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陽話劉邦(六):成敗蕭何

蕭何(前257年-前193年), 漢族, 《史記》載:(漢)沛豐人(今江蘇豐縣), 早年任秦沛縣縣吏, 秦末輔佐劉邦起義。

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原是一條民間俚語,

又稱“成敗蕭何”, 出自于宋洪邁《容齋續筆-蕭何紿韓信》:“成也蕭何”。 此為民間對西漢建國功臣韓信一生的經典概括, 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丞相。 “成也蕭何”是指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是指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 不論是成功還是敗亡都是由於同一個人。

西元前221大秦一統六國, 在沛縣設置四川郡, 實行新政郡縣制。 豐縣的蕭何是科班出身正式的公務員。 此時劉邦在老家小地豐縣帶著盧綰等人混的也不錯。 可劉邦有大丈夫之氣, 於是決定去四川郡治地沛縣投靠蕭何, 準備幹一番大事業。 在蕭何傾力安排下, 劉邦最終謀了個四水亭一職。 由於有蕭何照著, 再加上劉邦又不憨, 涉世老練, 在四水之地日子過得也算小康了。

由於工作之便利, 劉邦不久結識了沛縣樊噲、雍齒、夏候嬰、曹參, 吹鼓手周勃等市鄉民流, 後來好像還拜了一大幫子仁兄弟。 是年單父人呂公避難沛縣, 因呂公乃沛令故友, 後來在沛令的盛意下, 呂正安家沛縣。 話說呂正會相面, 當初沛令宴請之時, 呂正就看好了劉邦, 他力排沛令把愛女呂雉嫁于劉邦。 正所謂肥水不留外人田, 後來劉邦把其小姨子又介紹給了樊噲, 從此樊劉二人又多了連襟這一層更深的關係。

蕭何乃一文人, 做事謹慎。 西元前209年由於秦王贏正後來修長城建皇陵,

百姓受難, 天下大亂。 最先楚地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反秦。 劉邦由於無力完成沛令安排的工作, 怕丟了性命。 在豐縣西大澤帶領一干囚徒也被逼斬蛇起義反秦。 天下一亂, 各地官員也紛紛尋路自保。 於是沛令就安排蕭何暗中聯絡劉邦, 準備見機站隊。 於是蕭何便派屠夫樊噲去芒碭山請劉邦出山。

劉邦帶著一行人等風塵朴樸從芒碭山往四水之地趕來。 劉邦的百把十號人先是來到豐縣, 由於豐縣相比郡地沛縣小很多, 城防駐兵亦不多, 再加上老家人的支持, 劉邦輕鬆先攻下豐縣城, 並在豐城駐守充實力量, 準備擇機順取沛縣。

沛令左思又思, 後來覺得讓劉邦進城大有不妥, 於是就反悔了, 不準備放劉邦進城。 開弓沒有回頭箭, 沛令孰不知蕭何一等乃劉邦親信, 他們反義已決, 因此蕭何組織理應外和放劉邦進城。 沛令大恐, 可為時已晚, 蕭何命人殺了沛令, 並一致舉手通過讓老大劉邦做沛公, 從此舉起了反秦的大旗。

豐沛集團在劉邦蕭何二人的帶領下,乘風破浪,力挽狂瀾,歷經區區七年最終建立大漢王朝。當然蕭何作為一代名相,確實功不可莫。二把手的交椅還是受之無愧的。秦沿漢制,大漢帝國因此把不期14年的秦王朝順勢取代,並最終以兩漢416年的盛事成就一段歷史輝宏。

蕭何乃名相忠臣,故最後得以善終。“成敗蕭何”,也算是蕭何對劉邦的最後一大功勞。

豐沛集團在劉邦蕭何二人的帶領下,乘風破浪,力挽狂瀾,歷經區區七年最終建立大漢王朝。當然蕭何作為一代名相,確實功不可莫。二把手的交椅還是受之無愧的。秦沿漢制,大漢帝國因此把不期14年的秦王朝順勢取代,並最終以兩漢416年的盛事成就一段歷史輝宏。

蕭何乃名相忠臣,故最後得以善終。“成敗蕭何”,也算是蕭何對劉邦的最後一大功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