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坤鵬論:如今流量靠傳銷?趣頭條和社交電商們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

3月16日, 趣頭條獲得由騰訊領投的2億美元B輪融資, 此輪融資後, 趣頭條的估值將超16億美元。

應該說, 在巨頭林立的當下, 還能夠跑出來都相當不易,

值得好好研究學習, 有人說, 趣頭條採取的是社交裂變, 還有人說, 趣頭條贏在了類傳銷的模式。

那麼, 趣頭條到底是不是類傳銷呢?

坤鵬論認為,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傳銷的本質, 然後再從本質上去進行對比。

對於傳銷的解讀眾說紛紜, 比如:

  • 傳統銷售, 最終賺的是用戶的錢, 而必須用戶有需求才能賺錢。 而傳銷, 賺的是代理商的錢, 銷售鏈最後一環, 真正有需求的用戶反而被忽略了, 但這恰恰是最不能忽略的。 所以這個銷售鏈最終會在最後一環崩潰。
  • 傳銷就是, 他說, 你給他1塊錢, 他就教你賺10塊錢的辦法。 結果等你給了他1塊錢, 他會告訴你, 再找像你這樣的10個笨蛋就好了, 拉人頭是傳銷的典型特徵之一。
  • 是不是傳銷,
    就是看價值鏈或收益來源是否都來自於最末端, 就是說前面加入的人是不是賺的都是最後加入的錢, 如果一旦停止進新人, 前面的人是不是還有錢賺。

說到這裡, 相信不少人會說, 微商簡直100%合!

確實, 坤鵬論一直認為微商大部分就是傳銷, 許多一二線城市的朋友可能不知道, 大部分微商正在猛烈地開發著三四線城市, 乃至五六級市場, 他們一般都以會銷模式狂拉代理, 如蝗蟲般掠過一個城市又一個城市, 所過之處寸草不生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回到趣頭條的話題, 我們來看看它的玩法:

“用戶每邀請一位好友, 並且好友通過閱讀每天向用戶進貢60金幣, 用戶就可以獲得8元現金獎勵, 並能在當天提現3元, 獎金分為連續3天取完。 用戶邀請的好友越多, 每天能提現的金額就越多, 且上不封頂。 ”

是不是隱隱有著傳銷的理念, 比如拉人頭, 比如分層級, 後面的用戶向前面的用戶貢獻收入, 但細細分析, 似乎卻又不完全相似?

所以, 把趣頭條叫做類傳銷還是蠻貼切的。

傳銷一直以來也主要以三四線城市為主戰場,

說明這些城市的用戶有著相當強的被傳銷潛質, 趣頭條確實也是靠著此招數在三四線城市廣聚粉絲。

其實究其根源, 還得從經濟上面找原因, 因為只要有錢沾了邊, 經濟就會其中起到不小的作用。

坤鵬論將2016年全國各省的人均GDP拉了個表, 然後又把2016年30個傳銷高發城市放進去, 結果發現, 其中25個城市所在省份的人均GDP在1萬美元以下, 人均GDP在7000美元以下的城市則有18個, 而傳銷高發排名第一到第十位的城市, 除了威海和武漢, 其他都在這18個城市之中。

從上面這個簡單的資料統計, 起碼可以得出, 用類傳銷的模式在三四線城市很受用戶喜歡, 也會很奏效。

另外, 根據一些機構的調研, 三四線城市的用戶更喜歡簡單粗暴直接了當, 要不就是極便宜, 要不就是直接撒幣。

華誼兄弟的王中磊在一次採訪中這樣評價, 對於一二線城市觀眾, 只要影片品質過硬, 爆款到哪裡都是爆款, 但他們又隱約透露出自己獨特的文化品位——布拉德·皮特到上海會萬人空巷, 但在三四線城市,絕對敵不過王寶強。

凡影創始合夥人李湛曾這樣講到,三四五線觀眾更青睞于直白的表達,不光體現在電影內容本身,即便是海報和宣傳片也不喜歡有懸念,“有些電影把明星臉部放到海報上,就會在次線級城市起到很好的效果”。

所以,對於三四線用戶,千萬不要猶抱琵琶半遮面,太文藝,太有情調的沒有卵用。

看人家快手,一二線用戶覺得俗不可耐、低極趣味、無厘頭搞怪的內容,偏偏就是收割了大量三四線用戶。

再看人家拼多多,每個毛孔都冒著便宜的氣味,只要一打開,“便宜!便宜!便宜!”不僅展現在頁面上,也同樣在你的腦子裡自動往外冒,一鍵拼團就能讓價格幾近腰斬,1分錢拼好貨,更是吊足了還沒被套路傷壞的三四線用戶。

還有年初短暫、但相當狂熱的撒幣直接答題大戰,參戰者大多數來自三四線城市。

如果我們再次跳出來,站在上面觀察傳銷、趣頭條、拼多多、微商,就會發現,它們還有共同的本質特點,那就是社交,利用人與人的關係產生流量、達成生意。

甚至只要是基於社交做生意,多多少少都要和傳銷沾親帶故,坤鵬論把它定義為人際關係變現,一直以來,保險也在大量使用人際關係變現的招數,所以它也經常被詬病帶有傳銷色彩。

今年以來,社交電商普遍被市場和投資機構看好。

1月,品牌庫存分銷平臺愛庫存宣佈完成1億元A輪融資;2月,環球捕手宣佈獲得戰略投資,估值20億;4月,拼多多再次被傳出籌資30億美元;4月23日,社交電商平臺雲集微店宣佈,已完成1.2億美金B輪融資。

中國市場研究集團董事總經理肖恩·賴因說:“社交電商潛力巨大,因為人們都願意買朋友推薦的東西。在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上,人們不知道該信任哪些銷售管道,但如果他們看到自己的朋友在社交電商平臺上購物,他們就更有可能跟風。”“社交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一種低成本的移動娛樂形式,對藍領工人尤其如此。現在,幾乎人手一部智慧手機。手機購物不僅是為了省錢,更成為一種樂趣。”

新型社交電商的出現巧妙“填補”了當下最大的痛點——流量短板。

社交電商平臺的模式決定了它們天生就是流量磁鐵,在社交平臺賣貨,低廉的商品價格,利用微信等社交媒體的朋友圈等體系實現裂變式傳播,以非常低的成本代價取得了海量的用戶流量。

但是,坤鵬論認為,對於社交電商,我們千萬不要壓錯了本質和重點,它的本質既不是社交也不是電,而是商,是零售,如果我們能夠站在這個本質上去看待拼多多、雲集,就會明白,聚集於社交的眼花繚亂招式,只不過是它們的運營手段,是它們資訊傳遞的工具,只是行銷宣傳的工具演變,並非改變了商和零售的實質。

要說拼多多觸達零售本質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便宜,比淘寶還便宜,基本就算是全網最低價了,不管你是白富美,還是下裡巴,便宜總能吸引更多的眼球和剁手,但是,人追求的便宜是物美價廉,缺少了物美,光價廉,那也只是一錘子買賣。

拼多多近來沒少在宣傳推廣上花錢,試圖扭轉人們對其“地攤平臺”的印象,但事實勝於雄辯,其商品價低質很次的現實並沒有太大改觀,坤鵬論曾做過一個小調查,身邊凡是曾經在拼多多購過物的朋友,好評率基本為0,認為上當受騙的占80%以上,感覺所購商品偽劣的占90%以上。

社交電商通過拼團、分銷和社群三大模式確實可以用較低成本獲取大量用戶,但如果不在商品和客戶服務上下功夫,那基本就是來一批傷一批,進一撥騙一撥,如同狗熊掰棒子,最後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其實,人和人的關係比商家與客戶的關係還要脆弱,殺熟的買賣往往只能做一次,而且當殺到一定人數後,社交鏈條強大的傳遞和擴散功能,會讓親朋好友紛紛避而遠之,徹底斷了鏈子。

即使是三四線的嫩韭菜,割了幾茬也就長成了老韭菜,最後,人家也會狡猾地只薅你的羊毛,卻堅決不給你一根毛。

零售發展了幾千年,其實本質從來沒有改變過,當三四線稚嫩的網路消費者慢慢成熟,最終大家還要歸於零售本質的競爭,到時候,誰能佔據零售這十節甘蔗最多節的才是最大贏家。

從目前看,拼多多等社交電商和阿裡、和京東的底蘊還相距甚遠。

所以,坤鵬論認為,社交電商最終也只是曇花的命。

但,可怕的是騰訊未來會將它們與京東、線下零售們整編在一起,搞成自己的零售正規軍!

那才是馬雲最擔心的:

“今天,天氣變了,企鵝走出了南極洲了,他們在試圖適應酷熱天氣,讓世界變成他們適應的氣候!”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轉載請保留本資訊

坤鵬論

請您關注坤鵬論微信公眾號:kunpenglun。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3000余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300余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4億。

但在三四線城市,絕對敵不過王寶強。

凡影創始合夥人李湛曾這樣講到,三四五線觀眾更青睞于直白的表達,不光體現在電影內容本身,即便是海報和宣傳片也不喜歡有懸念,“有些電影把明星臉部放到海報上,就會在次線級城市起到很好的效果”。

所以,對於三四線用戶,千萬不要猶抱琵琶半遮面,太文藝,太有情調的沒有卵用。

看人家快手,一二線用戶覺得俗不可耐、低極趣味、無厘頭搞怪的內容,偏偏就是收割了大量三四線用戶。

再看人家拼多多,每個毛孔都冒著便宜的氣味,只要一打開,“便宜!便宜!便宜!”不僅展現在頁面上,也同樣在你的腦子裡自動往外冒,一鍵拼團就能讓價格幾近腰斬,1分錢拼好貨,更是吊足了還沒被套路傷壞的三四線用戶。

還有年初短暫、但相當狂熱的撒幣直接答題大戰,參戰者大多數來自三四線城市。

如果我們再次跳出來,站在上面觀察傳銷、趣頭條、拼多多、微商,就會發現,它們還有共同的本質特點,那就是社交,利用人與人的關係產生流量、達成生意。

甚至只要是基於社交做生意,多多少少都要和傳銷沾親帶故,坤鵬論把它定義為人際關係變現,一直以來,保險也在大量使用人際關係變現的招數,所以它也經常被詬病帶有傳銷色彩。

今年以來,社交電商普遍被市場和投資機構看好。

1月,品牌庫存分銷平臺愛庫存宣佈完成1億元A輪融資;2月,環球捕手宣佈獲得戰略投資,估值20億;4月,拼多多再次被傳出籌資30億美元;4月23日,社交電商平臺雲集微店宣佈,已完成1.2億美金B輪融資。

中國市場研究集團董事總經理肖恩·賴因說:“社交電商潛力巨大,因為人們都願意買朋友推薦的東西。在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上,人們不知道該信任哪些銷售管道,但如果他們看到自己的朋友在社交電商平臺上購物,他們就更有可能跟風。”“社交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一種低成本的移動娛樂形式,對藍領工人尤其如此。現在,幾乎人手一部智慧手機。手機購物不僅是為了省錢,更成為一種樂趣。”

新型社交電商的出現巧妙“填補”了當下最大的痛點——流量短板。

社交電商平臺的模式決定了它們天生就是流量磁鐵,在社交平臺賣貨,低廉的商品價格,利用微信等社交媒體的朋友圈等體系實現裂變式傳播,以非常低的成本代價取得了海量的用戶流量。

但是,坤鵬論認為,對於社交電商,我們千萬不要壓錯了本質和重點,它的本質既不是社交也不是電,而是商,是零售,如果我們能夠站在這個本質上去看待拼多多、雲集,就會明白,聚集於社交的眼花繚亂招式,只不過是它們的運營手段,是它們資訊傳遞的工具,只是行銷宣傳的工具演變,並非改變了商和零售的實質。

要說拼多多觸達零售本質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便宜,比淘寶還便宜,基本就算是全網最低價了,不管你是白富美,還是下裡巴,便宜總能吸引更多的眼球和剁手,但是,人追求的便宜是物美價廉,缺少了物美,光價廉,那也只是一錘子買賣。

拼多多近來沒少在宣傳推廣上花錢,試圖扭轉人們對其“地攤平臺”的印象,但事實勝於雄辯,其商品價低質很次的現實並沒有太大改觀,坤鵬論曾做過一個小調查,身邊凡是曾經在拼多多購過物的朋友,好評率基本為0,認為上當受騙的占80%以上,感覺所購商品偽劣的占90%以上。

社交電商通過拼團、分銷和社群三大模式確實可以用較低成本獲取大量用戶,但如果不在商品和客戶服務上下功夫,那基本就是來一批傷一批,進一撥騙一撥,如同狗熊掰棒子,最後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其實,人和人的關係比商家與客戶的關係還要脆弱,殺熟的買賣往往只能做一次,而且當殺到一定人數後,社交鏈條強大的傳遞和擴散功能,會讓親朋好友紛紛避而遠之,徹底斷了鏈子。

即使是三四線的嫩韭菜,割了幾茬也就長成了老韭菜,最後,人家也會狡猾地只薅你的羊毛,卻堅決不給你一根毛。

零售發展了幾千年,其實本質從來沒有改變過,當三四線稚嫩的網路消費者慢慢成熟,最終大家還要歸於零售本質的競爭,到時候,誰能佔據零售這十節甘蔗最多節的才是最大贏家。

從目前看,拼多多等社交電商和阿裡、和京東的底蘊還相距甚遠。

所以,坤鵬論認為,社交電商最終也只是曇花的命。

但,可怕的是騰訊未來會將它們與京東、線下零售們整編在一起,搞成自己的零售正規軍!

那才是馬雲最擔心的:

“今天,天氣變了,企鵝走出了南極洲了,他們在試圖適應酷熱天氣,讓世界變成他們適應的氣候!”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轉載請保留本資訊

坤鵬論

請您關注坤鵬論微信公眾號:kunpenglun。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3000余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300余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4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