不見載於《三國志》等史書, 它最先出現在藝術作品中, 直到清朝編著的《四庫全書》, 才正式承認了這一詞條。 不過既然世人都習慣, 如此稱呼關張趙馬黃五位將軍, 我們就繼續沿用這一說法。

古往今來, 很多人對這五人的武藝, 獨當一面的能力等, 進行了分析與比較。 這是一個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的問題, 很難有定論。 今天我們拋開這一點不談, 單來瞭解一下, 他們手中, 可供自己支配的兵力有多少, 看一看這五人中, 誰手中握有的兵馬最多。

一、關羽——5到6萬

關羽, 字雲長, 他自黃巾軍起義爆發時, 就與劉備一起興起義兵, 是劉備陣營貨真價實的元老, 再加上他與劉備“寢則同床, 恩若兄弟”, 又對劉備從無二心, 所以劉備非常信任他。 於是他留守荊州的時候, 劉備給他留下的兵馬非常多——據記載, 襄樊之戰時, 他最初開往前線的, 有三萬大軍, 負責留守後方的, 也有兩萬餘人。 也就是說, 可供關羽支配的兵馬, 足足有五至六萬人。 這既說明了劉備對關羽的信任, 也表明了他對荊州的看重。

二、張飛——1到2萬

張飛, 字益德, 他與關羽一樣, 也是劉備陣營最早期的元老。 不過, 他未能留守荊州, 而是在龐統被射殺之後, 隨諸葛亮入川, 參與了入川之戰和漢中之戰。 當劉備拿下益州和漢中之後, 讓張飛駐守在了進可支援漢中, 退可守衛成都的閬中。 因為他在劉備的眼皮子底下, 又不會直接遭到外敵的侵擾,

所以他統兵的兵馬, 比關羽要少的多——《三國志·張飛傳》記載:“先主伐吳, 飛當率兵萬人, 自閬中會江州”, 也就是說, 張飛能夠調離的人馬, 有一萬人左右, 再加上留守的部分, 應該一共不超過兩萬。

三、趙雲——五千人

在很多人看來, 趙雲很少單獨統兵, 基本上相當於劉備的保鏢, 其實不然。 先不說劉備的保鏢是陳到, 並非趙雲, 單說趙雲單獨統兵的時候並不少, 例如入川之戰的時候, 他曾與諸葛亮、張飛等人分兵;漢水之戰時, 他獨立指揮;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 他曾率疑兵與曹真交鋒;另外他還曾抵禦過羌人, 等等。 而且,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 讓他督江州, 進可支援前線, 退可督運糧草, 其手下的兵馬, 至少應該有五千人。

四、馬超——可忽略不計

馬超,字孟起,大約是劉備陣營中,出身最高的將領,在西涼地區極有威望。可是當他投奔劉備之後,雖然地位一直很高,卻逐漸被架空。再加上他前來投奔的時候,是“密書請降”,連副將龐德,以及自己的家小都沒帶,大約也沒能帶來自己的部曲,甚至自己的嫡系西涼鐵騎基本上已經沒有了。到了劉備陣營,劉備又只用其名,不用其能,他手下就算有兵馬,也應該不多,僅是一小部分私兵而已,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五、黃忠——沒有自己的部曲

黃忠,字漢升,曾效力過劉表、曹操等勢力,最終兜兜轉轉來到了劉備麾下。真實歷史上的他,沒有戰平關羽的輝煌,也沒有百步穿楊的絕技,雖然其陣斬夏侯淵一事,不容否認,卻也有法正指揮得當的功勞。另外,雖然他是劉備親自認定的後將軍,卻應該沒有自己的部曲。為什麼要這麼說呢?《三國志》注引《雲別傳》曰:“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也就是說,黃忠想要截取魏軍的糧草,還要借用趙雲的兵馬,而不管是《三國志》,還是其他史料中,都沒有黃忠有自己部曲,或單獨指揮作戰的記載。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雖然在《三國演義》,這五人並稱五虎上將,在《三國志》中,他們也被並為了一傳,但是他們手中的兵馬數量各不相同,排名第一的關羽,手中握有的兵力,比其四虎將的兵力總和還要多。當然了,這並非是因為劉備不信任其他人,而是因為他們每個人的職位不同,能力不同,需要或者說能夠統領的兵馬數量,也有區別。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四、馬超——可忽略不計

馬超,字孟起,大約是劉備陣營中,出身最高的將領,在西涼地區極有威望。可是當他投奔劉備之後,雖然地位一直很高,卻逐漸被架空。再加上他前來投奔的時候,是“密書請降”,連副將龐德,以及自己的家小都沒帶,大約也沒能帶來自己的部曲,甚至自己的嫡系西涼鐵騎基本上已經沒有了。到了劉備陣營,劉備又只用其名,不用其能,他手下就算有兵馬,也應該不多,僅是一小部分私兵而已,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五、黃忠——沒有自己的部曲

黃忠,字漢升,曾效力過劉表、曹操等勢力,最終兜兜轉轉來到了劉備麾下。真實歷史上的他,沒有戰平關羽的輝煌,也沒有百步穿楊的絕技,雖然其陣斬夏侯淵一事,不容否認,卻也有法正指揮得當的功勞。另外,雖然他是劉備親自認定的後將軍,卻應該沒有自己的部曲。為什麼要這麼說呢?《三國志》注引《雲別傳》曰:“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也就是說,黃忠想要截取魏軍的糧草,還要借用趙雲的兵馬,而不管是《三國志》,還是其他史料中,都沒有黃忠有自己部曲,或單獨指揮作戰的記載。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雖然在《三國演義》,這五人並稱五虎上將,在《三國志》中,他們也被並為了一傳,但是他們手中的兵馬數量各不相同,排名第一的關羽,手中握有的兵力,比其四虎將的兵力總和還要多。當然了,這並非是因為劉備不信任其他人,而是因為他們每個人的職位不同,能力不同,需要或者說能夠統領的兵馬數量,也有區別。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