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專訪王東晨:愛馳MAS平臺為何敢和大眾MEB平臺掰手腕?

不得不說, 造車新勢力的火藥味有點濃!

這不, 大眾MEB平臺剛剛發佈沒多久, 愛馳汽車的MAS平臺就亮相北京車展了。

我站在愛馳汽車MAS平臺邊下,

大屏上閃動著“全球首次在量產車上採用上鋼下鋁結構的MAS平臺”, 這一個非常簡潔的平臺架構, 鋁金屬的特有光澤更讓它充滿未來與科技之感。

記得某部BBC紀錄片裡曾有過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臺詞:同樣是一顆蛋, 有的會孵出體型龐然的恐龍, 有的破殼而出的則是食物鏈底層的弱小禽類, DNA決定了它們在食物鏈中的位置。

汽車平臺就如同DNA, 決定了其所衍生車型的先進與否, 以至於汽車平臺成為我們對跨國巨頭們造車積澱的最直觀體現。

通俗地說, 平臺化不僅僅是產品研發平臺、技術平臺,

而且還是一種先進生產方式的平臺。

優秀的平臺既能讓保證產品的寬泛性、技術性、品質感, 而且還能極大地提升零部件的通用率並降低生產成本等。

但是對於平臺, 特斯拉的掌門人馬斯克頗有微詞。

馬斯克曾對MODEL X與MODEL S的同平臺進行了反思,

理由就是在MODEL X上多實現的功能和原有整車設計佈置產生的矛盾讓特斯拉煞費苦心, 於是更小的MODEL 3和MODEL Y直接採用了兩個平臺。

當我把馬斯克對待平臺的態度講給愛馳汽車產品研發負責人王東晨聽的時候, 王東晨的第一回饋就是特斯拉的平臺化沒有做長遠考慮,

適應性方面考慮的不夠周全。

“MAS就是適應性更強的平臺, A就是Adapt, 適合於各種輪距、軸距、車身形式, 軸距可以從2.7米擴展到3米, 基本上A、B級都涵蓋了。 同時, 不同大小的車, 它的承載軸荷是不一樣的, 我們在做架構時把這些都考慮到了, 甚至包括整車的輪機工程, 都是經過詳細的評估和策劃。 ”

去年二月份, 愛馳億維正式更名為愛馳汽車。

這一年中愛馳汽車提報了超過200項專利申請,並已獲授權23項,雖然頂著造車新勢力的標籤,但在U5 ION身上,你能感受到傳統汽車人的執著。

“U5 ION是愛馳汽車純電平臺MAS上的第一個量產的產品,軸距是接近2.8米,整車長度4.7米,這是完全按照純電平臺打造的面向年輕用戶的一款SUV。第一是比較簡潔、比較現代、比較輕逸,第二空間感大,這個也是我們想要打造的,給用戶創造一個比較寬敞、溫暖的環境,內飾的材料無論是展車還是批量生產的車,都會精挑細選。”王東晨站在U5 ION的月臺上,滔滔不絕講述著它的設計亮點。

瞭解汽車的人都清楚,對於一個電動汽車平臺來說,我們重點關注三個能力,第一是可擴展的能力,第二是安全設計,第三續航的能力。

MAS平臺具備的的這三大能力也是我最為關注的。

對於可擴展能力,王東晨介紹說:“平臺化和模組化,我剛才說了,軸距從2.7米到3米,然後車身形式從SUV、MPV、兩廂三廂都考慮到了,包括動力總成、底盤、電子電器件,所有這些定義成模組範圍的零件,都在一開始的時候統籌規劃了。我們這個車從一開始就是按照純電和智慧駕駛考慮的,SOP是起步的L2,然後再擴展到L3、L4。而且我不需要考慮混動,純電會把很多問題簡單化了。傳統車的平臺,要考慮得太多,有些東西就得犧牲。”

安全性能是正向研發流程非常重要的一個目標,也是考量MAS平臺優劣的一個重要能力,而安全是設計出來的,一是設計目標,希望會達到怎樣的安全標準;二是材料與工藝,既要確保安全,又要設計輕量化;三則是電池安全,這是電動汽車相比傳統燃油車不同的所在。

“安全性始終作為我們愛馳汽車考量的第一因素,我們這款車,是按照2018版的新NCAP標準開發的,2018版的要求比現行2015版的提高了很多,所以說安全性,從碰撞的安全性看我們是沒有問題的。

然後從高壓安全,從防水,再到各種國際上通用的安全標準,我們也都是按照國際的水準去打造的。”王東晨特別強化了一下“2018”。

2018版將使C-NCAP會帶來項目、分值評定、測試車型分類等多方面的改動,同時測試條件將更為嚴苛,也就意味著面對全新的C-NCAP更接近Euro NCAP的標準,另外,C-NCAP新規在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安全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從材料上去考量,上部車身我們也是大量地用了熱成型鋼,熱成型鋼是什麼?普通的熱成型鋼一般抗拉強度是1500兆帕,你要是用普通的鋼,可能得用兩層、三層或者用更厚的板,我們用了叫超高強的熱成型鋼,可以達到2000兆帕。

在汽車行業,這是我所知道的最高的,我們在車身上部採用了高分子材料,它本身也是鋼,但比鋁還要輕,所以說,靠我們優化的設計,同時創新的使用各種材料,我們這麼大一個車,軸距將近2.8米,車長是4.7米,再裝上大概350公斤的電池包,整車重量我的目標是要在1700公斤。這應該說很有挑戰性了。我們工程師有這樣一個概念,一克一克地去減。“

因為MAS是全球首歌量產車上採用上鋼下鋁結構的平臺,因此它的工藝要求就非常高,愛馳應用了多種工藝去實現了這個車的架構,比如FDS何SPR等,這些新工藝通過冷連接技術,不同的材質,不同工藝的件連接到一起。

而FDS、SPR是應用在航空領域、飛機製造上的,扭轉剛度比傳統車型至少高50%。這種工藝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保證不論是平時還是在極限狀態下,車身都不會變形,車身不會變形也就會帶來更穩定、更安心的駕駛樂趣。

“至於電池安全,我舉個例子,電池包是需要快速冷卻的,我們是採用水冷,特點哪兒?我們是幹濕分離的設計,這個好處顯而易見,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要考慮有可能洩露,有可能是工藝的問題,也有可能是事故導致,但是有了這層保護,幹濕分離,液體就不會流到電池包裡頭。我只是舉一個例子,就是說明無論從電池包的設計還是從車身的結構設計看,安全性都是我們考慮的第一因素。”

“續航這個問題,除了輕量化,第一和技術有關,第二和成本有關,第三和你的應用場景有關。我們首先要做好第一,我們的電池包,最大能量密度業內領先,其次,如果有長距離駕駛的需求,不用在買車的時候買那麼多電池包,我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比如我們在車輛尾部就安裝有自己的疊加電池包,最大化的實現更長的續航里程。“

同時,愛馳汽車U5 ION目前已經具備L2級別自動駕駛功能,其採用了來自博世最先進的Ibooster,其可實現幾乎100%的制動能量回收,能使電動車輛的續航里程增加高達20%。

在U5 ION亮相的前一天,愛馳宣佈剛剛完成最新一輪融資,目前估值規模將過百億。

在對外宣佈愛馳在北京車展上將有兩款車亮相之外,愛馳還發佈了 一大生態系統、兩大核心技術、三大服務領域、四大企業驅動力的"1234戰略"。

同時,愛馳在上饒的工廠衝壓車間也在當天壓機上樑,預計年底產品正式上線生產。

目前愛馳核心團隊由原富豪CEO付強出任總裁,前上汽集團CFO穀峰擔任CEO, Roland Gumpert為首席產品官,王東晨擔任產品研發負責人,邱孝川為上饒基地負責人,金新擔任首席行銷官兼品牌公關副總裁…

根據規劃,愛馳將在未來五年內推出5-10款新車和衍生車型。

對此,愛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CEO谷峰曾表示,未來每6到8個月的時間,愛馳將推出一款新車,真正展現"愛馳速度"。

這一年中愛馳汽車提報了超過200項專利申請,並已獲授權23項,雖然頂著造車新勢力的標籤,但在U5 ION身上,你能感受到傳統汽車人的執著。

“U5 ION是愛馳汽車純電平臺MAS上的第一個量產的產品,軸距是接近2.8米,整車長度4.7米,這是完全按照純電平臺打造的面向年輕用戶的一款SUV。第一是比較簡潔、比較現代、比較輕逸,第二空間感大,這個也是我們想要打造的,給用戶創造一個比較寬敞、溫暖的環境,內飾的材料無論是展車還是批量生產的車,都會精挑細選。”王東晨站在U5 ION的月臺上,滔滔不絕講述著它的設計亮點。

瞭解汽車的人都清楚,對於一個電動汽車平臺來說,我們重點關注三個能力,第一是可擴展的能力,第二是安全設計,第三續航的能力。

MAS平臺具備的的這三大能力也是我最為關注的。

對於可擴展能力,王東晨介紹說:“平臺化和模組化,我剛才說了,軸距從2.7米到3米,然後車身形式從SUV、MPV、兩廂三廂都考慮到了,包括動力總成、底盤、電子電器件,所有這些定義成模組範圍的零件,都在一開始的時候統籌規劃了。我們這個車從一開始就是按照純電和智慧駕駛考慮的,SOP是起步的L2,然後再擴展到L3、L4。而且我不需要考慮混動,純電會把很多問題簡單化了。傳統車的平臺,要考慮得太多,有些東西就得犧牲。”

安全性能是正向研發流程非常重要的一個目標,也是考量MAS平臺優劣的一個重要能力,而安全是設計出來的,一是設計目標,希望會達到怎樣的安全標準;二是材料與工藝,既要確保安全,又要設計輕量化;三則是電池安全,這是電動汽車相比傳統燃油車不同的所在。

“安全性始終作為我們愛馳汽車考量的第一因素,我們這款車,是按照2018版的新NCAP標準開發的,2018版的要求比現行2015版的提高了很多,所以說安全性,從碰撞的安全性看我們是沒有問題的。

然後從高壓安全,從防水,再到各種國際上通用的安全標準,我們也都是按照國際的水準去打造的。”王東晨特別強化了一下“2018”。

2018版將使C-NCAP會帶來項目、分值評定、測試車型分類等多方面的改動,同時測試條件將更為嚴苛,也就意味著面對全新的C-NCAP更接近Euro NCAP的標準,另外,C-NCAP新規在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安全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從材料上去考量,上部車身我們也是大量地用了熱成型鋼,熱成型鋼是什麼?普通的熱成型鋼一般抗拉強度是1500兆帕,你要是用普通的鋼,可能得用兩層、三層或者用更厚的板,我們用了叫超高強的熱成型鋼,可以達到2000兆帕。

在汽車行業,這是我所知道的最高的,我們在車身上部採用了高分子材料,它本身也是鋼,但比鋁還要輕,所以說,靠我們優化的設計,同時創新的使用各種材料,我們這麼大一個車,軸距將近2.8米,車長是4.7米,再裝上大概350公斤的電池包,整車重量我的目標是要在1700公斤。這應該說很有挑戰性了。我們工程師有這樣一個概念,一克一克地去減。“

因為MAS是全球首歌量產車上採用上鋼下鋁結構的平臺,因此它的工藝要求就非常高,愛馳應用了多種工藝去實現了這個車的架構,比如FDS何SPR等,這些新工藝通過冷連接技術,不同的材質,不同工藝的件連接到一起。

而FDS、SPR是應用在航空領域、飛機製造上的,扭轉剛度比傳統車型至少高50%。這種工藝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保證不論是平時還是在極限狀態下,車身都不會變形,車身不會變形也就會帶來更穩定、更安心的駕駛樂趣。

“至於電池安全,我舉個例子,電池包是需要快速冷卻的,我們是採用水冷,特點哪兒?我們是幹濕分離的設計,這個好處顯而易見,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要考慮有可能洩露,有可能是工藝的問題,也有可能是事故導致,但是有了這層保護,幹濕分離,液體就不會流到電池包裡頭。我只是舉一個例子,就是說明無論從電池包的設計還是從車身的結構設計看,安全性都是我們考慮的第一因素。”

“續航這個問題,除了輕量化,第一和技術有關,第二和成本有關,第三和你的應用場景有關。我們首先要做好第一,我們的電池包,最大能量密度業內領先,其次,如果有長距離駕駛的需求,不用在買車的時候買那麼多電池包,我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比如我們在車輛尾部就安裝有自己的疊加電池包,最大化的實現更長的續航里程。“

同時,愛馳汽車U5 ION目前已經具備L2級別自動駕駛功能,其採用了來自博世最先進的Ibooster,其可實現幾乎100%的制動能量回收,能使電動車輛的續航里程增加高達20%。

在U5 ION亮相的前一天,愛馳宣佈剛剛完成最新一輪融資,目前估值規模將過百億。

在對外宣佈愛馳在北京車展上將有兩款車亮相之外,愛馳還發佈了 一大生態系統、兩大核心技術、三大服務領域、四大企業驅動力的"1234戰略"。

同時,愛馳在上饒的工廠衝壓車間也在當天壓機上樑,預計年底產品正式上線生產。

目前愛馳核心團隊由原富豪CEO付強出任總裁,前上汽集團CFO穀峰擔任CEO, Roland Gumpert為首席產品官,王東晨擔任產品研發負責人,邱孝川為上饒基地負責人,金新擔任首席行銷官兼品牌公關副總裁…

根據規劃,愛馳將在未來五年內推出5-10款新車和衍生車型。

對此,愛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CEO谷峰曾表示,未來每6到8個月的時間,愛馳將推出一款新車,真正展現"愛馳速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