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法媒看北京車展:外企迎中國品牌挑戰

【歐洲時報九天編譯報導】2018年北京車展引發了外界對中國汽車市場的廣泛關注, 法媒《回聲報》、法新社和《世界報》發表多篇文章介紹了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政策的變化以及中國國產汽車品牌的發展情況,

認為中國汽車市場潛力巨大, 國產品牌正迅速崛起, 外資車企在中國的發展面臨著巨大挑戰。

從北京車展看汽車行業新趨勢

2018年北京車展於本月在北京盛大開幕, 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國的汽車商參展。 法新社的報導介紹, 中國車展每年在北京和上海兩座城市交替舉辦, 是中國汽車行業極為重要的展示和銷售平臺, 去年展會上的銷售量高達2890萬輛。

儘管中國市場備受矚目, 但去年中國的汽車行業表現並不理想。 法新社透露2017年中國汽車銷量僅增長3%, 遠不及2016年14%的增幅。 《回聲報》也引述里昂證券分析師的調查結果披露, 去年乘用車市場增幅僅1.4%,

今年預計增長2%至3%。 總體看來, 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日漸加劇, 製造商會加快推出新車型的速度, 以實現銷售目標。

德國汽車研究中心主任杜德霍夫向法新社記者表示, 儘管銷售額銳減, 但中國仍是最重要的市場。 由於中美貿易戰會對汽車行業造成不利影響, 2018年北京車展可能會受政治因素影響, 但中方近期發佈的政策表明, 未來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前景仍較為樂觀。

德勤諮詢公司汽車產業負責人克魯爾也向法新社指出, 中國市場日趨成熟, 二手車市場十分活躍。 考慮到內陸欠發達地區存在巨大發展潛力, 居民汽車普及率遠低於西方國家, 中國毫無疑問將推動世界汽車行業的發展。

克魯爾向法新社記者重點介紹了運動型多功能車(SUV)在中國市場扮演的重要角色,

指出SUV是目前唯一的發展趨勢。 其首要原因在於面對外國汽車生產商愈發激烈的競爭, SUV為中國汽車製造商提供了新的競爭力及競爭模式。 法新社指出, 外國汽車品牌雖然占中國汽車總銷售額的55%, 但其市場份額正明顯被國產汽車品牌瓜分。 目前中國的國產汽車SUV銷售額占60%, 占乘用車銷售額的40%。 《回聲報》的報導分析認為, SUV車型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 因為它更大、更高、也更加特別, 所有的特點都完美迎合了當下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中國汽車行業新政策

法媒介紹了目前中國汽車行業的三大新政策, 一是降低汽車進口關稅, 二是取消外國車企在合資公司的股比限制,

三是優先發展電動汽車。

法新社指出, 中國對本土品牌的競爭力和實力充滿信心, 並引述中國主席習近平在博鼇亞洲論壇上的講話, 指出降低汽車關稅對高端汽車品牌來說是一個絕好消息。

《世界報》在報導取消外資投資限制的同時強調了中美貿易戰對這項政策的影響, 認為中國發佈解除汽車行業合資股比限制的五年計劃是對美國提出加征關稅意願的反擊。 報導對這項取消限制的政策作了詳細解釋, 指出2018年底外國公司可以在中國建立電動汽車製造廠, 外資股比可以超過50%。 到2020年和2022年, 商用車及乘用車也將分別解除合資股比限制。

法新社的報導指出, 在發佈新政策之前, 外資汽車製造商在中國的合資公司內不能擁有超過50%的股份。

對此, 高峰諮詢公司總經理羅威向記者表示, 需要謹慎看待這一消息, 因為合資企業改組十分複雜, 所以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但一些還未在中國設廠的外資企業, 比如美國的特斯拉汽車, 可能將利用此項政策推進在華建廠計畫的實施。

據《世界報》介紹, 自1984年起, 外國汽車製造商紛紛與中國的六家國有車企合作, 以合資公司的方式在中國進行生產, 這樣的合作模式一方面可避免繳納進口稅, 另一方面也促進了技術的融合。 德國、日本和美國汽車製造商基於這一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 目前, 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銷售額占其全球銷售額的40%, 占總利潤的40%。 所以這些汽車製造商不會急於從合資公司中脫離出來。

中國政府還表示今年要生產更多的電動汽車。《世界報》認為,中國政府將電動汽車列為“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的優先產業,並意圖大力發展,其原因有三。首先,中國已經擺脫了技術和工業的落後局面,並掌控全球電池市場;其次,中國希望盡可能吸引更多的外國企業,使中國成為電動汽車的全球生產中心;最後,中國已經具備獨立發展新技術的能力。

法新社指出,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增長53%,刺激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初創企業的快速發展。而中國政府從2019年起將明確制定新能源汽車銷售比例要求,這一決定將促使汽車製造商更多地生產電動汽車或混合動力汽車。

《回聲報》認為,中國目前不僅致力於發展電動汽車,還將加強在自動汽車和智慧網聯汽車領域的技術投入。報導指出,電動汽車的興起可能會讓國產汽車品牌更快進入歐洲市場。報導採訪了艾睿鉑諮詢公司的分析員佩提松,後者介紹中國電池生產量占全球生產量的65%,中國已經掌控了電池行業,並控制著稀土等原材料,所以中國在這一領域優勢明顯。

而中國國產車在歐洲市場的發展也十分順利,被譽為“中國特斯拉”的比亞迪汽車2014年在布魯塞爾電動計程車招標會上中標,今年也對外表達了今年十二月在摩洛哥建廠的意願、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的明星企業拜騰汽車也預計2020年進駐歐洲。此外,《世界報》認為,中國政府希望將吉利汽車發展為全球電動汽車巨頭,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決定正在加速中國工業的解放進程。

外資車企倍受國產品牌威脅

法媒指出,隨著國產汽車品牌銷售額的增加,外國汽車製造商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

《回聲報》列舉了五菱宏光、哈弗、寶駿、吉利等汽車品牌,指出這些品牌的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表現十分搶眼,特別是吉利汽車的發展十分迅速。作為富豪汽車的收購方和德國戴勒姆公司最大的股東,吉利汽車2017年的銷售量達130萬輛,同比增長66%。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資料,國產品牌在SUV市場優勢明顯,銷量占去年總銷售額的60%以上。高峰諮詢公司總經理羅威接受了法新社採訪。他以目前大熱的SUV車型舉例指出,雖然外國汽車品牌仍舊深受消費者喜愛,但近兩年來正面臨著國產汽車企業崛起帶來的威脅,主要原因在於中國本土SUV更加便宜。不過他也表示,中國本土汽車品牌的發展並不一定會影響梅賽德斯、奧迪或者寶馬等在中國已經運營成熟的外國高檔汽車品牌,但是標緻雪鐵龍或福特汽車中檔車銷售企業的銷售額會下降。

《回聲報》引述了IHS Markit分析師趙英智的研究報告指出,除了價格極具競爭力外,國產品牌的崛起是一個趨勢,不僅是在產量還是品質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競爭力。

報導指出,面對老牌外資車企的競爭,國產汽車製造商往往採用兩種應對方法。第一種就是收購外資股份,如一汽集團2000年收購了英國羅孚汽車,去年和今年分別收購了蓮花汽車和戴姆勒公司51%和10%的股份。2014年,東風獲得標緻雪鐵龍集團13%的股份,長城汽車則對菲亞特克萊斯勒表現出強烈興趣。第二種則是提高品牌能力,正面參與市場競爭。比如江鈴、華晨、觀致和長城汽車等品牌,十幾年來因為品質不足一直表現低迷。但是這些國產品牌已經迎頭趕上。

對於國產汽車的未來發展趨勢,西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合夥人柯萊特對《回聲報》記者表示,雖然缺少經銷商會對銷售產生阻礙,但是這些國產品牌可能將嘗試線上銷售,它們可以從中國這個不斷變化的政策中獲益,而歐洲汽車品牌對新規則的掌握能力還遠遠不夠。

中國政府還表示今年要生產更多的電動汽車。《世界報》認為,中國政府將電動汽車列為“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的優先產業,並意圖大力發展,其原因有三。首先,中國已經擺脫了技術和工業的落後局面,並掌控全球電池市場;其次,中國希望盡可能吸引更多的外國企業,使中國成為電動汽車的全球生產中心;最後,中國已經具備獨立發展新技術的能力。

法新社指出,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增長53%,刺激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初創企業的快速發展。而中國政府從2019年起將明確制定新能源汽車銷售比例要求,這一決定將促使汽車製造商更多地生產電動汽車或混合動力汽車。

《回聲報》認為,中國目前不僅致力於發展電動汽車,還將加強在自動汽車和智慧網聯汽車領域的技術投入。報導指出,電動汽車的興起可能會讓國產汽車品牌更快進入歐洲市場。報導採訪了艾睿鉑諮詢公司的分析員佩提松,後者介紹中國電池生產量占全球生產量的65%,中國已經掌控了電池行業,並控制著稀土等原材料,所以中國在這一領域優勢明顯。

而中國國產車在歐洲市場的發展也十分順利,被譽為“中國特斯拉”的比亞迪汽車2014年在布魯塞爾電動計程車招標會上中標,今年也對外表達了今年十二月在摩洛哥建廠的意願、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的明星企業拜騰汽車也預計2020年進駐歐洲。此外,《世界報》認為,中國政府希望將吉利汽車發展為全球電動汽車巨頭,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決定正在加速中國工業的解放進程。

外資車企倍受國產品牌威脅

法媒指出,隨著國產汽車品牌銷售額的增加,外國汽車製造商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

《回聲報》列舉了五菱宏光、哈弗、寶駿、吉利等汽車品牌,指出這些品牌的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表現十分搶眼,特別是吉利汽車的發展十分迅速。作為富豪汽車的收購方和德國戴勒姆公司最大的股東,吉利汽車2017年的銷售量達130萬輛,同比增長66%。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資料,國產品牌在SUV市場優勢明顯,銷量占去年總銷售額的60%以上。高峰諮詢公司總經理羅威接受了法新社採訪。他以目前大熱的SUV車型舉例指出,雖然外國汽車品牌仍舊深受消費者喜愛,但近兩年來正面臨著國產汽車企業崛起帶來的威脅,主要原因在於中國本土SUV更加便宜。不過他也表示,中國本土汽車品牌的發展並不一定會影響梅賽德斯、奧迪或者寶馬等在中國已經運營成熟的外國高檔汽車品牌,但是標緻雪鐵龍或福特汽車中檔車銷售企業的銷售額會下降。

《回聲報》引述了IHS Markit分析師趙英智的研究報告指出,除了價格極具競爭力外,國產品牌的崛起是一個趨勢,不僅是在產量還是品質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競爭力。

報導指出,面對老牌外資車企的競爭,國產汽車製造商往往採用兩種應對方法。第一種就是收購外資股份,如一汽集團2000年收購了英國羅孚汽車,去年和今年分別收購了蓮花汽車和戴姆勒公司51%和10%的股份。2014年,東風獲得標緻雪鐵龍集團13%的股份,長城汽車則對菲亞特克萊斯勒表現出強烈興趣。第二種則是提高品牌能力,正面參與市場競爭。比如江鈴、華晨、觀致和長城汽車等品牌,十幾年來因為品質不足一直表現低迷。但是這些國產品牌已經迎頭趕上。

對於國產汽車的未來發展趨勢,西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合夥人柯萊特對《回聲報》記者表示,雖然缺少經銷商會對銷售產生阻礙,但是這些國產品牌可能將嘗試線上銷售,它們可以從中國這個不斷變化的政策中獲益,而歐洲汽車品牌對新規則的掌握能力還遠遠不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