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被藝術改變的貧窮山村——河南省洛寧縣藝術扶貧模式調查

羅嶺鄉前河村花樹凹村民小組, 被改造為遠近聞名的“洛陽三彩陶藝村”, 這是村內一處陶缸裝置藝術作品。 沿村的山谷邊, 9999只用于汲水、儲物的大陶缸,

經巧妙排列組合, 勾勒出少女身姿, 匠心獨具的大型陶藝裝置以及俯拾皆是的“缸文化”, 正使河南省洛甯縣羅嶺鄉一個缺水少電、行路艱難的貧困山村華美轉身, 成為“鄉村藝術公園”。 新華社記者 顧立林 攝

羅嶺鄉前河村花樹凹村民小組,

被改造為遠近聞名的“洛陽三彩陶藝村”, 這是村口處夜景。 沿村的山谷邊, 9999只用于汲水、儲物的大陶缸, 經巧妙排列組合, 勾勒出少女身姿, 匠心獨具的大型陶藝裝置以及俯拾皆是的“缸文化”, 正使河南省洛甯縣羅嶺鄉一個缺水少電、行路艱難的貧困山村華美轉身, 成為“鄉村藝術公園”。 新華社記者 顧立林 攝

羅嶺鄉前河村花樹凹村民小組, 被改造為遠近聞名的“洛陽三彩陶藝村”, 這是村內陶藝師郭愛和在陶藝村夯土牆旁介紹情況。 沿村的山谷邊, 9999只用于汲水、儲物的大陶缸, 經巧妙排列組合, 勾勒出少女身姿, 匠心獨具的大型陶藝裝置以及俯拾皆是的“缸文化”, 正使河南省洛甯縣羅嶺鄉一個缺水少電、行路艱難的貧困山村華美轉身, 成為“鄉村藝術公園”。 新華社記者 顧立林 攝

羅嶺鄉前河村花樹凹村民小組, 被改造為遠近聞名的“洛陽三彩陶藝村”, 這是村內山坡遠眺(資料照片)。 沿村的山谷邊, 9999只用于汲水、儲物的大陶缸, 經巧妙排列組合, 勾勒出少女身姿, 匠心獨具的大型陶藝裝置以及俯拾皆是的“缸文化”, 正使河南省洛甯縣羅嶺鄉一個缺水少電、行路艱難的貧困山村華美轉身, 成為“鄉村藝術公園”。 新華社記者 顧立林 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