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客機已能夠實現全程無人駕駛,為何現在還要配飛行員?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已經步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作為運輸業高科技最為集中的航空產業, 其自動化駕駛系統也在快速革新。 去年6月航空業巨頭波音公司宣佈其旗下的無人駕駛客機將於今年開始測試, 並且有望在2025年正式投入民航運營。

儘管市場調查下來僅有17%的民眾願意乘坐沒有駕駛員的客機, 但是客機駕駛系統的高度智慧化其實早已滲透到了方方面面, 而且早已取代了駕駛員的一些基本人工作業。 英國機師協會的飛行安全專家蘭道斯表示, 目前民用範圍內客機機長的工作主要是檢查駕駛艙機械儀錶是否故障, 並且確保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的每一步都合乎常理, 及時修正或預防可能存在的錯誤。 專業人士表示飛行當中最困難的起飛和降落步驟目前已基本由電腦輔助, 機長可能只會手動控制幾分鐘。 而在既定航線上保持高度和方向平穩飛行,

這一相對簡單的操作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可以做到完全由電腦自主控制飛行, 事實上目前的民航客機已經是一架“半無人駕駛飛機”了。

儘管客機早已實現了高度智慧化, 但是單單靠電腦開飛機仍有它的風險。

曾有駭客組織透過網路控制一輛無人駕駛吉普車並讓它撞車, 而無人駕駛飛機同樣也暴露在網路攻擊的風險當中, 如果駭客或者恐怖分子通過網路控制一架民航客機後果將不堪設想。 同時智慧化程式對於無數種在天上可能出現的險情依然缺乏足夠的判斷力, 此時一位老練的駕駛員會可靠地多。 波音公司副產品研發部長斯奈特表示, 在無人駕駛客機遇到險情能夠像薩利機長一樣沉著冷靜緊急降落在哈德遜河上這種事情發生之前, 將不會讓飛機沒有駕駛員。

尤其是出現事故的時候經驗豐富的駕駛員的決策可能挽救數百人的生命, 1991年2月11日東德航空公司的一架A310-300客機飛臨莫斯科謝列明季耶沃機場準備降落。

在最後準備觸地時自動駕駛儀卻進入了複飛模式, 此後飛機經歷了三次劇烈的爬升和俯衝後機長終於明白了是自動駕駛儀搞得鬼, 在關閉掉自動駕駛儀後這架飛機終於在機長操作下安全降落了, 而機長在事後在駕駛艙中留下一句經典名言:混帳的資本主義科技。

每一年, 各個國家都要投入大量金錢和時間訓練民航客機飛行員。 飛行時間長, 心理素質過硬, 經驗豐富的老機長是每個國家必備的人才。 儘管自動駕駛乃至無人駕駛技術越來越成熟, 訓練嚴格的飛行員依然是人們心中安全的保障。

隨著客機智慧水準的不斷提高, 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輕飛行員本來就很繁瑣的工作, 讓飛行變得更簡單, 飛行員越來越傾向監視自動駕駛狀態式飛機是否出現故障, 以及在出現問題時代替智慧系統進行解決。 但是短期內不會出現真正無人駕駛客機, 畢竟在事故面前自動駕駛儀可能會蒙掉。

本文由火器營原創, 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